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6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拟单性木兰属(木兰科)植物的分类学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标本研究和野外调查,对木兰科(Magnoliaceae)的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 Hu &; Cheng)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回顾了此属的分类学简史,阐述了保留拟单性木兰属的理由,将Magnolia Linn. subgenus Gynopodium Figlar &; Noot. section Gynopodium 作为拟单性木兰属的新异名,将Magnolia yunnanensis (Hu) Noot. 和M. nitida W. W. Smith var. robusta B. L. Chen &; Noot.作为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的新异名,将Magnolia omeiensis (Cheng) Dandy、M. lotungensis Chun &; C. H. Tsoong、M. nitida W. W. Smith var. lotungensis (Chun &; C. H. Tsoong) B. L. Chen &; Noot. 和Parakmeria lotungensis (Chun &; C. H. Tsoong) Law作为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 Cheng)的新异名,确认拟单性木兰属含4种植物,列出了分种检索表,描述了各种的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72.
为了评价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用24对SSR引物对5个保护居群(江西东乡庵家山JXD、湖南茶陵HNC、湖南江永HNJ、广东高州大岭GDD、海南儋州HND)和3个未保护居群(广西武宣GXW、广西来宾GXL、广东高州朋山GDP),共计356个单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4个位点均表现为多态,其中18个位点表现杂合子不足,RM339位点观察杂合度最高,RM336位点预期杂合度最高。SSR分析结果表明,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都较高,其中5个保护居群的Ae变幅为1.780(JXD)~2.504(HNJ),肌变幅为0.397(JXD)~0.555(HNJ);3个未保护居群Ae变幅为2、153(GDP)~3.226(GXL).He变幅为0.492(GDP)~0.640(GXL)。5个保护居群与3个未保护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0.6585)。这说明虽然有些居群得到了保护,但未保护居群的保护、收集价值仍然很大。居群间遗传分化明显(Fst=0.399),居群间遗传距离最小的HNJ居群与GXL居群的相似系数也只有0.43。F一统计显示所用居群都偏离了Hardy—Weinbery平衡(Fis=0.147),其中GDD、GDP、HND居群Fis〈0,表现为杂合子过剩;居群JXD的Fis为0.109,表现轻微的杂合子缺乏;HNC、HNJ、GXW、GXL的F括〉0,Fis值变幅为0.315(GXW)~0.473(HNJ),说明这4个居群中杂合子不足,可能与这些居群自交比例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3.
茶果(林)复合园的光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茶果(林)复合园上层林冠透光率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高2~15%,春季可高出30%左右,透光率维持大于55%水平对茶叶产量影响不显著.林冠下的散射量12~14时已超过2.9J·cm-2·min-1的茶树光饱和点水平落叶树下散射光量占总辐射量春季达65~80%,夏、秋季45~60%茶树树冠面反射光量占总辐射量比例小,晴天约为5~8%,年变辐为5~10%,日变幅以10~15时最高,夏、秋季高达0.2~0.4J·cm-2·min-1茶树树冠透射光量在500~2000lX,日变化以16~17时透射率最高约15~20%,茶树吸收光占总量80~85%  相似文献   
174.
鄱阳湖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沿地下水位梯度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帅  于秀波  张全军  李雅  刘宇  段后浪 《生态学报》2018,38(11):3825-3837
为了揭示地下水位梯度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鄱阳湖典型碟形湖泊白沙湖洲滩湿地设置了200m×300m大样地,沿地下水位梯度划分4个样带(从湖岸到湖心依次为GT-A,GT-B,GT-C,GT-D),采集了不同梯度带的土壤样品,利用磷脂脂肪酸法分析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抬升,土壤pH和沙粒含量升高,而有机碳、容重、粘粒和粉粒含量降低。与地下水位最低的梯度(GT-A)相比,地下水位在地表上下波动(GT-D)时,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其分配比例分别增加了2.82、4.30、5.77和7.15倍;土壤微生物总量、细菌生物量、放线菌生物量、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革兰氏阴性细菌生物量分别增长了106.8%、117.2%、74.9%,107.9%和207.2%。洲滩地下水位梯度的升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环境压力,进而降低了其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土壤pH、含水量、沙粒含量以及碳氮比呈显著相关关系,而土壤微生物商则主要受pH和土壤质地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地下水位梯度所引起的土壤微环境变化对微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周转和群落结构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5.
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肠胃炎的最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已建立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有电镜检测、酶免疫法、反转录PCR法、实时定量PCR法。实时定量PCR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以分型、定量准确等优势。本文就实时定量(Real-time)PCR技术应用于A组RV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76.
段后浪  于秀波 《生态学报》2023,43(20):8663-8670
黄河流域为迁徙水鸟提供重要的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然而,黄河流域正面临着农业开垦、城市化、水资源分布不均等一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威胁迁徙水鸟种群及其栖息地稳定性。因此,识别黄河流域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分布区域,分析当前的保护现状对于开展水鸟及栖息地保护至关重要。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搜集整合来自国内外观鸟网站(eBird、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库(GBIF)和中国观鸟记录中心(BirdReport))、文献和水鸟调查报告中的水鸟调查数据,沿用三个国际上通用的水鸟重要栖息地识别标准,确定了黄河流域水鸟保护优先区。在此基础上,使用水鸟栖息地重要性指数确定水鸟保护优先区保护优先等级,结合国家自然保护地名录,分析水鸟保护优先区保护空缺状况。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共有47个水鸟保护优先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中游和下游,其中河南省和山东省水鸟保护优先区较多。满足水鸟保护优先区识别标准的水鸟共14种,其中,极危物种有2个,濒危物种有1个,易危物种有5个。水鸟保护优先区保护优先等级处于I、II和III类的分别有2个、8个和37个。有20个水鸟保护优先区处于保护空缺状态,占总数的42.55%,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和下游,其中,水鸟保护优先等级处于I类或II类的地块有3个,建议将这些保护空缺地以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或国家公园形式纳入湿地保护地体系,并加强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77.
非人灵长类携带的病毒种类繁多,其中部分对人具有致病性。为深入了解我国野生猕猴携带病毒的状况,本研究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从广西采集的280份猕猴粪便标本进行了病毒宏基因组学的分析。高通量测序共获得了233 726 79条读长(Reads),其中4641条序列与病毒相关,进一步注释到27个病毒科(包含细小病毒科中的细小病毒亚科和浓核病毒亚科),包括其中5种脊椎动物病毒(占78.2%)、6种昆虫病毒(占5.5%)、11种植物病毒(占10.4%)、其他的病毒(占9.8%);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被注释为萨佩罗病毒、肠道病毒、细小病毒、腺相关病毒等序列与已知病毒相似,部分序列呈现明显的差异;应用PCR扩增进一步证实了病毒序列的真实存在。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广西地区猕猴粪便中病毒的病毒谱,为深入分析和研究其中有潜在公共卫生意义的病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8.
基于质谱的非标记定量方法能够对复杂蛋白质组进行规模化分析,同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和解释蛋白质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更有意义.这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兼容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的方法.针对这一需求,本文首先借鉴了NSAF(normalized spectral abundance factor)算法采用肽段计数对蛋白质组数据进行定量,进一步结合共享肽对该方法进行优化.以此为基础,通过g:Profiler获取海量蛋白质组的功能注释信息,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了对蛋白质组数据的功能性分析.本文选择来自人心脏、小鼠心脏、小鼠肝脏的三组线粒体蛋白质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按照功能性分析将三组数据划分为若干功能组或信号通路,并进行相关性、功能聚类以及电子传递链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共享肽的优化算法克服了对低丰度蛋白质的错误估计,提高了非标记定量的准确性.同时,结合生物医学知识的分析方法解释了蛋白质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为差异比较蛋白质组学、疾病蛋白质组学以及功能蛋白质组学等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9.
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资源昆虫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6个种群共102个个体的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探讨角倍蚜主要分布区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及其变异程度, 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该经济昆虫提供分子方面的证据。结果表明: 经过摸索实验筛选出的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扩增条带126条, 多态性条带比例为100%, 种群多态性位点比例介于23.81%~66.67%之间;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介于0.0942~0.1980之间; Shannon's多样性数介于0.1381~0.3027之间; AMOVA分析显示57.99%的变异来源于种群内, 42.41%的变异来源于种群间(P<0.01); 总群体的Fst值为0.4242; NJ聚类树显示角倍蚜6个种群共形成两个大的聚类簇, 阳雀、丹寨和汉中种群聚为一支, 安县、竹山和龙胜3个种群聚为另一支。总体上, 角倍蚜种内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大,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80.
目的通过对老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TC)皮肤症状的观察和鉴定,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研究皮肤型狼疮的小鼠模型。方法观察TC小鼠出现皮肤症状的年龄,对比同龄小鼠与C57BL/6小鼠的皮肤症状,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及抗ANA抗体,HE染色检测小鼠皮肤病理学症状。结果 2/3的TC小鼠出现毛发脱失、皮肤溃烂等症状,其病变最早发生于40周龄,皮肤病变的狼疮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和抗ANA抗体滴度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狼疮小鼠角质层缺失,上皮层连续性中断,真皮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狼疮小鼠在40周后会出现皮肤病变,显示该小鼠可作为一种研究慢性皮肤型狼疮的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