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利用遥感反演县域耕地地力状况,快速、准确、高效地实现耕地定级,是区域耕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客观需求.本研究以东平县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TM卫星影像和耕地地力评价资料,构建以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特征参量的水分植被地力指数(MVFI),进而优选得到最佳反演模型,并在县域空间上进行...  相似文献   
92.
<正>最近已报道了百日咳毒素基因的整个序列及氨基末端序列,一级结构的明确使合或携带自然毒素抗原决定簇的肽链成为可能。短肽的抗体与天然蛋白常常结合得很好,因为这种蛋白提供的短肽序列是暴露在分子表面的。百日咳毒素由5个不同的亚单位组成,S_1—S_5。我们和其它学者已经发现,具有酶活性的亚单位S_1是免疫显性的。本研究用接种过全细胞百日咳菌苗或只含百日咳毒素菌苗的人和动物血清,对包含S_1亚单位抗原决定簇的5种多肽序列的鉴定及合成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3.
南方锈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13-2015年在广西南宁和北京昌平对903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南方锈病的初步鉴定与评价,并利用SSR标记对筛选出的部分抗性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03份种质中,8份自交系在广西南宁和北京昌平均对南方锈病表现高抗(HR),占总鉴定种质的0.9%;29份材料表现为抗病(R),占比3.2%,包括27份自交系和2份农家种;中抗种质(MR)100份,占比11.1%;感病(S)和高感(HS)种质分别为181和585份,占鉴定材料的20.0%和64.8%。由此可见,玉米资源中高抗南方锈病的种质较为匮乏,在不同地点均表现高抗的材料是难得的抗源。不同地理来源的玉米种质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抗性资源较为丰富的是源自内蒙古和山西的种质。42对多态性SSR引物在50份抗锈病材料中,共扩增出141个条带,多态性条带13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8.58%。平均等位基因数(Na)1.9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9,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0.3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78,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0.51;通过UPGMA聚类分析,50份抗病材料被划分为2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又可划分为5个亚类,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抗病育种中抗源的选择和利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4.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湖北株E7基因的克隆和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HPV16湖北株完整的E7基因克隆到含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载体pWR5901上,经限制性酶切分析获得重组质粒pWHBE7。pWHBE7转化大肠杆菌后表达产生分子量为70kD的融合蛋白lacE7,该蛋白在免疫印迹实验中可被标准E7单抗识别。经IPTG诱导后,E7融合蛋白产量可达细菌总蛋白含量的30%以上。利用lacE7蛋白在细菌胞浆中形成包含体的性质,简便地提取并纯化了该蛋白质。结果为从免疫学角度探讨HPV16与宫颈癌的关系以及HPV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5.
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的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文雄  赵珍  俎佳星  陈京华  王洁  丁丹 《生态学报》2016,36(23):7826-7840
基于1982—2006年GIMMS NDVI和2000—2014年MODIS NDVI遥感数据,利用double logistic拟合方法提取了1982—2014年祁连山区不同植被的生长季始期、生长季末期和生长季长度3个重要的物候参数,分析了不同植被物候期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异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祁连山区不同植被的生长季始期和生长季末期随年际变化表现出波动提前或推迟,其中沼泽植被的变化波动最大;草甸植被、灌丛植被、阔叶林植被和栽培植被生长季长度出现延长趋势;(2)祁连山区植被生长季始期集中在5月初,其中阔叶林植被生长季开始最早,荒漠植被生长季开始最晚,植被生长季末期集中在9月,栽培植被生长季结束较早,荒漠植被、沼泽植被生长季结束较晚,植被生长季长度集中在110—140 d,其中阔叶林植被、针叶林植被生长季长度较长,而荒漠植被、高山植被生长季长度较短;(3)祁连山植被物候期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表明植被生长季始期、生长季末期主要表现为提前不明显和推迟不明显,生长季长度主要表现为缩短不明显和延长不明显;(4)物候要素与气候要素相关性表明前期温度的积累有利于植被的开始生长,但当年3月的降水量对植被生长季始期同样有重要作用,不同植被生长季末期与8月、9月温度相关性较大,而与10月、11月降水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96.
降水变化是造成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生长年际变异的重要因素,降水量、分配方式及发生时间是降水变化的重要特征.利用2000—2015年青藏高原及附近区域145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以年降水量表征降水整体状况,以改进的降水集度(PCI)表征年内降水的分配状况,以定义的降水重心(PC)表征降水的集中时期,分析青藏高原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以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大值(NDVImax)表征植被生长状况,探讨了青藏高原草地对降水年际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和PCI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PC在西藏南部形成中心.青藏高原灌丛草地NDVImax年际变化对PCI变化响应敏感,降水越均匀越有利于NDVImax的增加,但受到降水量的限制;高寒草甸对降水特征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草原植被NDVImax的年际变化同时受PCI和PC的控制;高寒荒漠植被NDVImax的年际变化主要受降水量的控制.在研究降水变化对青藏高原不同类型植被的影响时,除降水量之外,还需进一步考虑降水的分配格局等特征.  相似文献   
97.
当前,克隆化探针(由病毒核酸片段和细菌质粒一载体组成)在临床样品的实验诊断和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它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并有助于检测那些难于或不能培养的病毒。但是克隆化探针中载体与临床样品的同源性问题应引起重视。我们用常见的克隆载体pBR322作探针,用核酸点杂交和Southern吸印方法,检测了来自173人的213例样品。结果表明,在常用的临床样品:人宫颈脱落细胞、宫颈活检组织、血液中都含有pBR322 DNA的同源序列,这就意味着如果用克隆化探针检测这些临床样品时,可能出现样品与载体发生非特异性反应,而不是与病毒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反应。实验还表明,经一次电泳纯化的病毒基因片段与pBR322探针杂交,阳性信号明显减弱,但没有完全消失,说明仍有少量pBR322污染。因此,在运用克隆化探针检测临床各类样品时,各系统要按常规设载体探针对照,或者用多次纯化的分离病毒基因片段作探针,以排除载体与临床样品的同源性问题。  相似文献   
98.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Zhang et al.)幼虫是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本文首次对其幼虫毛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蒲氏钩蝠蛾幼虫头壳刚毛数量、相对位置与多数蝠蛾昆虫一致,但比拉脊钩蝠蛾少了2对刚毛;蒲氏钩蝠蛾幼虫前胸节也比拉脊钩蝠蛾少1对微腹毛;第2、第3胸节毛序相似,均缺失前背毛而多了微背毛、微亚背毛;除第9、第10节外,所有腹节的背毛、侧毛、亚背毛排列是一致的,但是在有足腹节中,亚腹毛为3对,其它腹节亚腹毛仅有2对;除第1和第2腹节具2对微腹毛外,其它腹节微腹毛仅1对,这些微腹毛在排列、长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
DNA改组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NA改组技术是目前蛋白质、酶和单克隆抗体等体外定向进化的高效方法。综述了DNA改组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在提高酶活性、蛋白质产量和改善蛋白质 (酶 )的性能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一种简单高效的食用真菌总RNA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凯松  薛久刚  常宁  陈畅  张晗星  张长铠 《遗传》2003,25(6):703-704
以金针菇为材料,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富含RNase、多酚、多糖和糖蛋白的食用真菌RNA的提取方法,此方法在高浓度变性剂存在的条件下2次用苯酚-氯仿-异戊醇进行抽提去除DNA、蛋白质,并用异丙醇和乙酸钠选择性沉淀RNA、去除多糖,得到完整、均一的RNA样品。 Abstract:With Flammulina velutipes material,an improved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extracting total RNA from domestic fungus that are rich in RNase,polyphenols,polymeric carbohydrates and proteoglycans..Phenol-chloroform-isoamyl alcohol were used twice to clear DNA and protein under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denaturing solution and isopentanol,sodium acetate were used to precipitate RNA selectively.Pure and intact RNA can be effectively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