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作物数量遗传学基础 二、遗传力及其估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两栖类染色体的研究,过去多使用以生殖 细胞和端蚌尾部上皮细胞为材料的水低渗压片 法[6]。然而,生殖细胞和峪蚌组织受季节的限 制颇大,所得的中期分裂相亦不甚多。随着 低等脊稚动物组织培养技术[1,2]与血液培养技 术[3]的发展,近年来已更多的使用离体培养的 细胞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2.
朱鹮繁殖期的活动区和栖息地利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 0 0~ 2 0 0 2年 ,我们应用标记识别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对朱繁殖期的活动性、活动区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朱在越冬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的觅食距离存在差异 ,分别为 2 82 1± 1 4 88km、0 5 6 3± 0 6 81km和 1 70 6± 0 834km ,但同一时期中不同个体间的觅食距离无显著差异。不同年份中 ,朱在越冬期和繁殖期的觅食距离无显著差异 ;在繁殖后期 ,由于受到干旱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两年的觅食距离差异显著。一天中觅食距离最远的是 10 :0 0~ 12 :0 0 ,最近的是 0 6 :0 0~ 0 8:0 0。不同时间段中觅食行为的比例差异显著 ,0 6 :0 0~ 10 :0 0和 16 :0 0~ 18:0 0为取食高峰期 ,中午和夜宿前的休息和理羽行为则高于其他时间段。MCP法和 90 %Kernel法的计算结果表明 ,其中 8只观测次数较多的朱在繁殖期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分别为10 0 8± 4 9 8hm2 和 175 6± 91 3hm2 ,5 0 %Kernel法计算的活动区的核心面积为 4 3 8± 2 1 5hm2 。朱个体间的繁殖活动区重叠强度较大 ,达到各自活动区的 2 4 5 %± 2 7 3%。朱营巢比较密集 ,配对亲鸟间的活动区重叠强度和其他个体的重叠强度无显著差别。栖息地利用研究表明 ,朱对针阔混交林的利用率显著低于研究区内的可利用率 ,对水田的利用  相似文献   
63.
江苏盐城黑紫鸥(Larus saundersi)繁殖微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1年春夏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的繁殖微生境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的繁殖生境包括碱蓬群落(Suaeda glauca)、獐毛群落(Aeluropus littoralis)和大米草群落(Spartina anglica),通过生境可获得性与可利用性分析,得知黑嘴鸥营巢对碱蓬生境具有正选择性,对獐毛和大米草生境具有负选择性。对繁殖微生境选择研究的结果表明,黑嘴鸥繁殖微生境具有以下特征:植被高度5~25cm,植被盖度20%~60%,底栖生物量大于300g/m^2,距水源距离500~1000m,距人类活动干扰距离大于500m,滩涂开发和人为活动是影响盐城地区黑嘴鸥繁殖微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4.
阿拉善高原2种荒漠植物根系构型及生态适应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雄忠  王新平 《生态学报》2020,40(17):6001-6008
根系构型决定了植物对资源的吸收方式,根系构型的变化是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和有效生存策略。在阿拉善高原西南缘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混生群落采用传统挖掘法收集两种植物根系,基于量化的根系形态指标,利用几何拓扑学及分形理论分析了根系构型特征,探讨了该地区2种植物对干旱生境的生态适应策略。结果表明: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根系均以水平分布占优,根系浅层化分布明显,混生的两种植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2种荒漠植物均具有较大的比根长(SRL)和比表面积(SRA),红砂SRL=21.3 cm/g,SRA=7.6 cm2/g,珍珠SRL=22.4 cm/g,SRA=6.5 cm2/g,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获取;红砂根系拓扑指数(TI)、修正拓扑参数(qa和qb)分别为0.86、0.52、0.49,珍珠猪毛菜对应参数分别为0.93、0.76、0.73,表明2种植物根系均趋向于鱼尾形分支结构;根系分形维数值(FD=1.488、FD=1.422)较小,而分形丰度值(lgK=1.855、lgK=1.774)较大,表明2种植物分支相对简单,但空间拓展能力强,有利于对营养空间的占有。上述特征可能是阿拉善西南缘红砂-珍珠猪毛菜群落2种荒漠植物植物对干旱贫瘠生境的重要生态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65.
程天亮  王新平  马雄忠  潘颜霞 《生态学报》2022,42(16):6778-6789
干旱区灌丛植被空间格局受多种物理和生态过程影响,能够指示生态系统的状态。研究通过量化灌丛斑块大小的空间分布来评估阿拉善高原东南部覆沙荒漠植被生态系统的状态,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分析灌木种群的相互关系,以阐明不同灌木种在斑块格局形成中的作用,并结合土壤条件及下垫面粗糙度等指标验证评估的准确性,探讨灌丛空间格局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样方2灌丛斑块大小符合截尾幂律分布,其他样方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前者的空间结构及生境条件均优于后者,说明植被空间格局可以准确表征生态系统状态。在局地尺度上灌木种内和种间呈现不同的相互关系,以竞争关系为主导是导致斑块破碎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小灌木(如猫头刺)的种内互利关系有利于促进多样化斑块形态的形成,而大灌木(如沙冬青和蒙古扁桃)种间的互利作用则有利于形成异质性更强的复杂空间格局。基于灌丛斑块的空间格局评估生态系统状态,可为保护和恢复生态脆弱区受损植被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66.
2000-06-19,本文作者在进行云南省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考察时,在金水河采到28号鱼类标本,经鉴定,为我国鲤科鱼类区系中猪嘴ba属Systomus和小口猪嘴baSyst omusorphoides (Valenciennes 1842)的首次记录。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室。  相似文献   
67.
丁建云  于忠阳 《昆虫知识》1997,34(4):218-220
德国小煤Btottellagermanica(.)是蜚镰目中分布最广,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昆虫。在黑龙江、内蒙和新疆等省区市的宾馆、饭店、医院、仓库和船舶、火车等场所,德国/J‘谦为优势种群’‘’‘’。其食性复杂,除为害各种食品外,还可为害工商业原料及成品等。此外,在居民楼内也普遍发生,其体内可携带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蜡样芽胞菌、变形杆菌、霉菌、曰tor弧菌、腺病毒、埃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多种病原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综合防治蜚蛾,对提高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8.
69.
树叶变黄,气温降低,南迁的水鸟陆续起程,开始漫长的迁徙之旅,准备到达越冬栖息地度过寒冷的冬季。鸟类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定期、有规律的移动称为鸟类迁徙,是自然界最壮观的景象之一。水鸟是指那些生态上依赖湿地生存的鸟类。如水中游泳的天鹅、雁、鸭、鹈鹕、鸬鹚;水域边缘活动的鸥、燕鸥、鹬和鸺;沼泽、苇地、农田等地常见的各种鹤、鹃、鹳、和鹭以及海洋性鸟类鹱、信天翁、海燕等。这些鸟的种类繁多,数  相似文献   
70.
大针茅典型草原几种主要植物含热值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