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蜀葵花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利用大孔树脂吸附和分离蜀葵(Althaearosea(L.)Cavan)花红色素,比较了D-072、D-401、D-301-G、D-101、NKA-9、D-290、D-110七种树脂对该色素的静态吸附情况以及不同极性解吸剂对吸附色素的树脂洗脱的效果,从中选择出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的树脂以及较适的解吸剂。结果表明:用D-401大孔吸附树脂作吸附剂,色素吸附率达91%;解吸剂用含0.1%HCl的60%酸化乙醇,色素可被充分洗脱下来,解吸效果较好;树脂通过回收再生后可重复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精制蜀葵花色素工艺相对简单,原料、试剂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2.
运用同源重组技术破坏了黑曲霉基因组中的pepD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类subtilisin的胞外蛋白酶PEPD。实验以黑曲霉GICC2773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pepD基因,并在此基因中间插入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表达单元,由此产生了3.7kb的pepD阻断基因片段。将此阻断基因片段与载体pBS连接,构建成pepD基因阻断质粒pBSDH。采用原生质体-CaCl2/PEG法将酶切阻断质粒得到的含pepD基因和hph表达单元的3.7kb线性片段转化AspergillusnigerGICC2773菌株,在含潮霉素的平板上筛选潮霉素抗性转化子,从这些抗性转化子中经PCR检测分离到到1个pepD基因阻断突变菌株?pepD66。外源漆酶分泌活性分析显示,黑曲霉pepD基因的破坏使其外源漆酶的分泌表达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3.
记述了在四川自贡大山铺发现的孙氏鳄一新种———蜀南孙氏鳄 (Sunosuchusshunanensissp .nov .)。新种窄长的吻部 ,小的颅顶平台 ,额骨沿中线具一纵嵴 ,一对裂隙状的前腭孔位于眶下孔之前方 ,方骨腹面的嵴B特别发育等 ,与孙氏鳄的其他种很相似 ,但新种的吻部特别窄长 ,为吻后部长度的 3倍 ,上颌凹特别发育 ,颅顶平台短而宽 ,颞间部宽度大于眶间部宽度 ,泪骨在眼眶前缘处隆起成嵴 ,下颞孔小 ,呈裂隙状 ,鳞骨侧缘不增厚 ,也无附着上耳盖的沟嵴状构造 ,基枕骨侧缘和外枕骨内腹缘具一明显的隆嵴等 ,与孙氏鳄的其他种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14.
绿僵菌产海藻糖水解酶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状真菌绿僵菌能产生一系列二糖水解酶,其中包括海藻糖水解酶。这些酶在绿僵菌对昆虫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 acridum菌株CQMa102产生与分解昆虫血淋巴中海藻糖等二糖相关的海藻糖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以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山梨醇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金龟子绿僵菌均可产生海藻糖水解酶,但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因为由其诱导产生的海藻糖水解酶具有最高的总活性和比活性以及更多的同工酶,山梨醇次之。硝态氮(NaNO3)作为唯一氮源时,几乎检测不出海藻糖水解酶活性,而铵态氮((NH4)2SO4)或NaNO3和有机氮(蛋白胨和酵母浸膏)混合氮源作氮源时,海藻糖水解酶活性都很高。在绿僵菌菌丝提取液和滤液的海藻糖水解酶活性比较中发现:CQMa102在多数碳源的培养基中产生的海藻糖水解酶主要分泌到培养基中,仅有少数结合在细胞壁上。  相似文献   
115.
运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技术对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的能量传递动力学进行研究。分别用436nm光脉冲激发叶绿素a分子、451nm光激发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分子、473和481nm光激发β-胡萝卜素分子,得到5组反应能量传递、电荷重组等过程的寿命组分:8~40 ps为核心天线中β-胡萝卜素分子通过相邻β-胡萝卜素分子或中间叶绿素a向叶绿素a分子传递能量的时间;85~152 ps为核心天线色素分子激发能传递时间;201~925ps反映部分电荷重组过程;1.031~1.21ns为参与能量传递的色素分子从激发态衰退回到基态的时间;6.17~18、13 ns的长寿命时间组分归因于P680^ Pheo^-的重组过程。将荧光发射谱进行高斯解析,发现在核心复合物中还至少存在Chla683^685、Chla680^682、Chla673,677^679三种特征叶绿素a分子。  相似文献   
116.
PSⅡ核心复合物能量传递的飞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技术对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的能量传递动力学进行研究.分别用436 nm光脉冲激发叶绿素a分子、45l nm光激发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分子、473和481 nm光激发β-胡萝卜素分子,得到5组反应能量传递、电荷重组等过程的寿命组分:8~40 ps为核心天线中β-胡萝卜素分子通过相邻β-胡萝卜素分子或中间叶绿素a向叶绿素a分子传递能量的时间;85~152 ps为核心天线色素分子激发能传递时间;201~925 ps反映部分电荷重组过程;1.03l~1.2l ns为参与能量传递的色素分子从激发态衰退回到基态的时间;6.17~18.13 ns的长寿命时间组分归因于P680+Pheo-的重组过程.将荧光发射谱进行高斯解析,发现在核心复合物中还至少存在Chla 685 683、Chla 682 680、Chla679 673,677三种特征叶绿素a分子.  相似文献   
117.
四川几种攀蜥的行为和繁殖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 7~ 2 0 0 3年通过野外采集或室内饲养 ,对四川西部的几种攀蜥的栖息环境、活动规律、变色现象、摄食和繁殖等进行了观察。发现汶川攀蜥卵在孵化过程中有逐渐长大、增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8.
目的:从信号转导这一层次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的机制.方法: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用膜结合法和免疫组化分别测定了大肠癌组织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的含量以及NF-κB的表达.结果:双歧杆菌预防组大肠癌组织PTK的活性以及NF-κB的阳性细胞密度均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P<0.01).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体内预防大肠癌生长的途径之一为降低其PTK的活性,同进抑制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119.
迄今 ,尚未建立稳定的颗粒体离体复制系统 ,颗粒体病毒在离体复制中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就颗粒体病毒离体复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主要包括影响颗粒体病毒离体复制的细胞类型 ,培养温度以及颗粒体病毒离体复制的作用机理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0.
闽北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闽北地区的民间访谈和集市药摊调查,从闽北地区已记录的245种蕨类植物中总结、整理出主要药用蕨类植物74种,分属30科,45属.本文主要介绍38种药用蕨类的分布、生活型、药用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