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肉类掺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风险和侵犯宗教信仰行为.快速、有效、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技术是有效监管肉类掺假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DNA宏条形码技术发展迅速,具有高通量、高精度和速度快等特点,并且可以实现复杂样品中多个物种的同时检测,因而在肉类及其制品的掺假检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中介绍了近20年...  相似文献   
52.
目的调查南宁市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状病毒感染、阴道微生态环境状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的机会性筛查,共1000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并行常规妇科检查、生殖道微生物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分型检测。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1000名调查对象中,HPV感染263例,感染率为26.3%,混合感染占25%,其中58、52型是HPV感染的主要型别,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分析,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18岁)、多个性伴侣(≥2个)是HPV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细菌性阴道病是HPV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南宁市妇女的HPV感染型别主要为58、52型,初次性生活年龄早,细菌性阴道病是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前,病理科普遍开展的常规石蜡技术,制片程序时间较长,三个工作日才能发出病理诊断报告;而有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送检组织已固定,不能行冰冻切片检查时,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制好片。目  相似文献   
54.
益生菌拮抗阪崎肠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8种常见益生菌对阪崎肠杆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测定益生菌耗尽上清对阪崎肠杆菌的抑菌圈,获得对阪崎肠杆菌具有较强抑菌能力的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采用混合培养法对2株益生菌与阪崎肠杆菌的拮抗竞争能力进行测试。结果 8种益生菌耗尽上清均能抑制阪崎肠杆菌,其抑菌能力具有热稳定性且依赖于酸性pH环境。阪崎肠杆菌(107CFU/mL)与鼠李糖乳杆菌(108CFU/mL或109CFU/mL)共孵育至24 h,其活菌量开始逐渐下降,至120 h孵育结束下降到105CFU/mL;菌量比为1:10的阪崎肠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共孵育至24 h,其活菌量开始逐渐下降,菌量比为1:100时则提前至8 h,至120 h孵育结束活菌量均下降到102CFU/mL。结论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均能有效地竞争拮抗阪崎肠杆菌。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反复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能否诱导大鼠产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生理及病理学改变。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组(PA组)和对照组(NS组)。PA组通过气管穿刺,多次注入一定剂量铜绿假单胞菌菌液,建立大鼠慢性肺部感染模型,测定大鼠动脉血气,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量气管壁厚度和血管壁厚度。结果自感染第4周开始,PA组大鼠体重较NS组显著减轻(P<0.05);自第12周开始,PA组大鼠血气PaO2显著低于NS组(0.01相似文献   
56.
本文旨在探讨微波辐射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损伤中HIF-1α和ERK通路分子表达的改变及意义,为深入研究微波辐射损伤机制和防治提供新靶标.2.5,5和10mW/cm2的微波辐射100只雄性Wistar大鼠,辐射时间为6min/次,5次/周,连续辐射1月,于辐射后6h,7d,14d,1周和2月,采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中hif-1αmRNA,HIF-1α,ERK1/2和p-ERK1/2表达.结果发现,大鼠海马hif-1αmRNA和HIF-1α蛋白分别在2.5和5mW/cm2组于辐射后14d和1月明显增加,10mW/cm2组辐射后14d~2月降低.但海马ERK1/2未见明显改变.假辐射组p-ERK1/2于海马神经元胞浆中呈弱阳性,2.5mW/cm2组p-ERK1/2表达无明显变化,5和10mW/cm2辐射后7d~1月,p-ERK1/2于海马神经元胞浆和胞核中呈阳性或强阳性.2.5,5和10mW/cm2微波长期辐射后大鼠海马HIF-1α和p-ERK1/2表达的改变,表明HIF-1α和ERK通路活化参与微波辐射致海马线粒体损伤的过程,并可能发挥修复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是一个结构多样的磷酸酶家族,含有高度保守的催化结构域。在植物体内,PTP主要的靶蛋白是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MAPK级联途径参与有机体的发育、细胞增殖、激素调节以及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PTP在MAPK级联途径中主要起负调控作用。本文就PTP的结构和功能、MAPK在植物中的作用及PTP在MAPK级联途径中的功能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PTP在拟南芥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苦楝化学成分及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苦楝皮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采用正相、反相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12β,20(S)-dihydroxydammar-24-en-3-one(1),dammarendiol II 3-O-caffeate(2),24-methylenecycloartenone(3),meliavolin(4),3,20-diacetyl-11-methoxy-1-tigloylmeliacarpinin(5),methyl 3-formyl-2,4-dihydroxy-6-methyl benzoate(6),usnic acid(7),epi-catechin(8)。其中化合物1~3,6,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酶偶联、液闪接近测定等技术测试化合物2~5体外抗糖尿病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试化合物2~5均未表现出GK、SIRT1体外激动活性和DPPIV抑制活性,但化合物2对人11β-HSD1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94.15 nmol/L)。  相似文献   
59.
菠菜性别相关 EST-SSR 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菠菜EST序列中SSR的总体特点,开发菠菜EST-SSR引物;为利用EST-SSR引物进行菠菜性别相关特异序列的克隆奠定基础,本文从NCBI上获得1093条EST,利用在线软件SSRIT检测所含SSR序列,并进行分析。共检索出68条SSR序列,分布于64条EST中,检出率为6.22%,包括22种重复基元。其中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的EST-SSR占主导地位,占总SSR数目的32.3%。利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3.0设计了7对EST-SSR引物,在适合的PCR反应体系下,分别以雌、雄菠菜DNA基因组为模板,对设计的EST-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显示以EST序列HS097148设计的一对引物从菠菜雌雄基因组中扩增出一条雄性特异的条带,表明通过菠菜EST-SSR引物获得菠菜性别相关特异序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浓度IFN-α对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移行法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并进行干细胞表面抗原、成骨和成脂鉴定.向P3代hucMSCs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αt,24小时后收集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CD49d、CD54、CD58、CD62p、CD62L、CD102及CD106等八种粘附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生理状态下,CD106、CD62P、CD62L和CD102阳性表达率极低(均<1%),CD54表达最高,为41.58%,经FN-α干预后,CD102、CD106、CD62L、CD62p阳性表达率略有升高,但总体变化不明显(均<5%).②CD49d、CD54、CD58阳性表达率与IFN-α呈浓度依赖性,最高达(66.36± 2.48)%、(76.26±1.85)%、(47.78±0.44)%;CD44在浓度为3x 103U/ml时阳性表达率最高,为(49.81±3.25)%,且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IFN-α可显著提高hucMSCs表面CD54、CD58、CD44、CD49d的阳性表达率,但对CD102、CD106、CD62P和CD62L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