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栽培牡丹的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简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栽培牡丹种子萌发生根前约有2个月的后熟期,去除种皮及各种化学或物理处理对其打破休眠,提高萌发率无明显效果,其上胚轴休眠只有在种子胚根长足3cm时,用10mg/GA3处理1d或在5℃条件下处理1 ̄2周才可以打破,否则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22.
新生儿医院感染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生儿医院感染肺炎为重点进行临床分析及讨论。1993年10月~1995年4月,共收集医院感染肺炎49例,占同期住院病人2.78%。其中足月儿37例,早产儿12例。平均住院均在两周以上,诊断院内感染者均从事痰培养、病房空气及医护人员手培养,并进行病毒检测。痰培养结果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条件致病菌为球菌与杆菌并存。空气培养在重病监护室有条件致病菌生长同时,还有大肠杆菌生长。医护人员洗手前培养以大肠杆菌多见,而G+球菌洗手前、后比较无差异。病毒检测多见合胞病毒,其次为流感及腺病毒。而腺病毒阳性者病情重,并均伴Ⅱ型呼衰。本文对医院感染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黄芩苷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XTT法评价黄芩苷对阪崎克罗诺杆菌起始粘附性及生物膜内细菌细胞活性的影响,并且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了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glp Q、nlp D、gsi B、deo B、lux S、sdi A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芩苷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型。黄芩苷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MIC80值为1 024 mg/L,该浓度的黄芩苷对阪崎克罗诺杆菌BAA-894和IQCC10423菌株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83.7%和53.2%。浓度为2 048 mg/L的黄芩苷能够通过降低阪崎克罗诺杆菌的粘附性来抑制新生物膜的形成。另外,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黄芩苷可能通过下调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结论】黄芩苷有可能被作为抗菌剂以预防和灭活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  相似文献   
24.
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标准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很少有涉及海岛旅游生态补偿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不利于对海岛旅游地的保护和恢复政策的制定。以生态补偿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种由界定空间尺度、建立狭义生态补偿标准与广义生态补偿标准物质量核算体系、构建狭义生态补偿标准与广义生态补偿标准物质量评价模型和价值量评价模型、设计狭义生态补偿标准与广义生态补偿标准分摊方案等组成的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的方法体系;并进行了舟山市普陀区案例应用。结果表明:(1)2008年,舟山市普陀区旅游目的地的狭义生态补偿标准为687.2552×104元,广义生态补偿标准为6656.5528×104元;分摊次序Ⅱ阶段的生态补偿标准为687.2552×104元,分摊次序Ⅱ—Ⅲ阶段的生态补偿标准为5794.5577×104元,分摊次序Ⅱ—Ⅳ阶段的生态补偿标准为6656.5528×104元。(2)来自于舟山市、沪宁杭(除舟山市)、国内(除沪宁杭)和国际(含港澳台)的游客,分摊次序Ⅱ阶段均需实际承担1.90元/人次的生态补偿标准额度,分摊次序Ⅱ—Ⅲ阶段分别需实际承担1.90、3.94、29.96和207.57元/人次的生态补偿标准额度,分摊次序Ⅱ—Ⅳ阶段分别需实际承担3.29、5.33、31.35和208.96元/人次的生态补偿标准额度。  相似文献   
25.
本文提出较为简单的双部位吸收模型,不仅导出了单剂量药动学方程,而且导出了多次给药下的稳态药动学方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临床适用的菌群培养方法,用于检测分析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优势菌群,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采集32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在不同气体环境中用非选择性、半定量方法做细菌培养,比较培养结果,分析患者阴道优势菌群。结果在厌氧环境中培养时菌落数量最多,检出的优势菌共15种,每份标本的优势细菌种类多数为2种(20/32),少数为3种(3/32);而在微需氧及需氧环境中检出的主要菌分别为8种及5种。结论非选择性半定量、厌氧培养的方法可有效、简便地了解BV阴道优势菌群的构成,可用于临床对BV菌群的检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7.
朊病毒病,即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TSEs),是一类传染性、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中,细胞正常朊蛋白PrP。转化为异常构象的PrP是至关重要的,但是PrP‘的正常生理功能仍不清楚。国外学者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发现了-个新的朊蛋白相关蛋白-shadoo(Sho)。Sho与PrP。在氨基酸序列和细胞定位的相似性及主要在脑组织表达,使它成为-个非常值得研究的PrP相关蛋白。对Sho可能存在的与PrP。重叠的功能甚至直接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将对今后揭示PrPc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揭示Pfion病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类多样性现状,探讨保护区蛇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对策。方法采用访问调查和野外样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保护区现已纪录蛇类有5科45种,占中国已纪录蛇类物种数的22.0%,占广东省已纪录蛇类物种数的46.4%,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82.2%。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蚺双带亚种(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以及舟山眼镜蛇(Najaatra)、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灰鼠蛇(Ptyas korros)和滑鼠蛇(Ptyas mucosus)等15种重要经济蛇类。结论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类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但长期过度猎捕和栖息地遭破坏导致保护区一些蛇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需加强保护。本文针对保护区蛇类保护问题提出5点建议。  相似文献   
29.
选用冷敏感的大豆[Gzycine max(L.)Merr.]品种“中黄22”为试材,运用薄层层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渗控增强大豆种子活力过程中膜类脂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揭示生物膜类脂在抗吸胀冷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用33%(W/V)的PEG6000处理种子,随着渗控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干重都逐渐增加,在渗控72h时,大豆种子中不饱和磷脂如PC、PE的比例增加,各极性脂的脂肪酸组成也发生了变化,PC、PE和PI中饱和脂肪酸16:0的含量显著下降,而不饱和脂肪酸18:2明显上升,使它们的不饱和指数大大提高,并与渗控时间呈正相关。由以上结果可证明,经PEG渗控处理后,提高了冷敏感大豆膜的流动性,为防止吸胀冷害,保持膜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膜正常的代谢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0.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342,自引:8,他引:334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的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新近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以中国和部分省(区市)1999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和部分省(区市)1999年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1999年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326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81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45hm^2;分省的计算结果也表明大部分省(区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的存在表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同时,将生态足迹计算中得到的不同土地类型面积作为测算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的指标,测算了中国及部分省(区市)1999年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并采用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分析了各省的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一个较好的预测产出的指标,增加多样性是增加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另外,还分析了生态足迹的多样性与资源利用效益的关系,讨论了生态足迹及其多样性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