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77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SDS-PAGE法测定His-tag融合蛋白分子量产生偏差的原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Histag/NiNTA系统是新发展起来的一个亲和纯化重组蛋白的有用工具,现常用于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研究中。SDSPAGE是实验室测定蛋白质分子量通常采用的方法,而许多实验室用此方法检测Histag融合蛋白时却常发现测得的分子量偏大,产生偏差的原因尚未阐明。为弄清这一问题,本实验室在研究一个Histag融合蛋白P73His时,首先用SDSPAGE法测得其分子量确实比理论计算值大,然后对其进行C末端氨基酸顺序测定、电喷雾质谱分析,结果证实其实际分子量与理论值一致。酶切去除包括Histag在内的部分肽段使SDSPAGE法测量蛋白分子量的偏差大大降低,证实Histag确实是造成偏差的原因之一。推测由于Histag中的碱性氨基酸的作用造成蛋白在SDSPAGE中迁移变慢,而导致偏差。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有关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52.
53.
为了鉴定水稻蜡质基因5'上游区的顺式作用因子与研究它们在组织专一性表达中的作用,我们对籼稻品种232的蜡质基因5'上游-115至-2120的区域进行了顺序测定,并将此基因的5'上游区同报告基因GUS构建成融合基因,用基因枪粒子轰击的方法将此融合基因导入水稻未成熟种子的幼胚和糊粉层细胞中,瞬间表达检测的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融合基因中蜡质基因5'上游区的长度已足以使GUS基因在上述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54.
一个能与水稻未成熟种子核蛋白特异结合的31bp的DNA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蜡质基因5'上游序列中有5个能与水稻胚乳核蛋白结合的片段,其中HinfId和RsaIe片段有部分重叠,而重叠部分含AACGT顺序。按重叠区上下游顺序合成了其中含有3次重复的AACGT顺序的31bp寡核苷酸,并以此为探针进行凝胶滞后实验,表明它不仅能与未成熟水稻种子的胚乳核蛋白特异结合,而且也与HinfId和RsaIe片段有强烈的竞争作用。因此31bp顺序中含有与水稻胚乳核蛋白专一结合位点,从而有可能应用此31bp的寡核苷酸作探针来分离编码蜡质基因的调控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55.
56.
祝贺与期望     
“遗传工程”创刊整整十周年了。在这期间这份内部刊物在传播国外遗传工程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介绍发展动向和趋势以及交流国内科研成果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结这十年来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57.
58.
黄铁矿的细菌氧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rillus ferrooxidam,T-M)菌株在黄铁矿I和II上的生长和氧化的效果。用粒径一300网目的矿粉,进行了5%矿浆浓度的摇瓶浸出试验,获得细胞量108—109个/ml,浸出铁分别为18.9g/L和18.6g/L,比无菌对照快56—60倍,说明黄铁矿只靠空气化学氧化极其缓慢。浸出的铁和生成硫酸量的计算值与化学理论值基本相似。扩大矿石粒径至一20 mn,用矿量20 kg的柱式细菌连续浸出近一年的结果表明,浸出铁速度稳定在0.6—1.5 g/L/d,pH值下降至0·95一l·0的最佳水平。最佳浸出pH为2.0,pH范围1.0—5.0。适应菌株T—py在黄铁矿上生长比原始菌T—M的生长迟缓期缩短,加速了铁的浸出和硫酸产生的速度。在黄铁矿浸出系统中,未发现元素硫存在。此文还讨论了细菌 氧化黄铁矿的机制。  相似文献   
59.
我国植物青枯菌的内生质粒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检测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龙葵、苎蔗、芝蔗、木蔬黄、油橄榄、桑、烟草、姜、辣椒、茄、蕃茄、甘薯、花生和马铃薯等14种寄主植物的51株野生型青枯菌的内生质粒(1ndigesPlasmid),并对其中20株野生型菌株及其相应的20株“突变型”菌株进行了质粒的比较研究。14株野生型菌株和10株“突变型”菌株含有1或2个质粒,质粒分子量不一,最小的在5Md以下,最大的为120Md。有些野生型菌株(ssl、Snl、E4、Pc2、Tin9、Z2、P3、PoI、P03、Po¨.)和它们的“突变型”菌株均不含质粒;另一些野生型菌株(MS、M6、El、P9.)和它们相应的“突变型”菌株却具有电泳迁移率相同的质粒;这些菌株的致病性与质粒的存在没有关系。但某些野生型菌株(P7、P8。zl、z3、M2、P041.)不含质粒,而它们的“突变型”菌株中却出现了质粒,这些菌株的致病性的丧失与质粒的形成之间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0.
苏芸金芽孢杆菌HD-1质粒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以λ系列charnn 28为载体,通过限制核酸内切酶Bam HI部分酶解获得“目的”质粒DNA片段,构建了苏芸金芽孢杆菌HD—1的质粒DNA基因文库,所得重组子值超过要求的理论值。为进一步研究苏芸金杆菌HD—1的基因结构以及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