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5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转基因猪能够为人类提供可移植的异种器官,从而缓解临床医学应用上供体移植器官短缺的压力.本文综述了异种器官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应用原核显微注射法和精子栽体法生产转人源免疫球蛋白基因(DAF、MCP、CD59)巴马香猪胚胎的方法,力争为解决异种移植的技术"瓶颈"提供技术支撑,为后续的异种器官移植做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2.
农杆菌介导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转化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枯萎病是世界范围内香蕉种植区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和影响着香蕉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4号生理小种,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确定了影响转化效率主要因子的优化体系是:农杆菌在IM培养基诱导前农杆菌OD_(600)为0.15、农杆菌经IM液体培养基诱导的时间为7 h、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150 μmol/L、Focr4孢子浓度为1×10~6个/mL、共培养时间为48 h、培养温度为25℃、诱导培养基pH值为5.5.在此条件下,转化效率能达到700~800个转化子/10~6个香蕉枯萎病菌孢子.PCR验证表明外源的T-DNA已经成功随机地整合到该病原菌基因组中.目前,应用该转化体系已获得2 300多个转化子,为后续克隆相关致病基因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43.
为获得广谱抗哺乳类动物PrP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用牛朊蛋白(prion protein, PrP)多肽(209~228 aa)与匙孔槭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 KLH)偶联物免疫Balb/C小鼠. 经细胞融合和克隆后获得针对上述多肽的杂交瘤细胞株. 分别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的方法检测这些McAbs与重组人(human, Hu)、牛(bovine, Bo)、仓鼠(hamster, Ha)PrP蛋白、牛脑组织中的正常朊蛋白(cellular PrP, PrPc)和致病性朊蛋白(scrapie of prion, PrPSc)的反应性. 本文为制备高效价抗PrP McAb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制备的抗体可用于研究哺乳类PrP生物学特性, 检测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 特别是对牛海绵样脑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4.
新疆塔里木盆地早白垩世克孜勒苏群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区和东南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发现的孢子花粉57属96种的研究,建立了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和上亚旋回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讨论了地层时代。克孜勒苏群孢粉组合以松杉目的优势、真蕨目海金沙科的显赫和原始被子植物的出现为特征。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孢粉组合与欧洲韦尔登期(陆相尼欧克姆期)和北美巴列姆期孢粉组合可以对比,克孜勒苏群上亚旋回孢粉组合与欧亚大陆、北美和澳大利亚阿普第期至阿尔必期孢粉组合可以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应属于尼欧克姆期,或赫特里夫期至巴列姆期,克孜勒苏群上亚旋回应归于阿普第期至阿尔必期。  相似文献   
345.
本研究根据编码A亚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HRSV)核壳体蛋白(Nucleocapsidprotein,N)和磷蛋白(phosphoprotein,P)的基因序列,各设计一对特异性的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感染HRSV的HEp-2细胞中扩增获得n和p的基因片断,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获得的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COS-7细胞,72h后再用Westernblot鉴定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N和pcDNA3.1( )/P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与预期一致,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没有发生无义突变,利用蛋白印记方法也检测到了N和P的特异性条带。于是我们认为成功构建了含有HRSVN和P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真核细胞内能顺利表达。为进一步开展HRSV反向遗传学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6.
林传光,字继耕,号浣生,英文名Ch'wan-Kwang Lin,1910年10月30日生于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城门乡城门村前宅,1980年3月31日卒于美国佛罗里达.  相似文献   
347.
目的:建立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选择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0.05%磷酸溶液(体积比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柱温30℃.结果:蛇床子素的线性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348.
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并与家兔法检测热原的结果进行对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版三部附录中的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制定内毒素限值,用ATi320-06型动态试管仪和该仪器配置的中文软件"生物探针-2002"分析检测结果。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经稀释消除了干扰因素,动态浊度法能定量检测出内毒素含量。实验满足200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0.980,回收率:50%≤R≤200%,变异系数符合鲎试剂厂家的建议值CV%10%。检测结果准确、灵敏、稳定、重现性好,与家兔法检测结果相一致。鲎试剂动态浊度法能定量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349.
应用HTS-ELISA筛选方法制备抗黄曲霉毒素M1单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世春  何娜  张立军  陆梅生 《微生物学报》2010,50(10):1406-1411
摘要:【目的】 确立基于高通量酶联免疫(HTS-ELISA)筛选方法制备高亲和力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体系。【方法】 采用AFM1-BSA (Aflatoxin M1-bovine serum albumin)免疫Balb/C小鼠,利用HTS-ELISA方法筛选分泌抗黄曲霉毒素 M1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分析抗体的特性。【结果】筛选到14株具有分泌高活性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纯化的最佳抗体的亲和力为5.5×10-10 mol/L。与黄曲霉毒素M1及其结构类似物黄曲霉毒素M2、B1、B2、G1、G2以及其他物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BSA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4.5%、21.5%、1.0%、16.6%、1.0%、0%、0%。间接竞争ELISA检测最低检测限可达0.01 μg/L,线性范围为0.1-10 μg/L,竞争性抑制抗体反应50%的抑制浓度IC50为0.82 μg/L,添加0.25-5 μg/L黄曲霉毒素的牛奶间接竞争ELISA检测回收率在60.3%-152.8之间。【结论】HTS-ELISA方法可以制备具有高亲和力的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可为黄曲霉毒素M1免疫检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优质抗体材料。  相似文献   
350.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策略及方法选择.方法:对330例390个(单侧血肿270例,双侧血肿6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式,术后复查CT或MRI随访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单侧血肿钻一孔引流224例,钻二孔引流35例,双侧血肿两侧各钻一孔引流49例,双侧血肿两侧各钻二孔引流11例,11例行开颅血清除包膜切除术,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27例,无变化3例,其中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炎死亡,另1例突发心肌梗塞死亡,术后第一天例行头颅CT检查,血肿腔明显变小,大部分病例脑组织复位,硬脑膜下有少量积液和气体,1月至3个月随访复查CT165例,其中示有血肿复发再次手术3例,163例示脑组织复位,临床恢复良好.结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及时进行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常见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手术方式及麻醉选择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