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76篇
  136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久以来,我们知道世界各地分布着不同肤色的人类,知道肤色是人类最显而易见的差异,却很少有人去探求控制人类肤色的机理。人们甚至凭借主观想法给不同肤色的人类划分等级,从而导致了种族歧视观念的产生,让千万本应享有同样尊严和地位的同胞饱受歧视的痛苦。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进化论的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新生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致敏抗体对其Rh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抗球蛋白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Rh血型测定型)、凝聚胺法和抗血清微柱凝胶法(Ig G型)五种方法对近三年来我院收集的163例新生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进行Rh血型检测,对五种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患儿红细胞进行0.2 M 2-巯基乙醇抗体放散,比较放散后五种方法检测结果并验证其准确性。结果:29例直接抗体试验阳性患儿的五种Rh血型检测结果不一致,经0.2 M 2-巯基乙醇抗体放散后检测结果均一致。Rh血型准确性验证表明,红细胞放散测定的Rh血型完全符合临床现象。结论:患儿红细胞的致敏抗体达一定数量后,会影响抗球蛋白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Rh血型测定型)、凝聚胺法和抗血清微柱凝胶法(Ig G型)对Rh血型鉴定,0.2M 2-巯基乙醇抗体放散法是一种正确鉴定新生儿Rh血型的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34.
为掌握刀鲚(Coilia nasus)胚胎及胚后发育早期的脂肪酸变化规律,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刀鲚的胚胎(原肠期,受精后7~9 h)、0日龄仔鱼(初孵仔鱼)、3日龄仔鱼和5日龄仔鱼(开口前)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刀鲚发育早期的总脂占干物质的相对含量均较高(53.10%~60.97%),干物质的总脂相对含量随个体发育显著降低,单个个体的总脂含量随个体发育呈现剧烈下降趋势,数值从胚胎的43.62μg/ind剧烈下降到5日龄仔鱼的16.27μg/ind;水分含量随个体发育而升高。刀鲚发育早期上述4个时期的干样中检出6种饱和脂肪酸(SFA)、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4个发育时期脂肪酸相对含量,C18:1n9c占绝对优势(50.39%~57.00%),C16:1丰富且稳定(13.77%~14.24%),C16:0也较丰富(7.45%~9.1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比例占绝对优势(65.14%~72.26%),n-3与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n3PUFA/∑n6PUFA)较小(1.78~2.38)。刀鲚胚胎孵化出膜期间,单个个体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实际减少程度较高,尤其是C18:1n9c(减少量为13.21μg/ind,减少比例达到55.49%)和C16:1(减少量和比例分别为3.30μg/ind和53.12%),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减少程度较低(1.44μg/ind和38.41%),尤其是DHA(0.95μg/ind和36.52%)。然而,出膜后,仔鱼对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利用相对较低(1.94μg/ind和14.17%),尤其是C18:1n9c(13.21μg/ind和12.41%)和C16:1(0.63μg/ind和21.81%);而对EPA+DHA利用相对较高(1.04μg/ind和45.10%),尤其是DHA(0.71μg/ind和42.61%)。研究表明,刀鲚胚胎优先蓄留EPA和DHA,仔鱼在摄食前大量利用EPA+DHA(特别是DHA),呈现出海水鱼类脂肪酸的利用特点。因此,建议在刀鲚亲本强化培育及产后培育中,增加投喂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特别是C18:1和C16:1)的饵料,以加强刀鲚亲本的营养积累和产卵后亲本生理机能的恢复;在刀鲚育苗前期,要及时补充富含DHA和EPA的饵料,如,单胞藻、蛋黄等,以提高刀鲚仔鱼开口期间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5.
甘肃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生态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7月和8月,通过样线调查、野外直接跟踪观察和瞬间取样的方法,对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Pseudois nayaur)的种群结构和生态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观察到的720只岩羊中,719只组成了50个群,最大的群82只,最小的群2只,平均群大小(14.38±15.83)只(n=50)。雌雄性比为1∶0.63,成年雌体、亚成体和幼体之比是1∶0.4∶0.24。岩羊的昼间活动中,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瞬间觅食高峰,分别在6:30时和15:30时,中午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休息期。通过对一个46只岩羊群连续12 d的野外跟踪观察,发现该岩羊群昼间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在1.47 km2内。对152个自然死亡的雄性岩羊头骨的分析表明,东大山雄性岩羊的自然死亡年龄在7.5~11.5龄,其中9.5龄是其自然死亡的高峰。  相似文献   
36.
鳄蜥 (Shinisauruscrocodilurus)隶属鳄蜥科 (Shin isauridae)鳄蜥属 (Shinisaurus) ,为独科独属独种 ,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1 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 989年列入CITES附录I。我们于 2 0 0 2年 5月 ,在广西昭平县文竹镇七冲林区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期间 ,曾在临江冲一小支流处目击一只鳄蜥 ,全长约 2 0cm ,趴在石头上 ,人未走近便跳入水中。该处海拔高度 60 0m ,为两小溪交汇处一小水潭 ,水潭面积约5m2 ,水深约 1m ,水流缓慢 ,水潭上方密布小树枝 ,潭边长有一些藤本和蕨类植物 ,有一大石头斜伸入水中。周围为茂密的常绿阔叶…  相似文献   
37.
乔健天教授是我国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他致力于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专业杂志 ,在人才培养和教材编写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乔教授从不利环境中不断奋斗 ,得以进入科学殿堂 ,并始终不渝地献身于教学和科研 ,是老一辈科学家奉献精神的典型和缩影  相似文献   
38.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无蹼壁虎精子头形成的过程。早期精细胞具有显著的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集合及细胞质桥、接着高尔基体成熟面分泌出前顶体囊泡,并逐渐向核移动。以后精子形成可分四个时间:时间Ⅰ,当前顶体囊泡移至核膜时,核膜凹陷形成封闭的顶体囊泡,囊泡底部靠近核膜有一电子致密的顶体颗粒;时间Ⅱ,细胞核延长,顶体囊泡变扁平;时期Ⅲ,细胞核进一步延长,核内染色质纤维变粗并沿核纵轴方向排列有序;时间Ⅳ,精子发育  相似文献   
39.
自1975年Hughes等从猪脑中提取出脑啡肽(enkephalin),已先后发现十几种内源性阿片样肽。研究这些内源性阿片肽的生理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阿片拮抗剂(如纳洛酮)去阻断阿片受体,以观察哪些功能发生了改变,进而推测内源性阿片肽本身的功能。纳洛酮阻断法有不足之处:用纳洛酮阻断阿片受体后,所有阿片样激动剂都将失效。因此,不能区分究竟是哪一种阿片肽在起作用;纳洛酮对不同类型的阿片受体有不同的亲和力,较小剂  相似文献   
40.
通过埋植套管向家兔双侧杏仁核内缓慢注射微量氯化钙或氯化镁,对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向杏仁核内注入钙离子螯合剂CDTA或钙通道抑制剂异博定则可显著加强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提示:杏仁核内钙、镁离于浓度是影响吗啡镇痛和电针镇痛的重要因素,同时表明电针和吗啡镇痛的机理可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