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野外收集和室内饲养的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体表和肠道分离出同时具蛋白质和有机磷分解能力的细菌10株,其中编号为T2、T4、T6、T7和T8的菌株分离自体表,编号为S14、S15、S16、S19和S20的菌株分离自肠道。克隆细菌的16S rDNA和DNA促旋酶B亚基编码基因gyrB对10株细菌进行了鉴定。通过16S rDNA序列确定10株菌为芽孢杆菌属,根据gyrB基因以及BLAST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将10株细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然后将10株菌的gyrB基因以B.subtilis subsp.subtilisstr.168和模式菌株B.subtilis subsp.subtilis BCRC10255相应基因序列为参照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10株菌在种的水平上的亲缘关系,发现10株菌存在亲缘关系差异,没有重复菌株。  相似文献   
72.
【背景】苹果树腐烂病发生面积广、危害严重,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对该病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目的】从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筛选出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盐碱土中分离筛选的芽孢杆菌进行拮抗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筛选,并对优良拮抗效果菌株进行离体组织防效测定、发酵培养基选择以及结合培养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结果】初筛阶段菌株7-2-1-2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6.18%,复筛试验中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73.2%;在离体枝条创面涂抹菌株7-2-1-2发酵原液后,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生长可被完全抑制;菌株7-2-1-2的最优生长培养基为NBY培养基;经初步鉴定,菌株7-2-1-2为枯草芽孢杆菌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pizizenii)。【结论】菌株7-2-1-2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的生防效果,为该病生防菌剂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73.
番茄果实糖酸类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直接影响其风味品质,前期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并提高其芳香品质。该试验为探究外源ALA对番茄果实发育及其糖酸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原味1号’(Solanum lycopersicum cv.Yuanwei No.1)品种为试材,于第4穗果授粉后10 d果实表面喷施0、100和200 mg·L^(-1)的ALA溶液,分析ALA对番茄果实形态、果皮色泽及果实不同部位组织中糖、酸类物质组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ALA溶液能显著促进番茄果实横径、纵径的增加,提高果实单果重,还显著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软化,提升果实口感,并提高了果实V_(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果实不同部位组织(包括果肉、小柱和隔膜)糖类物质组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外源AL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并有利于糖类物质向果肉中积累。(3)在有机酸类物质中,除酒石酸含量增加外,外源ALA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果实各部位组织中酸类物质含量,从而显著提高番茄果实果肉部位糖酸比,提升果实糖酸品质。研究发现,在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外源施用200 mg·L^(-1) ALA不仅能够促进果实发育及着色,提高单果重,提升果实的外观品质,还有利于果实糖酸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大连市腺病毒感染流行性角结膜炎的病原分布。方法 选取大连市区三家医院眼科结膜炎患者眼结膜囊分泌物为样本,眼拭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腺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43份标本中,121份为腺病毒阳性,其中27份3型阳性,61份8型阳性,24份19/37型阳性,1份3型和8型同时阳性,8份未分型。结论 人腺病毒8型是大连市急性病毒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3型、19/37型次之。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TMEM206表达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肝细胞癌数据集表达谱及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采用KaplanMeier和Cox分析,观察TMEM206表达对肝细胞癌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影响。使用TCGA数据集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结果]TMEM206在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 <0.000 1),并且TMEM206的表达与HCC的肿瘤分级、肿瘤分期都有显著相关。生存分析结果表明TMEM206表达越高,HCC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越短。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表明,TMEM206 mRNA的表达可能是判断HCC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GSEA鉴定了TMEM206在HCC中的高表达可能与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胞吞作用、RNA降解、小细胞肺癌、癌症通路、胰腺癌、胞质DNA传感途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细胞周期等反应有关。[结论]TMEM206 mRNA高表达是肝细胞癌的诊断和预后中的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究PCCA基因与肾透明细胞癌(KIRC)患者预后的联系。[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KIRC患者基因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利用PCCA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探究KIRC患者中PCCA的表达情况;生存分析测定PCCA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联系;采用逻辑回归和Cox回归分析研究PCCA基因表达与患者grade、stage、T分期和M分期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测定KIRC患者中与PCCA表达相关的通路。[结果]基因表达数据包含肿瘤组织539例,正常组织72例;临床数据包含537例患者信息;患者肿瘤组织中PCC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 <0.000);生存分析显示PCCA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高表达组(P <0.000); PCCA表达与临床特征显著相关(P <0.000),肿瘤等级、分期越高,PCCA表达越低;丙酸代谢,赖氨酸减少,胰岛素信号通路、色氨酸代谢、过氧化物酶体以及丙酮酸代谢等通路富集于PCCA高表达组。[结论]对于539例肿瘤组织,72例正常组织及537例病人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发现,PCCA低表达组患者6年生存率低于50%,而...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6例HSP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A.结果:与健康儿童组比较,HSP患儿外周血CD4、CD4/CD8、CD16+56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CD8、CD19水平明显升高(P<0.05).36/46(78.3%)HSP患儿出现血清IgA、IgG或IgM水平异常.免疫球蛋白异常的HSP患儿有16/36(44.4%)出现肾脏或者消化道并发症,而免疫球蛋白正常的HSP患儿有2/10(20.0%)出现肾或者消化道并发症(P<0.05).32/46(69.6%)HSP患儿血清IgA水平升高,其中10/32(31.3%)例HSP患儿出现紫癜性肾炎(HSPN);而血清IgA水平正常HSP患儿有1/14(7.1%)出现HSPN(P<0.01).结论:HSP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IgA升高患儿易出现肾脏或者消化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S)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早期肺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注射20%的PQ溶液制作大鼠急性PQ中毒的模型,随机均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A组)、染毒组(B组)、5mg/kg甲泼尼龙干预组(C组)、15mg/kg甲泼尼龙干预组(D组)、30mg/kg甲泼尼龙干预组(E组)。分三个不同时间点(24、72、168h)处死大鼠(每组每时间点6只)。观察各时间点大体标本,组织病理、肺系数和氧合指数。结果: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学观察,与B组比较C、D、E组大鼠肺的病理学改变,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炎性细胞浸润相对较轻,其中以C、E组减轻最为明显。在各组相同时间点肺系数:在三个时间点的值均比B组低(P〈0.05),其中E组在24h、72h时间点上与C、D组有显著差异(P〈0.05)。C、D、E组与B组的氧合指数的比较各个时间点上均与B组有差异(P〈0.05),三组之间相互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甲泼尼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30mg/kg甲泼尼龙组要优于5mg/kg、15mg/kg甲泼尼龙组。  相似文献   
7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