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01.
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受体)是治疗药物成瘾的潜在靶点,伏隔核壳部(nucleus accumbens shell, AcbSh)是成瘾环路的关键节点,但AcbSh GABA_B受体与记忆再巩固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AcbSh微量灌注GABA_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baclofen, BLF)对吗啡奖赏记忆再巩固及复吸行为的影响。建立吗啡条件位置性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小鼠模型,采用吗啡奖赏记忆提取激活实验,对比观察环境线索激活吗啡奖赏记忆后,双侧AcbSh灌注BLF对吗啡CPP、吗啡激发CPP重建以及自主活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吗啡奖赏记忆激活后,Acb Sh单次注入0.06nmol/0.2μL/侧或0.12nmol/0.2μL/侧BLF显著抑制吗啡CPP,且吗啡激发不能重建CPP,而0.01nmol/0.2μL/侧BLF灌注不能抑制吗啡CPP。激活后注入生理盐水及未激活组BLF灌注均未抑制CPP。无论是否激活吗啡奖赏记忆,BLF注入AcbSh都不影响小鼠自主活动。以上结果提示,AcbSh GABA_B受体参与了吗啡CPP的记忆再巩固。记忆激活后激动AcbSh GABA_B受体可通过阻断吗啡CPP的记忆再巩固,消除奖赏记忆,抑制复吸行为。  相似文献   
902.
903.
904.
905.
目的 实现诊断疾病名称和ICD-10(国际疾病分类)同步录入,既能确保编码的正确性又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出病人病情的真实状态,同时提高ICD-10编码使用率。方法 将ICD码字典库嵌入医院信息系统中医生工作站的电子病历模块中,在病历首页设计一种分层录入模式,整个录入框由诊断主体、诊断前体和诊断补充构成。录入时,由诊断医生采用下拉框的方式,选择所需要的诊断名称和对应的ICD-10编码。结果 疾病诊断形成标准化,同步与ICD-10关联,符合国际标准的疾病诊断表述。打破传统模式,由医生完成诊断主体判断与操作,结果更准确。结论 实时、标准化的数据将极大提高病案数据的挖掘与利用,更好地为医、教、研及医院管理者服务。  相似文献   
906.
近几年,甘肃省致力于中医药政策体系的建立与推行,以此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2014年1月,甘肃省确定6个样本县(区)对甘肃省在医改中发挥中医药作用政策进行评估。评估发现,甘肃省通过中医药政策体系的建立与推行,有效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同时,评估发现甘肃省中医药政策建立与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07.
为加速日本落叶松的遗传改良进程,缩短育种周期,建立了用于早期选择的未来净值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轮伐龄、利率和其他经济学因子对利用最大未来净值模型确定最佳早期选择年龄有较大的影响,对日本落叶松早期选择的有效性,基本参数对未来净值模型的影响以及最佳选择年龄的收敛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8.
909.
910.
本文对土家族民间药材地枇杷进行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山金莲花素(1)、(+)-儿茶素(2)、异紫花前胡苷(3)、补骨脂素(4)、佛手柑内酯(5)、(+)-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6)、(+)-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木糖苷(7)、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8)、ssioriside(9)、华中冬青素(10)、异落叶松脂素(11)、(7R,8S)-3,5′-二甲氧基-4′,7-环氧-8,3′-新木脂烷-5,9,9′-三醇(12)、6,7-二甲氧基-4-羟基-1-萘甲酸(13)、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4)、bluemenol A(15)、3,3′,4,4′-四羟基联苯(16)、绿原酸乙酯(17)。化合物1~4、6~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使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三个指标来测定17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木脂素类化合物9、10,多酚类化合物13、14、16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与同浓度抗坏血酸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