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36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31.
芍药属牡丹组分类补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沈保安2001年发表的6个新组合和新等级处理为异名,这些异名是Paeonia linyanshanii (S. G. Haw &; L. A. Lauener) B. A. Shen (不合法名),P. linyanshanii ssp. taibaishanica (D. Y. Hong) B. A. Shen (不合法名),P. ostii T. Hong &; J. X. Zhang ssp. lishizhenenii (lishizhenii) (B. A. Shen) B. A. Shen (=P. ostii), P. delavayi Franch. ssp. angustiloba (Rehder &; E. H. Wilson) B. A. Shen 和ssp. lutea (Delavay ex Franch.) B. A. Shen (=P. delavayi)以及P. delavayi ssp. ludlowii (Stern &; Taylor) B. A. Shen (=P. ludlowii (Stern &; Taylor) D. Y. Hong)。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构建乳腺癌体外骨转移瘤3D模型。方法:新生CD-1小鼠的颅骨单独孵育为正常组,新生CD-1小鼠的颅骨与MDA-MB-231细胞低氧共孵育四天为模型组。通过扫描电镜(SEM)鉴定骨转移瘤模型,中性红染色法鉴定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硝酸银复染法观察骨的溶解,结晶紫染色法观察骨转移瘤模型中肿瘤细胞的生长。结果:正常组骨表面光滑完整;模型组骨组织表面黏附大量肿瘤细胞,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产生严重的溶骨,表面出现骨陷窝,骨纤维发生断裂。结论:成功建立了乳腺癌骨转移瘤体外3D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体内骨转移瘤微环境。  相似文献   
133.
黄色粘球菌具有多样化的细胞行为,具备典型多细胞水平的社会性特征。其形成的生物被膜是目前认知的最为复杂的单种群细菌生物被膜之一。黄色粘球菌的社会性细胞行为主导了其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固体介质表面的细胞运动、群体细胞的捕食、亲缘细胞的识别、子实体的发育、粘孢子的分化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行为过程。文中将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4.
马尾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湖南株)基因组S7节段(AY180908)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7由1501个碱基组成,编码由448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49.8kDa的多肽P50。5’末端和3’末端具有5’-AGTAA-3’和5’-GTTAGCC-3’末端保守序列。该基因组与舞毒蛾质多角体病毒1型和家蚕质多角体病毒1型s7节段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2%和87.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和92.8%。P50多肽与人型支原体的DnaK样蛋白在C-末端有相似性。本文报道了编码P50 C259的cDNA序列的克隆并作了原核表达,当用1.0mmol/L IPTG诱导2h,分子量约为37.3kDa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大量表达。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创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传统的快速扩容措施会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炎症反应和组织细胞的凋亡坏死;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具有抗炎、促进心血管增生等多种生理保护功能,在此实验中我们探索了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出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雄性SD大鼠出血性休克模型:复制大鼠腹中正切口造成创伤模型,然后经右侧股动脉插管放血,造成失血性休克,右侧股静脉建立液体通道准备复苏,给药组大鼠经腹腔给予NaHS(28μmol/kg),经左侧股动脉插管至左心室监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取大鼠复苏后2 h静脉血,测量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各组心肌酶改变。以蛋白印记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与Caspase-8的表达变化。结果:外源性H2S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保护了创伤休克导致的心肌细胞的损伤,并上调了大鼠心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了促凋亡蛋白Bax及Caspase-8的表达。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可能通过抑制凋亡途径来保护创伤性休克导致大鼠的心肌组织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珍稀植物杨叶肖槿ISSR体系建立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珍稀植物杨叶肖槿ISSR反应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杨叶肖槿遗传多样性研究的ISSR最适反应体系,具体包括:2.0μL 10×Buffer,27.5ng的模板DNA,2.0μL的dNTP,1U的Pyrobest DNA酶,1.25μmol/L的引物;最佳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1min,49℃退火45s,72℃延伸1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4℃终止反应。应用该优化的反应体系筛选出了10条稳定性强、清晰度高而且表现出一定多态性的ISSR引物,并对杨叶肖槿进行了检测,获得了清晰稳定的扩增图谱。  相似文献   
137.
本文测定了新生儿、生育期、更年期和足月妊娠人子宫肌肉的神经节苷脂(Gg)与中性鞘糖脂(N-GSL)的含量,比较了两种鞘糖脂的HPTLC谱。新生儿期Gg的总含量(以脂结合唾液酸LBSA量表示)最高,每克湿重组织约45.2μg,足月妊娠子宫肌肉中的含量最低,为10.4μg,生育期为32.8μg、更年期为39.5μg。N—GSL的含量却以足月妊娠子宫肌肉中最多,达99.4μg。按HPTLC谱分析子宫肌肉中Gg的主要组分为GD_3和GM_3,在子宫发育成熟与妊娠时,肌肉组织中这两种组分的含量变化明显:生育期样品的GD_3由新生儿的25.4%增加到56.6%(按占LBSA总量的百分比计算),GM_3则由33.2%降至16.9%。此外,GM_1和GD_(1a)也明显减少。N—GSL在生育期CMH、CDH和CTH的含量(按占含糖基量的百分比计算)成倍增加,而含五糖基以上的组分则仅为新生儿子宫的1/5。足月妊娠与新生儿子宫肌肉的两类鞘糖脂的HPTLC谱类似,但前者GT1b占19.4%,明显高于新生儿样品(6.1%)。  相似文献   
138.
苦豆子生物碱的研究与苦豆子综合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综述槐属植物苦豆子的生物学特性,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生物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9.
翅果油树体内矿质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采用等离子光谱法和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翅果油树Elaeagnusmollis体内的15种矿质元素,即Ca、Mg、P、K.Na、Fe、Cu、Zn、Mn、Cr、Ni、Mo、Al.Sr和Ba。结果表明,在不同器官及同一器官不同部位或不同生长阶段,其矿质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差异。总体上看,该种植物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尤其以根皮、幼叶和种仁中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0.
人类口腔微生物组学研究:现状、挑战及机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患有口腔疾病,其医护费用与全球十大常见死亡病因的花费相当,而且口腔感染与早产、动脉粥样硬化、肝硬化、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全身性或慢性疾病显著相关,因此,口腔微生物组一直是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与人体其他部位比较,口腔微生物组研究具有取样快捷、宿主反应表征方便、干预手段直接有效等特点;同时,超过65%的口腔细菌类群已可培养,诸多代表性菌株的全基因组信息已破译。因此口腔微生物组在菌群内部调控网络及其与宿主互作机制、局部感染对远隔器官的影响机制、以及基于菌群的慢病早期预警等微生物组研究核心科学问题上具备作为模式研究体系与技术示范对象的重要优势。本文在分析口腔微生物组学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议尽快启动中国人口腔微生物组计划(China human oral microbiome project,CHOMP),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开拓基于口腔菌群的口腔及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个体化预防、诊断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