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5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981年,作者承担了《甘肃植物志》中荨麻科编写任务,初步整理本科植物在甘肃境内有13属,31种,5亚种,2变种。现将植物种类和对植物名称进行考证列录如下: 一、荨麻属Urtica Linn. 1.托叶至少在下部节上者为4枚,彼此分离,上部者有时每对多少相结合。2.钟乳体长圆形或短的线形;雌雄异株或同株,同株时下部为雌花序,上部为雄花序;瘦果具疣,有时不明显………………1.宽叶荨麻U.laetevirens Maxim. 2.钟乳体点状;雌雄异株或同株,同株时下部为雄花序,上部分雌花序。瘦果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琥珀螺属Succine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琥珀螺科(Succineidae)隶于肺螺亚纲(Pulmonata)、柄眼超目(SuperordeStylommatophora),亦是曲尿道目(Order Sigmurethra)中唯一独特习性的一类。这一类群按其外套膜、肾及肾管的构造特征,又不同于柄眼目的其它类群。有关琥珀螺的形态比较解剖、染色体细咆分类学,比较蛋白质分析(电泳)、免疫学等,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Odhner(1950)根据雄性生殖器官末端有无阴茎鞘,将琥珀螺科分为两个亚科:琥珀螺亚科(Succineinae)均具有阴茎鞘,包括9属和15个亚属,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亚洲、非洲及太平洋诸岛屿;原生琥珀螺亚科(Catinellinae),无…  相似文献   
13.
据记载本地区陆生软体动物计5科8属22种。笔者于1974—1976年分别调查了本地区阿勒泰、哈巴河、布尔津、和布赛克尔、托里、博乐、温泉、霍城、伊宁县(市)、察布查尔、昭苏、特克斯、尼勒克、巴音布鲁克、库尔勒、阿克苏、温宿、乌什、喀什、塔什库尔干、吐鲁番、木垒、奇台、巴里坤、乌鲁木齐等32个县(市),采得一批标本,经鉴定得29种和亚种,分隶于9科、13属。其中粉华蜗牛为本地区的优势种;滑槲果螺Cochlicopa lubrica(Muller)、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粉华蜗牛Cathaica puveratrix(Martens)、黑带华蜗牛Cathaica p…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水螺科一新种(原始腹足目:近水螺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水螺科(Hydrocenidae)隶于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即二心目Diotocardia),是陆生前鳃类中较小的一类,主要分布于东亚、南亚及太平洋沿岸和岛屿。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区。喜欢生活在多苔藓、地衣潮湿的石灰岩山地、丘陵地区,或栖息在凉爽潮湿的树干、岩石上。目前,世界上已报道近水螺科、土鸥螺属(Georissa)计26种;我国已知6种。由于此属的种类个体甚小,很难采集到,故以往很少有人研究。阎敦建(1939)记述了我国土鸥螺属4种,即G.sinensis(Heude,1882);G.bachmanni(Gredler,1881);G.hungerfordiana Moellendorff,1884;G.sulcala Moellendorff,1884;厄得(Heude,1882)报道一种,即G.niva;皮尔斯布里(Pilsbry,1908)报道一种,即G.headei;,以上仅局限于贝  相似文献   
15.
化石之最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为非洲南部阿扎尼亚昂威尔瓦赫特群中的球形、椭球形化石,直径只有2—6u,时代为距今37—34亿年前,被称为“伊索拉姆原始细菌”,是地球生命的始祖;在该群之上的无花果树群中产的直径为10—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的材料,为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姜应星于1961年夏天在藏北安多县两道河以南30公里即青藏公路126道班北3公里处的小山前(东经91°47′,北纬31 °43′)采集的。经作者鉴定属腹足类海娥螺超科的三个属四个种。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一次全国地层会議期間,我所收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石油普查大队俞良鎧同志带来一箱标本,内中除了爬行动物化石外,还有魚类化石。一部分魚类化石是一些破碎的硬鳞片和鰭条等,不能詳細鑑定,但有两枚角齿魚属(Ceratodus)的齿板,保存尚完整,可以进行种的鑑定。依鄂尔多斯石油普查大队同志的意見,产魚化石的层位可与瓦窑堡煤系地层对比,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三化螟的年间数量变动作为一个离散系统,然后根据马尔柯夫链模型研究其轻、中、重发生的初始概率、转移概率,预测其今后7至10年的发生趋势;同时设置不同条件的转移概率,模拟未来5至7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三化螟灯下蛾量的变动以及各代发生程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3个预测模型,并比较了世代差分、季节差分和距平移动平均三种数据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回报验证符合率分别为72%,70%和65%;世代差分和季节差分两种数据处理方法较适合于本文的材料,而距平移动平均方法则拟合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表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间接免疫荧光与中和试验筛选出来的抗脊髓灰质炎2型与3型不同毒株的12个单克隆抗体,其中3个仅有免疫荧光活性,9个具有中和与免疫荧光活性。用免疫荧光活性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试验,发现它们在识别特异性抗原表位方面与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相似,显示出株特异的、几个毒株共同特异的或型特异的抗原表位。根据表位分布关系及特征,可以用来鉴别型内毒株的特征、毒株的抗原分析、抗原变异的研究以及疫苗相关病例的鉴别。所得结果与中和性单克抗隆抗体及T1-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分析一致。而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活性范围比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更广。另外还发现某些兼有荧光与中和两活性的同一个单克隆抗体,用不同方法(IF与NT)进行试验时,与相同毒株出现不同表位反应,这点是值得引起注意需待进一步证实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