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乙型肝炎病毒全S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HBV难以清除的原因之一就是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目前虽然基因重组HBV表面抗原(HBsAg)疫苗预防HBV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基因重组HBsAg疫苗主要能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不能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近年来发现基因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特别是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优于蛋白、多肽类疫苗,更适应于慢性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1,2].为了探讨应用HBV基因疫苗预防HBV感染的可能性,本文构建了HBV全S基因和HBsAg基因疫苗,观察和比较了这两种疫苗经肌肉注射接种到Balb/C小鼠体内后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2.
本研究构建携带HCV代表株H77(1a)、中国HeBei株(1b)以及JFH-1株(2a)丙型肝炎病毒完整的E1-E2包膜糖蛋白基因的表达质粒,间接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验证了其在细胞膜(293细胞)上的正确表达.三种包膜质粒分别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HR'CMV△8.2及携带EGFP报告基因的自灭活(Self-Inactivating,SIN)转移质粒pCS-CG共转染293FT细胞,产生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丙型肝炎包膜感染性假型(pseudotyped)病毒颗粒,免疫荧光与Western blot分析验证了E1/E2包膜糖蛋白在假病毒颗粒上的表达与掺人,利用p24 ELISA法及感染性实验对HCV假病毒进行滴定.从上清中获得的HCV假病毒可以在体外感染肝癌细胞系Huh7及Huh7-CD81(且后者上的感染效率约为前者上的2~3倍);利用针对HCV E2蛋白的具有广谱交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AP33建立了基于上述假病毒颗粒的丙肝病毒体外中和抗体滴定方法,并应用于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的研究.本研究成功包装了包括中国流行株在内的3种不同基因型的HCV包膜感染性假病毒颗粒并建立了基于假病毒颗粒的HCV体外中和抗体检测方法,为研究HCV感染早期特性及特异抗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提供了有效模型,并可用于HCV感染者体内及HCV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后中和抗体水平的分析.  相似文献   
473.
ATF-PAI2CD融合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 (urokinase typeplaminogenactivator,uPA)的氨基末端片段 (amino terminalfrag ment,ATF)和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 2 (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type 2 ,PAI 2 )突变体PAI 2CD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表达情况及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将ATF PAI2CD融合基因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LY 4重组得到表达质粒pZWE ATF PAI2CD ,以其转化大肠杆菌JF112 5 ,经温度诱导 ,ATF PAI2CD获得较高水平表达 ,融合蛋白质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占菌体总蛋白质的 15 %。包涵体经洗涤、8mol L尿素溶解、稀释复性及离子交换色谱一步分离 ,纯度达 90 % ,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每升发酵液得重组融合蛋白质 5 0mg。经牛奶板法检测具有纤溶抑制活性 ,比活性达 12 0 0 0IU mg ;应用放射竞争法证实融合蛋白质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uPA受体特异性结合。双功能融合蛋白质的纤溶抑制活性与野生型PAI 2 (或PAI 2突变体 ,PAI 2CD)基本一致 ,与肿瘤细胞表面的uPA受体的结合能力同pro uPA。  相似文献   
474.
大熊猫趣考     
在卧龙的时候.我们听到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这里住着先民——羌族的一个部落。有一年.天大旱.七七四十九天没下雨.田地开裂,庄稼似火。为了挽救整个部落的命运,四个美丽的羌族姑娘就去祈求上苍下雨。天神说,每一次劫难都是对一个民族的考验;如果你们能牺牲自己化为四座雪峰.就可为你们部落甚至万物苍生  相似文献   
475.
在体外成熟培养时使卵母细胞过早接触高浓度激素可能影响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质量。本实验研究了推迟卵母细胞与激素接触时间对卵母细胞GV染色质构型、卵母细胞核成熟质量及极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极体形态不同,分为完整、退化、碎裂和无极体四种。在不含激素培养液中前培养12h,A类卵母细胞的GV-1比例(48.2%)明显高于在含激素培养液中前培养12h卵母细胞(27.1%);而前者的GV-3比例(19.6%)却明显低于后者(50.8%);前者成熟卵母细胞的极体完整率(59.6%)也明显高于后者(27.5%)。这说明推迟卵母细胞与激素接触时间可能提高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质量和发育同步水平。  相似文献   
476.
发情周期不同时期猪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猪发情周期不同时期卵泡发育和闭锁的规律及机理,本实验通过TUNEL原位标记,H,E.染色以及放射免疫测定等手段研究了猪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表面各类卵泡数量的变化。各类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凋亡比例,闭锁卵泡的形态变化以及发情周期各阶段血清孕酮及雌二醇水平的变化等问题。卵泡的总数在发情间期最多,为26.8个/卵巢,发情期最少,为7.4个/卵巢。小放泡的数量在发情间期最多。为15个/卵巢,在发性期数量最少,为5.7个/卵巢。中等卵泡数量在发情间蜞多,为8.5个/卵巢,在发情后期卵巢中无中等卵泡。大卵泡的数量在发情前期最多,为7.4个/卵巢,在发情后期最少,为0个。小卵泡的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各时期平均21.03%)显著高于大卵泡,在发情后期显著降低。中等卵泡的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平均16.6%)在发情前期显著低于其它各期。大卵泡的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平均11.2%)在发情周期各阶段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中等卵泡和小卵泡。  相似文献   
477.
哺乳动物卵泡发育模式及其调控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了解卵泡发育动脉及其调控机理对于提高动物繁殖率和控制人类生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超声波扫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家畜卵泡发育模式及其调控机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简要综述了当前在家畜卵泡发育基本模式,参与卵泡发育调节的各种因子及卵泡发育的种属特异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78.
卵巢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阐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系统各个成员的结构及其在卵巢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IGFs是这一系统的中间环节,与IGFs受体作用刺激卵巢细胞中类固醇激素的生产和DNA合成,能够介导和扩大促性腺激素对卵巢功能的作用。IGFs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发生高亲和性结合,卵巢中自由的IGFs的水平受IGFBPs的调节。而IGFBPs蛋白酶能够降低IGFBPs和IGFs的亲和性,从而参与调节IGFs在卵巢中的作用。深入的研究这一系统,对于进一步了解卵巢卵泡生长发育、分化以及闭锁,卵泡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内在机制,以及提高动物的繁殖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门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 ,选门脉高压性胃病胃窦粘膜 30例 ,免疫组化SP法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 ,Streplavidin Peroxidase,SP)抗HP抗体染色 ,并以慢性乙型肝炎并胃病 2 0例及非肝病胃病 2 1例胃窦粘膜作对照。结果显示 ,3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阳性2 2例 ,占 73.3% ;2 0例慢乙肝组阳性 11例 ,占 5 5 % ;2 1例非肝病组阳性 11例 ,占 5 2 .38%。门脉高压组HP感染阳性率与慢乙肝组、非肝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可见HP感染虽不是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原因 ,但在治疗中短期加用杀HP的药物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80.
该研究以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雌、雄株为对象,采用盆栽实验方法,通过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预处理美洲黑杨雌雄株后再进行铅(Pb)胁迫(200mg/kg)处理,雌、雄株分别设置4个处理(对照、只接种AMF处理、只进行Pb污染处理、接种AMF后进行Pb污染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美洲黑杨雌、雄株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叶铅浓度、抗氧化酶活性、氧化还原平衡、活性氧分子(ROS)含量的变化,以明确接种AMF预处理对美洲黑杨雌雄株Pb耐受性差异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理机制,为美洲黑杨在重金属污染区的性别选择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Pb污染对美洲黑杨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叶铅浓度、抗氧化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雄株根冠比和ROS含量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雌株,SOD和APX活性显著高于雌株,表现出更高的耐受性,而雌株对Pb胁迫更敏感。(2)接种AMF能显著提高美洲黑杨雌株抗氧化酶活性和氧化还原平衡能力,促进抗氧化物的合成,抑制ROS产生,缓解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Pb离子的毒害作用,但菌根对雄株的影响不显著。(3)相关分析显示,除总生物量、TG含量、ASA/DHA比值和POD活性外,性别差异对美洲黑杨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b处理极显著地影响除SOD和GR活性以外的所有指标;接种AMF对美洲黑杨总生物量、根冠比与GR活性影响显著,对叶铅浓度、TG含量、ASA/DHA比值、H_2O_2与MDA含量、SOD和APX活性影响极显著。研究表明,美洲黑杨雄株比雌株对Pb胁迫的耐受性更强,而雌株更敏感,与AMF的共生可提高雌株对于Pb污染土壤的适应性,缓解雌株受Pb胁迫的影响,但菌根与雄株的共生不利于雄株适应Pb污染环境,这可能与接种AMF促进雄株叶片的Pb含量有关;在Pb污染较严重的区域(Pb200mg/kg)推广种植美洲黑杨雄株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