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老年科收治的63例老年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股动脉组以及颈动脉组,其中股动脉组患者30例,对其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微导管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颈动脉组患者33例,对其采用经皮患侧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2h以及术后30d采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术后2h及术后30d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比较,股动脉组患者术后2h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颈动脉组(P<0.05),两组颅内出血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性;对两组患者术后30d牛津残障OHS评分、BI指数比较,股动脉组患者明显优于颈动脉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微导管介入或采用经皮患侧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相比较,股动脉组更能显示出优良的治疗率。  相似文献   
42.
以40%棉粕为主的混合蛋白源制成基础饲料, 分别在其中添加0.00%、0.14%、0.28%、0.42%、0.56%蛋氨酸(分别记为0.00%Met、0.14%Met、0.28%Met、0.42%Met和0.56%Met), 配制了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 以全鱼粉组(64.4%鱼粉)作为对照, 探讨了在高比例棉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0.390.02) g的摄食率、生长率和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全鱼粉对照组相比, 0.42%Met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但其显著高于0.00%Met、0.14%Met和0.28%Met组(P0.05); 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著高于0.56%Met组(P0.05); 从幼蟹的摄食量和蛋白质沉积率来看, 0.42%Met和0.28%Met组的摄食量与对照组相似, 当蛋氨酸的补充量低于0.28%或高于0.42%时, 幼蟹的摄食量均有所下降; 统计表明, 对照组的蛋白质沉积率最高(23.20%), 在各试验组中, 0.28%Met和0.42%Met组之间的蛋白质沉积率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显著高于0.00%Met、0.14%Met和0.56%Met组(P0.05); 分析幼蟹的肠道胰蛋白酶活性, 发现0.42%Met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 0.28%Met、0.42%Met和0.56%Met处理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 在高比例植物蛋白(40%棉粕)的基础饲料中, 补充0.42%Met能够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率、消化率和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3.
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的独特优点,研究黑曲霉转化过程中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高效的黑曲霉遗传转化方法。构建双元载体pBI-hph,通过电转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以黑曲霉TCCC41056为受体菌株,利用潮霉素B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孢子悬液的新鲜程度及浓度、农杆菌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这五个条件进行分析,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黑曲霉遗传转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条件对黑曲霉的转化效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优化,黑曲霉转化效率可达83个转化子/107分生孢子;整合到黑曲霉基因组的外源基因可以稳定遗传,在转接10代后遗传性能仍保持稳定,并在众多转化子中筛选得到了糖化酶活力提高18%的黑曲霉突变株。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黑曲霉转化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黑曲霉的功能基因以及开发黑曲霉表达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44.
维生素C和E与哺乳动物生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生素在哺乳动物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中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发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调节代谢、调节渗透压、调节免疫力、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同样,维生素对哺乳动物的生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维生素E(生育酚)和维生素C(抗坏血酸),在抗氧化、抗自由基、抗不育、抗衰老、抗癌变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碱性果胶酶高产菌株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碱性果胶酶高产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筛选得到一株产碱性果胶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TCCC11286,利用单因素实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方法筛选出对产酶有重要影响的3个因素(豆饼粉、MgSO4以及FeSO4的添加量),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RSM)对重要闪素进行优化.结果:最适的产酶条件为:玉米粉4%,豆饼粉3.55%,MgSO40.034%,(NH4)2SO4 0.4%,磷酸盐0.05mol/L,FeSO40.013%.结论:优化后其产酶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酶活提高到14.82U/ml.  相似文献   
46.
论白蚁管涌(漏)与水利管涌的区别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蚁管涌(漏)与水利管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将其混淆起来,统称为水利管涌进行处理。本文则以大量的事实真相论述它们的区别和不同的处理方法,结论是用水利工程管涌方法去处理白蚁管涌(漏)险情,不但不解决险情,反而常常会酿成崩堤垮坝灾难。事实说明,白蚁管涌(漏)必须按照生物工程法进行处理,方可克服白蚁管涌(漏)险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谈谈白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白蚁对人类的危害众所周知 ,白蚁对人类的有益方面 ,人们知之甚少。该文重点论述白蚁对人类有益的方面。白蚁在自然界中 ,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清道夫” ,它将林地中的枯枝、落叶等转化为有益的肥料 ,回归自然 ,再被植物吸收 ;白蚁本身可加工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食品 ,也可精制成防病治病的良药和效果明显的保健补品 ;白蚁的附生物 ,如鸡菌更是美味佳肴 ,菌圃和炭棒菌也能精制成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48.
构树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雌雄异株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 Vent.)的性别差异,以其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主要解剖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1)构树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组成一致,均由表皮、叶肉组织和叶脉3部分组成。其上、下表皮均由一层细胞构成,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及丰富的表皮毛,叶肉中栅栏组织高度发达,此外,维管系统在叶中所占比例很大;(2)构树雌、雄株叶片细胞大小及厚度在各类型组织间存在一定差异,雄株叶片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主脉维管束木质部厚度及维管束厚度均显著大于雌株叶片,且在栅海比、组织结构紧密度、组织结构疏松度和主脉维管束木质部面积占维管束的比例等方面也与雌株有极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构树叶片的解剖结构不仅具有旱生植物叶片的典型特征,而且还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这可能与构树雌、雄株的生殖分配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标产物的合成途径往往需要对关键酶的来源、表达水平等因素进行系统性优化才能实现代谢通量的最大化。β-胡萝卜素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萜类化合物,其中番茄红素环化酶(Lycopene cyclase,CrtY)是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能够催化FAD依赖的环化反应将番茄红素转化合成β-胡萝卜素。本研究通过对CrtY的系统优化提高β-胡萝卜素的合成水平,并确定CrtY的表达对代谢通路的影响。在大肠杆菌中以番茄红素合成模块为基础,通过引入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crt Y构建了β-胡萝卜素合成模块。并进一步利用寡聚接头介导的DNA组装方法 (Oligo-linker mediated assembly method,OLMA)引入一系列不同强度的人工设计的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binding site,RBS),对CrtY的表达强度、基因来源等因素进行高通量的优化。通过OLMA文库构建和平板筛选,获得了5株高产β-胡萝卜素的工程菌株。在摇瓶中,5株工程菌株的β-胡萝卜素产量可达15.79-18.90 mg/g DCW(Dry cell weight),比优化前提高了65%。进一步选取了其中的CP12菌株,在5 L发酵罐上,利用高密度培养技术验证工程菌株合成β-胡萝卜素的能力。最终β-胡萝卜素产量可达1.9 g/L。RBS强度分析及代谢中间体分析表明,适当地降低CrtY表达强度能够有利于β-胡萝卜素模块相关基因之间协同发挥作用。以上结果为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0.
将里氏木霉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第一链,并以之为模板进行 RT-PCR合成约1.4kb的纤维二糖酶基因cDNA,将所得的cDNA经测序后克隆到温度敏感型表达载体pJW2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筛出阳性重组子,温度诱导后,经酶活测定,bgl II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酶活为0.75I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