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记述了采自甘肃的突颜蝗属1新种,素色突颜蝗Eotmethis unicolor sp.nov.,新种与突颜蝗E.nasutus Bei-Bienko,1948近似,区别特征为:体色单一,后足股节外侧无暗色斑纹,后股节内侧下缘全长具红色细边,后足胫节刺内侧红色,后足跗节红色。新种也与红缘突颜蝗Eotmethis rufemarginisZheng,1985近似,区别特征为:雄性前翅到达腹部第6节背板,复眼的横径是颜面隆起在触角基部中间突起长度的2.2倍,后足股节外侧缺2个黑色斑块,后足跗节红色。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模♂,甘肃景泰,海拔1850m,2006-07-18,李新江,郑金玉采。词源:新种名出自拉丁前缀uni-(单一),后缀-color(颜色),示体色单一(素色)的突颜蝗。  相似文献   
112.
记述采自中国四川省斑腿蝗科秃蝗亚科小蹦蝗属Pedopodisma Zheng,1980的1新种,阿坝小蹦蝗Pedopodisma abaensis sp.nov..新种同神农架小蹦蝗Pedopodisma shennongjiaensis Wang et Li,1996近似,其区别特征为:体较小,体长♂12.1~12.5mm,♀ 16.5~19.2 mm;触角中段一节长为宽的2.0倍;雄性肛上板基部纵沟宽度一致,端部两侧缺纵脊;雄性下生殖板顶端较粗;雌性产卵瓣较狭,上产卵瓣长为宽的3.0倍.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阿坝小蹦蝗,新种Pedopodisma abaensis sp.nov.(图1~7)正模♂.副模:1 ♂,2♀♀,四川阿坝(32°54'N,101°44′E;海拔3 300 m),2011-08-24,郑方强、叶保华采.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产地地名.  相似文献   
113.
记述采自中国青海省网翅蝗科缺沟蝗属Asulconotus Ying,1974的1新种:久治缺沟蝗Asulconotus jiuzhiensis sp.nov.新种同青海缺沟蝗Asukonotus chinghaiensis Ying,1974近似,其区别特征为:前翅较长,雄性到达腹部第3节背板后缘,长为宽的4.3倍,雌性到达腹部第2节背板后缘,长为宽的4.6倍;雄性下生殖板较短,长为肛上板长的的1.6倍;雌性产卵瓣较短,上产卵瓣长为宽的2.5倍.新种同科氏缺沟蝗Asulconotus kozlovi Mistshenko,1981也近似,其区别特征为:雌性复眼较小,短于眼下沟之长度;前翅较长,到达腹部第2节背板后缘,长为宽的4.6倍;产卵瓣较长,上产卵瓣长为宽的2.5倍,边缘光滑.正模♂,青海久治(33°22′N.101°30′E;海拔3648m),2011-08-23,郑方强、叶保华采.副模:2♂ ♂,2♀ ♀,记录同正模.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词源:新种种名源自采集地地名.  相似文献   
114.
记述采自中国四川省网翅蝗科雏蝗属Chorthippus(Altichorthippus)1新种:周氏雏蝗Chorthippus(Altichorthippus)choui sp.nov.。本新种同昌都雏蝗Chorthippus(A.)changtunensis Yin,1984近似,其区别特征为:后足股节和胫节桔红色;雄性腹部末端桔红色;前翅中脉域宽为肘脉域宽的1.2倍;本新种同西藏雏蝗Ch.(A.)tibetanus Uvarov,1935也近似,其区别特征为前胸背板侧隆线在沟前区明显,呈角状弯曲,在前横沟和后横沟之间不消失。  相似文献   
115.
摘要: 光周期在昆虫滞育中起重要作用, 而昆虫光敏感性差异导致了光在昆虫滞育解除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多样性。为明确光周期在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滞育解除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本研究测定了长光周期(15L∶9D)和短光周期(9L∶15D)条件下, 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种群成虫在滞育解除过程中的干重、 含水量、 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 SCP)、 结冰点(freezing point, FP)及蛋白质和糖原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雌成虫干重在长光照下处理30 d低于短光照下, 其他处理时间的干重均高于短光照下, 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雄成虫在长光照下处理5 d的干重高于短光照下, 其余处理时间的干重均低于短光照下, 其中处理30 d 时差异显著(P<0.05)。雌、 雄成虫含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长光照下上升显著(P<0.05), 短光照下上升不显著(P>0.05)。雌、 雄成虫的SCP、 FP在短光照下处理不同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而长光照下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成虫蛋白含量在短光照条件下雄虫处理10 d以及雌虫处理15 d均显著低于长光照(P<0.05), 其他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短光照处理成虫体内糖原含量均高于长光照, 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的SCP、 FP、 糖原变化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 而对干重、 含水量及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性别只对成虫FP与糖原有显著影响(P<0.05); 处理时间对干重、 含水量、 SCP、 FP、 蛋白及糖原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1)。3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SCP、 FP、 蛋白及糖原含量均有显著影响, 对干重及含水量影响不显著。初产卵成虫体内物质含量变化测定发现, 长光照(处理10 d)下雌、 雄成虫体内蛋白和糖原含量极显著低于短光照(处理25 d)下(P<0.01), 雄成虫体内含水量显著高于短光照下(P<0.05)。结果说明, 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在长、 短两种光周期下均逐渐解除滞育, 但在滞育解除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116.
东方田鼠对血吸虫具有天然抗性。为筛选和分析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抗性相关基因, 以日本血吸虫童虫可溶性裂解物为探针, 筛选东方田鼠肝脏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经三轮筛选, 特异性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375倍)。随机挑取92个克隆进行序列测定, 获得了19条有效EST序列。其中13个条EST序列与已知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同源, 6个EST序列与已知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均无同源性, 为新的表达序列标签。将19个EST序列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和血吸虫童虫共培养, 其中4号(GenBank Accession No.: EW968294)、13号(GenBank Accession No.: EW968303)、14号(GenBank Accession No.: EW968304)、15号(GenBank Accession No.: EW968305)、18号(GenBank Accession No.: EW968308)克隆均诱导了显著的杀虫效果。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及体外杀伤试验结果, 编码CASP8和FADD类似性细胞程序性死亡调节蛋白、a-2-HS-糖蛋白、M4蛋白、具有R3H结构域的一种mRNA结合蛋白以及三种未知蛋白的编码基因(14、15、18号克隆)可能是东方田鼠抗血吸虫病抗性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7.
碘伏和异噻唑啉酮对球形棕囊藻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碘伏和异噻唑啉酮除藻剂对球形棕囊藻赤潮生物的灭杀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时,碘伏的最低有效浓度为30mg.L-1,异噻唑啉酮最低有效浓度为0.30mg.L-1,当两者复配时有协同作用,可提高它们的杀藻能力,碘伏与异噻唑啉酮浓度比为1.0:0.15时除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8.
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育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初立业  宁世江  唐润琴 《广西植物》2002,22(3):225-227,236
通过对广西九万山植物资源的考查和研究 ,发现该地区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 1 9个科 ,2 8个属 ,共 2 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 5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 2 4种。对它们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出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具有古老、原始、孑遗特性 ,热带性质明显 ,中国特有现象极为突出等特点。据此提出对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对策 ,以便更好地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和这些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9.
中国短鼻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采自宁夏中卫的短鼻蝗属1新种--宽顶短鼻蝗Filchnerella amplivertic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宽顶短鼻蝗,新种Filchnerella amplivertica sp.nov.新种与裴氏短鼻蝗Filchnerella beicki Ramme,1931近似,区别特征为:后股节内侧下区仅端部红色;雄性前翅较短,不到达肛上板基部;雌性头顶宽,为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宽度的6倍;雌性体较大,体长37.6~42.2mm.  相似文献   
120.
印象初  郑方强  印展 《昆虫学报》2014,57(9):1075-1083
记述了采自中国台湾斑腿蝗科秃蝗亚科1新属台秃蝗属Taipoodisma gen. nov. 和4新种:红股台秃蝗Taipodisma rufifemora sp. nov., 谢氏台秃蝗Taipodisma hsiehi sp. nov., 周氏台秃蝗Taipodisma chowi sp. nov., 黑胫台秃蝗Taipodisma nigritibia sp. nov.。新属台秃蝗属Taipoodisma gen. nov.同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 1940近似,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后缘中央缺凹口,中隆线在沟前区不显,在沟后区留有痕迹。新属同辽秃蝗属Liaopodisma Zheng, 1990也近似,不同之处为雄性后胸腹板两侧叶分开,不毗连。新种红股台秃蝗T. rufifemora sp. nov. 后足股节内侧和下方红色可与同属其他种相区别。新种谢氏台秃蝗T. hsiehi sp. nov. 缺黑色眼后带可与同属其他种相区别。新种周氏台秃蝗T. chowi sp. nov. 同红股台秃蝗T. rufifemora sp. nov.近似,不同之处为后足股节内侧和下方非红色。新种黑胫台秃蝗T. nigritibia sp. nov. 同周氏台秃蝗T. chowi sp. nov.近似,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沿中隆线缺黑色纵带和前翅黄褐色,缺黑色带纹。列出了该属的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