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0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金属叶绿素a配位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丙酮溶液中合成得到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和铜-叶绿素a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Fourier红外光谱(FT-IR)和EXAFS结构.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和铜-叶绿素a的UV-Vis谱、FT-IR谱与叶绿素a(含镁)的光谱性质相似,但与脱镁叶绿素a的光谱性质差异很大.证明了La3+、Sm3+、Cu2+已配位到脱镁叶绿素的卟啉环上,形成了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和铜-叶绿素a复合物.通过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研究表明:合成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具有双层夹心结构.La(Ⅲ)、Sm(Ⅲ)夹于两个卟啉环之间, 与上下卟啉环上共八个N原子配位, La-N平均键长0.261 nm,Sm-N平均键长0.243 nm, 而铜-叶绿素a的EXAFS表明为一单层结构,Cu(Ⅱ)与卟啉环中的四个N原子配位,Cu-N平均键长0.197 nm.元素分析也证明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为双层结构,铜-叶绿素a为单层结构.  相似文献   
82.
空气成年人每次吸气约半升,按每分钟呼吸18次计算,一昼夜通过肺的空气约一万三千升之多,重约14公斤。成人每天需氧0. 75公斤,排出二氧化碳约0. 9公斤,人脑重量只占体重2%,但需氧量却占全身需氧量的20%-25%。水成年人体重64%是水,日平均大约需水6斤左右。每天排出水分约占体重的5%左右,其排出途径通过:尿3斤左右;汗1斤;呼出1斤;粪0. 3斤。人体若失水占体重之6-7%,即会发烧,如失水12%以上,就能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83.
刈割加淹水对互花米草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探索环保、经济、有效地防治互花米草的技术对保护我国海滩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人工气候室(20~25℃)的盆栽实验,研究刈割与淹水对互花米草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持续4个月,对互花米草地上部分进行了2次刈割,首次刈割是在互花米草生长季结束时,3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刈割。首次刈割后持续淹水至实验结束,淹水处理设计0、5、10、20 cm四个淹水深度。首次刈割后各淹水处理互花米草根茎上迅速萌发克隆苗,种子的萌发比克隆苗晚约3个月。不同淹水深度对克隆苗的萌发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克隆苗株数、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均随淹水深度增加而减少。第二次刈割后各淹水处理均没有再萌发克隆苗,但有少量种子实生苗,其中20 cm水深处理的实生苗数量最少。刈割加淹水可以很好地抑制互花米草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据此建议互花米草防治方案为:在春季萌芽前,修筑堤坝,保持淹水20 cm,在营养生长期后期贴地刈割互花米草,继续淹水,第二年重复同样的刈割和淹水。为防止二次入侵,需要在邻近的互花米草分布区同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是一种常用的增塑剂,在环境中广泛存在.DBP可以经口、呼吸吸入、皮肤接触、医疗暴露等途径进入人体.已报道DBP具有多种生物毒性,包括遗传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等.本研究以大鼠(Rattus norvegicus)和小鼠(Mus musculus)胸主动脉以及牛(Bovine)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揭示增塑剂DBP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DBP(0,5,25μmol/L)对大鼠和小鼠胸主动脉进行体外孵育,采用血管张力仪检测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分别采用一氧化氮(NO)探针和活性氧簇(ROS)探针,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内NO和ROS含量.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DBP对血管内皮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DBP浓度依赖性损伤大鼠和小鼠血管舒张功能;在培养的内皮细胞中,DBP减少了NO的释放,增加了ROS的含量;DBP能够激活内皮细胞NLRP3炎症小体,且ROS清除剂二联苯碘能够抑制DBP引起的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改善DBP引起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上述结果提示,增塑剂DBP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可能与ROS引起的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以及NO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血流剪切力对支架内新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在6只新西兰白兔右髂动脉植入金属裸支架,术后高脂喂养8周。将支架按长度均等分为近中远3段,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各支架段血管的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根据Poiseuille定律计算出术后即刻及术后8周时各支架段的平均血流剪切力。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术后8周支架内新生内膜的生长情况及特性。结果:成功建立支架内斑块动物模型。术后即刻近中远支架段的血流剪切力分别为4.25±0.92,2.49±1.07,1.67±0.49Pa(P0.05);术后8周近中远支架段血流剪切力分别为20.40±6.07,11.09±1.74,7.97±0.26Pa(P0.05),均较术后即刻明显升高(P0.001);术后8周近中远支架段的内膜异质性发生率分别为86.67%,53.33%,41.12%(P0.05);术后8周近中远支架段OCT检测的富含脂质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3.3%,20%,0%(P0.05)。结论:支架内新生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可能与较高的血流剪切力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在小胶质细胞与H37Ra结核菌株共培养模型中,探讨NLRP3-Caspase-1通路是否参与到小胶质细胞的损伤过程中,并观察钾离子对该过程的影响。方法:将H37Ra菌株与大鼠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以模拟结核杆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造成的损伤,并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ELISA,MTT等相关方法评估该过程中Caspase-1,NLRP3,IL-1β,IL-18等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分泌的变化规律;随后给予细胞外高钾干预,观察其对该模型中NLRP3-Caspase-1相关通路的影响。结果:通过小胶质细胞与H37Ra共培养:(1)小胶质细胞中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等的转录,表达及活化较前明显增加;(2)在应用细胞外高钾干预后,小胶质细胞中活性Caspase-1明显减少,同时其下游的活性IL-1β、IL-18产生及分泌也明显减少。结论:小胶质细胞与H37Ra共培养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被激活,而通过细胞外高钾的干预能够抑制该过程中Caspase-1的活化,以及下游的IL-1β、IL-18的产生及分泌。  相似文献   
87.
幼鳖胃肠胰组织中主要消化酶活性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分析了中华鳖幼鳖胃肠胰组织中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最适pH,最适度物浓度及Nacl对淀粉酶的知效应,在测定的最适条件下比较了三种酶在胃肠胰不同部位组织中酶活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88.
长薄鳅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9年5月,作者首次通过人工繁殖获得长薄鳅的受精卵,并对其胚胎发育特征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卵膜无粘性,吸水后卵周间隙明显膨胀扩大,卵膜径3.67-4.00 mm,平均3.79mm,属漂流性卵。胚胎发育可分为26个时期,初孵仔鱼长5.0mm左右,通体透明无色素。  相似文献   
89.
90.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利用ImageJ软件测量,观察并获取了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雌雄成虫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长度、数量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均发现有感器类型5型17亚型,即刺形感器8亚型、锥形感器5亚型、毛形感器2亚型、耳形感器以及B9hm氏鬃毛各1亚型。雌雄成虫口器均分布有感器类型6型10亚型,即刺形感器2亚型、锥形感器4亚型、毛形感器、钟形感器、板形感器以及B9hm氏鬃毛各1亚型。雌雄成虫跗节表面均有感器类型3型6亚型,即刺形感器3亚型、锥形感器2亚型以及毛形感器1亚型,且雌雄虫间各部位感器无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