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两相法分离种子质膜,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质膜ATP酶活力及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Lour.)Rupr.)、榆树(Ulmus pumila L.)种子经超干处理后,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条件下,与在-20℃条件下贮藏的种子比较,超干贮藏种子质膜ATP酶活力和微粘度无显著变化,过于贮藏种子的效应虽有所下降,但仍比高含水量室温贮藏的对照种子为好.此结果与超干种子具较高活力水平完全一致,说明超干贮藏种子保持了质膜的生理功能,因此提高了种子的耐藏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超干种子中还原糖/非还原糖的比值低于高含水量种子,积累的蔗糖、水苏糖含量与超干种子的耐干力有关.玉米(Zea mays L.)种子中不含水苏糖,这可能是玉米种子较其他种子耐干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2.
孑遗植物水杉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两个方面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对孑遗植物水杉 (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萌发温度对水杉种子的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有较大影响 ,在 19-2 8℃范围内 ,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活力指数、脱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和过氧化氢酶 (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均较高 ,其中在 2 4℃条件下最高 ;当温度低于 15℃或者高于 32℃时 ,种子活力很低 ;10℃条件下种子几乎不萌发。可以认为 ,水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 19- 2 8℃ ,最适温度为 2 4℃。光照萌发试验表明 ,6 5 μmol·m-2 ·s-1(12h/d)光照对水杉种子的萌发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黑暗条件更适于水杉种子的萌发。自然状态下水杉种子质量很差 ,空瘪率超过 90 % ,加之产地春季温度不适于水杉种子的萌发 ,这两者可能是限制水杉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这也许是水杉种群中缺乏幼苗和幼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3.
洋葱种子含水量与贮藏温度对其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不同含水量(MC 7.1%-1.2)的洋葱种子贮藏在35℃、室温、15℃和5℃条件下1-3年,适度超于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种子的贮藏寿命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密切相关。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35℃时MC为3.4%;室温时为3.4%-3.5%;15℃时为4.5%-5.1%。MC≤2.2%不利于延长种子寿命。在室温自然条件下贮藏1-3年,适度超干种子(MC3.4%)内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和LOX活性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种子(MC7.1%)和高度超干种子(MC1.2%),而抗氧化酶AsA-POD 、CAT和SOD的活性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种子(MC7.1%)和高度超干种子(MC1.2%)。据此认为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适度超干种子耐贮藏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4.
2007年3月~2009年7月, 对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现状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动物有1目6科21种,占广东省两栖类物种数的34.4%,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57.1%.保护区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a,以及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和棘胸蛙Paa spinosa.根据保护区两栖类的受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5.
距今200万年以前,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为富含介形类、腹足类等水生生物群的淡水-半咸水湖泊.距今约200万年以来,柴达木盆地马海-大红沟凸起的隆升,阻挡了祁连山水系进入三湖坳陷的北斜坡地区.由于该区湖水急剧咸化,多盐-高盐水介形类肥胖真星介(Eucypris inflata)从柴达木盆地西部向东南舌进200km,替代了该地区原先丰富的淡水-微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然而,肥胖真星介未能进入达布逊湖以东和三湖以南的富含淡水-半咸水介形类高分异度种群区.距今约150万年以来,湖水进一步咸化,介形类动物群无法在高度咸化的水体中生存,肥胖真星介在北斜坡地区绝迹.此时的沉积物中频繁出现石膏晶片和石膏层.论文展示了构造活动控制生物群分布的实例.柴达木盆地生物成因天然气起源于富含淡-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的湖相泥岩--烃源岩.地质勘探家的首要任务是圈定生物成因气源岩区.淡水-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分布范围的圈定对生物成因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对采集自柴达木盆地4个子午沙鼠种群的线粒体Cyt b部分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间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冷湖-苏干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d = 1.000;π = 0.00530),花土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Hd = 0.750;π = 0.00255)。分子变异分析结果显示61.68%的变异来自种群内,38.32%的变异来自种群间。其中, 冷湖-苏干湖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水平相对较低,格尔木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柴达木盆地子午沙鼠以冷湖-苏干湖为发源地沿盆地周边自西向东扩散,各种群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由于地理阻隔,格尔木种群与其他种群间基因交流较少。各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相关。青藏高原大湖期是柴达木盆地各种群之间产生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7.
最优气孔行为理论和气孔导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孔调节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与即时的气孔导度测量相比, 气孔导度斜率能有效地反映气孔导度对CO2浓度、饱和水汽压亏缺和光合作用的敏感性, 包含了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和临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综合影响, 为研究全球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关系提供了一个简明且综合的框架。气孔导度模型从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发展到机理模型, 经过很多学者的改进, 但是模型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和变化规律还不明确。鉴于气孔导度斜率方面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的不足, 为了加强对气孔导度调节规律的认识, 并减少气孔导度模拟的不确定性, 该文主要综述了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最优气孔行为理论和气孔导度模拟方面的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广泛使用的气孔导度模型及参数意义, 讨论影响气孔导度斜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气孔导度机理模型的应用, 并对最优气孔行为理论和气孔导度模拟方面的研究做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128.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长期性、稳定性的工作,只有高质量的技术养护,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9.
130.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蛋白Stat3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和运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沉淀结合免疫蛋白质印迹法 ,以及瞬时转染由Stat3特异识别DNA元件所指导的报道基因等技术 ,证明COS7细胞中存在活性Stat3蛋白的表达。Stat3cDNA和报道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共转染实验表明 ,外源的Stat3蛋白具有DNA结合活性 ,并可增强报道基因的表达。同时 ,过量表达Stat3的COS7细胞呈现显著的细胞形态变化 ,如细胞体积增大、胞体伸出突起 ,有些突起有分枝和伪足。这些结果提示 ,Stat3蛋白在细胞的粘附和迁移 ,以及细胞骨架的重建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