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报道了中国番荔枝科瓜馥木属(Annonaceae:Fissistigma)一新记录种——瘤果瓜馥木[F.thorelii(Pierre ex FinetGagnep.)Merr.]。该种在中国产于云南省红河县,凭证标本保存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幼枝、花、果均被褐色粗短硬毛,且果实表面布满瘤状突起。  相似文献   
12.
研究白木香种子发育进程中种子性状、萌发能力和脱水耐性的变化,以及不同光温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和种子的贮藏特性。结果表明:白木香种子在花后78d获得最大干重,进入生理成熟期,此时萌发率接近最大值;胚在花后57~85d,脱水耐性逐渐增强,并在花后85d获得最大脱水耐性。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5℃,光照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新鲜自木香种子(含水量27.45%)在4℃低温条件下贮藏1个月后萌发率仅为30%左右,而含水量7.38%的干燥种子在4℃低温条件下贮藏120d,萌发率仍有53.33%,因此,4℃低温和适度脱水有利于种子短期贮藏。白木香种子能忍耐一定程度的脱水,但干燥至含水量7.50%以下时种子会发生损伤,因此推测白木香种子是一种中间性种子。  相似文献   
13.
正缅北植物区系处于印度-阿萨姆、东喜马拉雅、印度-马来亚以及中国四大植物区系的交汇点,被认为是冈瓦纳古陆残余生物的避难所。据文献记录,当地植物多样性考察自20世纪初开始。历史上著名的"植物猎人"F.Kingdon-Ward于1914~1939年间在此采集植物,之后再没有人组织过大规模的野外科学考察。除了一些早期工作,  相似文献   
14.
报道中国爵床科一新记录种——翅柄裸柱草[Gymnostachyum sigantum (Benoist) J. B. Imlay],并提供了该种的描述。为名称Gymnostachyum sigantum指定了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15.
谭运洪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0):2122-2123
报道了云南苦苣苔科一新记录属——单座苣苔属(Metabriggsia W.T.Wang)。该属为中国特有属,仅单座苣苔(Metabriggsia ovalifolia W.T.Wang)和紫叶单座苣苔(Metabriggsia purpureotincta W.T.Wang)2种,分布于广西西部、北部及贵州南部,在云南的发现对研究其地理与区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开展南蛇藤属分类修订的过程中,于2011年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发现南蛇藤属中国分布新记录——拟独子藤(Celastrusmonospermoides)。该种形态与独子藤(C.monospermus)较为相似,主要区别为前者叶片窄椭圆形,先端渐尖,果实成熟后不具雌蕊柄,种子长12mm以内;后者叶片椭圆形、阔椭圆形至倒卵椭圆形,果实具有明显的雌蕊柄,种子长15Inn以上。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拟独子藤与独子藤处于不同分支中,与青江藤(C.hindsii)系统关系最近。由于原记录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热带地区,因此在原产地和我国云南省之间的地区应有更多居群分布,这为探讨南蛇藤属的起源和扩散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贵州毕节地区的11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盐肤木、火棘、化香、云贵金丝桃与白栎种子在4周之内能够萌发;除云贵鹅耳枥胚坏死之外(萌发实验前后对种子进行解剖),其他5种植物的种子都未萌发,处于不同的休眠状态。②盐肤木、化香、云贵金丝桃的种子光照时的萌发率远高于黑暗时的萌发率,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云贵金丝桃,因此3种植物种子均属于喜光性种子;而火棘与白栎种子有无光照都可以萌发,而且萌发率没显著差异,因此属于光不敏感或光中性种子。③盐肤木、云贵金丝桃的种子在30℃较高温条件下萌发最好;白栎、火棘种子在15℃、20℃低温条件下萌发更好;化香种子萌发温度既不能低于20℃也不能高于25℃。④刺异叶花椒种子吸水率高达85%,胚包埋在胚乳之中非常微小、未分化,因此可以初步判定属于形态休眠或者形态生理休眠;而平枝荀子、西域旌节花、云南旌节花种子吸水率都在20%以上,胚长/种子长都超多1/2,并且胚已发育完全,应属于生理休眠;小果蔷薇种子吸水率约27%,胚长/种子长都达2/3,并且通过对种子的解剖发现胚还未发育,应属于形态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中国兰科2个新记录属及5个新记录种:固唇兰属(Plocoglottis)、栖林兰属(Drymoda)、滇南固唇兰(Plocoglottis bokorensis)、栖林兰(Drymoda siamensis)、泰国牛角兰(Ceratostylis siamensis)、景洪白蝶兰(Pecteilis hawkesiana)、三脉贝母兰(Coelogyne trinervis)、浮萍毛兰(Eria spirodela).对2个属及5个种进行了特征描述,并对比了近似种.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中国兰科毛兰属一记录种——孟连毛兰,本种主要特点是花序短且一般具2朵花,花梗基部具较大的花苞片,唇瓣上有2条形状各异、增厚的附属物。但其茎长达30 cm,花梗和子房、花萼背面光滑无柔毛,唇瓣侧裂片大于中裂片等特征可与棒茎毛兰明显区别开。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是中国乃至世界兰科(Orchidaceae)植物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了不少新属、新种、新记录属以及新记录种[1-10]。笔者近年来对云南南部和东南部植物区系进行调查,并通过标本鉴定和相关资料查阅,发现了4个云南新记录属和9个云南新记录种。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