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典型农业生态工程运行机制分析—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典型农业生态工程结构的研究,分析了生态农业系统的运行机制,结果表明,结构多样性与主导性关系的协调问题,是目前制约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根本问题,山东省西单村农业生态系统之所以以前期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后期出现减缓趋势,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其系统的结构多样性比较高,结构多样性指数最高达0.6556,结构链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协调性超过90%,而系统实际主导性则较低,结构主导性指数最高为0.2574,系统的最高协调性指数只有0.1327,因此,要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系统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2.
拜泉生态农业建设的生态资产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兵友  徐玉新  王如松 《生态学报》2002,22(12):2260-2263
利用指标相对评价法,选择7个关键指标,对黑龙江省皋泉县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的评价得出,该县生态资产从20世纪70年代末仅占系统自然生态资产总量的13.75%上升到目前的25.21%,说明生态农业建设对缓解生态资产的耗竭,提高其积累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西藏林芝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藏林芝地区药用蕨类植物 39种 ,从产地、生境、海拔范围、性味、功效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典型农业生态工程结构的研究,分析了生态农业系统的运行机制.结果表明,结构多样性与主导性关系的协调问题,是目前制约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根本问题.山东省西单村农业生态系统之所以前期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后期出现减缓趋势,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其系统的结构多样性比较高,结构多样性指数最高达0.6556,结构链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协调性超过90%;而系统实际主导性则较低,结构主导性指数最高为0.2574,系统的最高协调性指数只有0.1327.因此,要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系统结构的协词性.  相似文献   
25.
26.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磷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研究森林转换后土壤因素对磷素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铁铝氧化物、各形态磷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旨在探究土壤磷对森林转换的响应和驱动土壤磷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米槠人促林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磷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含水量、总氮和无定型铁是影响淋溶层土壤磷的主要因子,而在淀积层,则是酸性磷酸酶、游离型铁和总氮起主要作用;土壤生物化学属性和微生物特性都会影响着不同形态土壤P的积累,其中土壤中的水分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调控土壤磷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中亚热带地区天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更有利于森林土壤磷的储存和供应,有助于维持本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27.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研究森林转换后土壤因素对磷素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铁铝氧化物、各形态磷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旨在探究土壤磷对森林转换的响应和驱动土壤磷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米槠人促林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磷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含水量、总氮和无定型铁是影响A层土壤磷的主要因子,而在B层,则是酸性磷酸酶、游离型铁和总氮起主要作用;土壤生物化学属性和微生物特性都会影响着不同形态土壤P的积累,其中土壤中的水分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调控土壤磷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中亚热带地区天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更有利于森林土壤磷的储存和供应,有助于维持本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亚热带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去年生物学通报所载的有关仙人掌科(Cactaceae)植物开花的情况,如江苏师范学院臧穆同志写的“昙花”及浙江省立金华中学胡步蟾同志写的“如何进行高中生物学课外研究小组的活动”两文。他们都认为仙人掌科植物开花是很稀奇的事,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确定甘草次酸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剂处方,评价其释药特性。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甘草次酸素丸,利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对甘草次酸素丸进行包衣,用浆法评价微丸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采用微晶纤维素和甘草次酸,同时加入黏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经过充分搅拌混合,以30%的乙醇作为润湿剂,通过挤出-滚圆制得甘草次酸素丸。以尤特奇S100为膜控材料,加入适量柠檬酸三乙酯与滑石粉配制包衣液,对甘草次酸素丸进行包衣,制得甘草次酸包衣微丸。释放度实验表明甘草次酸素丸在其增重20%时,在0.1 mo L/L的盐酸溶液中不释放,在p H6.8的磷酸缓冲液条件下6 h内其释放率不到20%。而在p H7.4的磷酸缓冲液条件下2 h内释放率达到80%以上。结论:所制的甘草次酸素丸处方合理,制剂工艺简便,通过流化床包衣技术所制的甘草次酸包衣微丸在模拟的胃液中不释放,在小肠液中释放缓慢,在结肠液中释药良好,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