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大量的研究显示国内外病人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上海市卫生监督所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06年开展了医疗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对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资料来源、质量控制和统计工具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3.
目的通过研究丝氨酸/精氨酸蛋白特异激酶2(serine/arginine-rich protein specific kinase 2,SRPK2)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产物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该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ting)分析该基因mRNA及蛋白产物在小鼠多种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分析SRPK2 mRNA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SRPK2蛋白在小鼠曲精小管中的细胞定位和生精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结果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SRPK2 mRNA和蛋白在小鼠睾丸组织中均大量表达;实时定量PCR分析发现SRPK2 mRNA在5周及8周龄雄性小鼠睾丸组织中显著表达,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RPK2蛋白阳性着色主要位于曲精小管中的长形精子细胞核;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SRPK2蛋白定位于长形精子细胞核表面。结论 SRPK2基因在小鼠睾丸组织中大量表达,并且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和明确的细胞核定位,极有可能在小鼠精子发生的变态成形期参与mRNA前体分子的剪接过程,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究高效降解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 SC-1对苯酚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微生物降解体系中苯酚残留量,考察环境条件对菌株SC-1降解苯酚的影响;分析不同培养时间苯酚降解体系混合样品的HPLC谱图,确定其降解中间产物。【结果】菌株SC-1能在基础盐培养基中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在初始pH 7.0、30 °C条件下,24 h可完全降解100 mg/L苯酚;Cu2+、Ba2+、Mn2+等对其降解苯酚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HPLC谱图分析,初步确定邻苯二酚是菌株SC-1降解苯酚的中间产物,且该菌株可在48 h内完全降解100 mg/L邻苯二酚。【结论】菌株SC-1对苯酚及邻苯二酚均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为完善3-PBA的降解途径及污染3-PBA或含酚废水或含酚农药残留的降解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5.
选取‘新春6号’小麦种子为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处理,考察发芽率、幼苗根长、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等指标,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种子根尖表皮形态及细胞结构变化,明确不同老化处理对春小麦种子萌发及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子劣变程度加深(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春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根长、鲜重、干重等相关活力指标急剧下降,而平均发芽时间持续增加,且以老化处理4d为种子活力下降的转折点。种子萌发72h后,胚根尖表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老化程度加深,胚根尖表皮皱缩逐渐加深、紧凑,最终致使表皮破裂,内部细胞裸露;透射电镜观察则显示,老化处理越久,根尖细胞中细胞器溶解程度越明显,最终导致整个细胞形成空腔。可见,根尖表皮形态、内部细胞结构上的改变可能是引起种子逐步丧失活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涎瘘为腮腺病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结合绷带加压包扎1周或2周时间,已经成为腮腺术后预防涎瘘的常规方法。本研究着重于评价单纯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后涎瘘预防的临床价值,并根据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与涎瘘的关系,寻找最佳的拔管时机。方法:不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切除的腮腺疾病病人194例,分为传统加压组(第一组)和单纯负压组(第二组),第一组病人拔除引流管后继续加压包扎,第二组病人拔管后不再加压包扎;记录术后涎瘘情况,对比两组涎瘘率的差异,同时分析单纯负压组引流量、引流天数与术后涎瘘的关系。结果:传统加压组涎瘘率(11.6%)与单纯负压组涎瘘率(15.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负压组,引流天数与涎瘘率对比无明显相关(P〉0.05),而引流量少于20mL与(20-30)mL对比术后涎瘘率差异显著。结论:单纯负压引流能代替传统拔管后继续加压包扎预防涎瘘,从而避免了因绷带加压包扎引起的诸多并发症;另外,在评估拔管时机时,引流量比引流时间更重要,且引流量小于20mL可作为最佳的拔管时机,这可作为一个指导临床治疗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7.
阐明人巨细胞病毒(HCMV)病毒体的组装过程对研究HCMV致病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抗病毒药物的设计与运用提供新的思路。HCMV组装可概括为两大阶段:初期为入核阶段,主要为核衣壳的组装。在胞质中表达的病毒蛋白形成多种形式的多聚体进入细胞核,在核内相互作用形成衣壳并将病毒DNA装入衣壳中,核衣壳初步形成。第二阶段为出核阶段,主要涉及被膜与包膜的组装。在核中形成的原始核衣壳出核移至胞质,最终在胞质中组装完成,此过程极其复杂,涉及众多蛋白间相互作用及宿主细胞的参与。值得一提的是,组装过程中多种蛋白的变异会导致病毒复制失败。组装完成的病毒体经修饰成熟释放出细胞后,再感染新的宿主细胞。本文对HCMV病毒体组装机制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8.
为了全面认识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各组分及其对蒸散的贡献率在日尺度上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同位素稳态和非稳态假设理论结合水同位素分析仪系统,对生长季侧柏林生态系统蒸散各组分进行了定量拆分和比较。结果表明: 4个测定日(2016年8月5、8、10、11日)不同来源水体的18O都呈现表层土壤水氧同位素组成(δS)>枝条水氧同位素组成(δX)>大气水汽氧同位素组成(δV),说明三者可能因同位素分馏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土壤蒸发水汽氧同位素组成(δE)在日尺度上为-26.89‰~-59.68‰,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森林生态系统蒸散水汽氧同位素组成(δET)为-15.99‰~-10.04‰,稳态(ISS)下植物蒸腾水汽氧同位素组成(δT-ISS)为-12.10‰~-9.51‰,而非稳态(NSS)下植物蒸腾水汽氧同位素组成(δT-NSS)为-13.02‰~-7.23‰,在日时间尺度上δET与δT-NSS全天的变化趋势一致,在11:00—17:00 δET、δT-ISS与δT-NSS三者的变化趋势近似一致。总体上,植物蒸腾量对蒸散量的贡献率表现为FT-ISS 79.1%~98.7%,而FT-NSS 88.7%~93.7%。这表明研究区土壤蒸发耗水远小于植被蒸腾耗水,植被蒸腾在林地蒸散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9.
为评估径级对树木的气候-生长关系的影响,建立太行山南麓低海拔地区栓皮栎全轮、早材、晚材宽度年表,对比两个径级栓皮栎人工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差异,使用叠加时代分析揭示干旱事件对不同径级栓皮栎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栓皮栎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 大径级栓皮栎全轮、晚材年表的平均敏感度高于小径级栓皮栎年表,但小径级栓皮栎早材年表的平均敏感度高于大径级栓皮栎早材年表。晚材是树轮气候响应最敏感的组分。两径级栓皮栎标准年表指数对当年气候因子的响应模式相似。小径级栓皮栎全轮、晚材生长对当年6—8月的气候因子更敏感,其早材对生长季之前(1—2月)气候因子更敏感;而大径级栓皮栎早材对去年的气候因子更敏感,有更强的滞后效应。研究区栓皮栎对干旱非常敏感,干旱年份两径级栓皮栎全轮、晚材的径向生长量显著低于上一年,且大径级栓皮栎的减少幅度更高,但干旱后大径级栓皮栎生长恢复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0.
目的:研发一款以香榧为原料的布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纯牛奶、香榧粉、奶油、木糖醇的添加量对香榧牛奶布丁品质的影响,优化香榧牛奶布丁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结果:各影响因素对香榧牛奶布丁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奶油添加量>香榧粉添加量>纯牛奶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调制奶油的原料为鸡蛋清50 g、木糖醇25 g、黄油28 g。香榧牛奶布丁最佳配方为纯牛奶250 g、香榧粉8 g、奶油190 g、木糖醇28 g。最佳制作工艺是面火和底火烘烤温度分别为190 ℃、190 ℃,烘烤27 min。结论: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香榧牛奶布丁颜色均匀,口感嫩滑,风味浓郁,滋味协调,感官品质甚佳,并具有一定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