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近年来大肠中分化腺癌检出比例有所增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中分化腺癌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过去30年1073例大肠癌的病理分型,比较其中328例高、中分化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激光细胞学扫描技术,双荧光高分辨率微卫星不稳定性技术评价129例大肠癌遗传不稳定性特点,TP53、KRAS基因突变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由1979年始每10年为1组,至2008年计3组。中分化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37%、38%及55%。其中的328例大肠癌高、中分化腺癌病理学研究表明,中分化者较高分化者病期晚、浸润深、淋巴结转移率高、静脉侵袭阳性率高。对74例高分化腺癌与55例中分化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高、中分化腺癌的DNA倍体与微卫星不稳定性情况无显著性差异,TP53与KRAS基因突变频率也无显著差异。但TP53的移码突变仅在高分化腺癌中检出(4例,P<0.05)。KRAS的颠换突变在高分化癌中检出5例(23%),在中分化癌中检出12例(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中分化腺癌在临床病理学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大肠中分化腺癌较高分化腺癌生物学行为差,发现时病期较晚,治疗随访中需要引起足...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Waters Symmitry C18(5 μm,250 mmm×4.6 mm)色谱柱上以甲醇: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40:60,v:v)为流动相同时测定车前子中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的含量,流动相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毛蕊花苷线性范围为0.2~2.0 μ,r=0.9982.异毛蕊花苷线性范围为0.2~2.0 μ,r=0.9957.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0%,101.18%.测得大粒车前子中毛蕊花苷含量为8.65 mg/g,异毛蕊花苷含量为1.36 mg/g.此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车前子中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现代罗布人线粒体DNA 9bp序列缺失频率与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方法:分别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法和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对不同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在48名无关现代罗布人群个体中,线粒体DNA9bp序列缺失频率为8.3%,在34名无关现代罗布人群男性个体中DYS287全部显示为YAP-.结论:获得现代罗布人线粒体DNA 9bp序列缺失频率与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数据,为该群体遗传关系的分析、法医学鉴定及该群体的起源提供了一定的遗传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14.
为了阐明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心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特征及血供情况,为心脏生物学及动物学研究提供结构基础资料,利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金钱豹与猪獾心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结果表明,金钱豹和猪獾的心均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金钱豹左冠状动脉分为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左室上支、左室中支和左室下支.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右室前支、右室后下支和右室后上支.猪獾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室间隔支和左室前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和左室后支.其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右室前支、右缘支和右室后支.金钱豹和猪獾心的室间隔均由发自左冠状动脉的独立的室间隔支营养,二者左右冠状动脉在膈壁的分布属于均衡型.  相似文献   
115.
茶多糖TGC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均一茶多糖TGC的单糖组成, 并与NMR, 圆二色谱、紫外扫描等其他分析方法结合, 对茶多糖TGC的一级结构及其在溶液中的构象加以探讨. 结果表明: 茶多糖TGC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6种单糖组成, 它在水溶液中应以有序的螺旋构象存在, 其一级结构为: 主链的骨架结构由鼠李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 这3种单糖都有可能连接支链, 不接支链时其连接方式为β1→3, 支链主要由阿拉伯糖构成, 其连接方式可为β1→2, β1→3, β2→3三种, 木糖以β1→存在于主链和支链的末端.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时间规律性,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启动保护性机制与损伤性机制的时间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活化组、抑制组.通过光学显微镜及免疫荧光化学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各组细胞间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及NGF mRNA、IL-6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不同时间点(6h,24h,48h,72h)NGF、IL-6的含量.结果:活化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胞体变大,GFAP荧光增强;RT-PCR示GFAP mRNA、NGF mRNA、IL-6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ELISA法检测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NGF分泌量在活化后24小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化后48小时IL-6的含量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应用抑制剂Genistein干预后,与活化组相比,抑制组细胞胞体变小,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被抑制,GFAP mRNA表达下降,NGF mRNA、IL-6 mMRA表达亦下降,与活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NGF、IL-6表达均上调,但NGF表达时间早于IL-6表达时间,表明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早期,可能其神经保护作用占主导,而后期其神经毒性作用逐渐明显;Genistein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使NGF、IL-6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17.
以中国树鼩和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用电凝破坏大脑皮质,用Longa、Berderson评分法和游泳的方法进行行为学评定,观察破坏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和感觉的影响.结果发现,破坏大脑双侧皮质,动物的躯体运动和感觉均未出现瘫痪和障碍,饮食、活动正常.Longa、Berderson评分法检测,各例动物行为学检测评分均为0分.大鼠游泳耐力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破坏大脑皮质组沉入水下前游泳时间分别为:36.2±0.6min、34.4±0.2 min;沉下次数分别为:13.1±0.3次、11.7±0.4次;游泳总时间分别为:78.1±2.6 min、76.3±1.4 min.以上3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结果表明,破坏双侧大脑皮质后,动物的躯体运动和感觉均正常.提示,大脑皮质并非是直接控制躯体运动和接受感觉刺激的最高级中枢.  相似文献   
118.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生进入医学大门首次接触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主要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关系。属形态学科;而形态描述最有效,最直接,最容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就是绘图。通过绘图的方式不仅可以巩固理论所学知识,更能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绘图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19.
芦笋笋基、芦笋老茎、芦笋叶为芦笋植株欠开发部位,对这些部位氨基酸组成,C、N、H元素、矿质元素和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笋的三种欠开发部位均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02%、6.49%和14.00%,必需氨基酸含量占18种氨基酸含量比例分别为27.56%、29.74%及35.36%;C含量分别为38.31%、42.19%和43.64%,N含量分别为3.83%、1.27%和2.76%,H含量分别为4.32%、4.56%和4.64%;芦笋叶的矿质元素含量最丰富,尤其是有机元素Se含量达到0.60 mg/kg,而芦笋笋基Fe、Zn和Cu含量为三者最高;总皂苷含量分别为3.34%、3.51%和6.95%,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17%、0.33%和0.77%,总多糖含量分别为4.36%、2.03%和3.44%。经分析表明,芦笋笋基、老茎和叶中营养、功能成分含量丰富,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开发价值,为充分利用芦笋废弃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