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21.
瓣状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是一种可以识别三碱基重叠结构(三核酸)并对其进行切割,释放出5’-flap片段的结构特异性酶,并且有着高效稳定的切割效率。基于此种特性,通过不同的信号输出方式,FEN1酶现被用于DNA、RNA、病毒等放大检测中。首先对FEN1酶的发现、性质以及作用方面做了相应介绍,然后根据所检测的靶物质不同,对FEN1酶所介导的生物传感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甲基化检测、基因型检测、RNA检测、病毒检测、肿瘤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此外,对FEN1酶与纳米材料的结合以及体内表征及治疗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传感器之间的原理、灵敏度、特异性及适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比较和优缺点的简单评价。最后,对FEN1酶所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研发更便携、更灵敏、更准确的FEN1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2.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患者放疗中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分析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00例记为观察对象,按照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分为肺炎组28例与无肺炎组72例。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放疗前后肺功能及放疗参数,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放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高于放疗前,且肺炎组放疗前、后FEV_1、FEV_1/FVC、DLCO均低于无肺炎组(均P0.05)。两组年龄、肿瘤类型、化疗史、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评分、放疗靶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炎组计划靶区(PTV)、受到一定剂量以上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数(V_(dose))、平均肺计量(MLD)、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总射野数高于无肺炎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胸部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肺癌、化疗史、ECOG评分为2分、放疗靶区以肺野为主、PTV、MLD、V_(dose)、NTCP、总射野数、FEV_1、FEV_1/FVC(均P0.05)。结论:放疗可有效改善胸部肿瘤患者的肺功能,其中肺癌、化疗史、ECOG评分为2分、放疗靶区以肺野为主以及PTV、MLD、V_(dose)、NTCP、总射野数、FEV_1、FEV_1/FVC是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23.
为了阐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粤北低山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自然林地、坡地果园、旱作梯田和稻作梯田为研究对象,探索20年生林地向梯田转变后土壤有机碳(OC)、全氮(TN)和全磷(TP)的含量、储量及化学计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转变明显改变了土壤碳、氮、磷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旱作梯田和稻作梯田OC、TN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自然林地和坡地果园呈“V”字型变化趋势,4种土地利用方式TP变化趋势不明显。土壤剖面OC含量以稻作梯田最高,均值为12.36 g·kg-1,其次为林地(10.32 g·kg-1)和旱作梯田(8.80 g·kg-1),坡地果园最低(5.96 g·kg-1);TN含量表现为稻作梯田(1.01 g·kg-1)>旱作梯田(0.78 g·kg-1)>林地(0.66 g·kg-1)>坡地果园(0.33 g·kg-1);TP含量以旱作梯田(0.71 g·kg-1)最高,坡地果园(0.22 g·kg-1)最低。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N为8.87~22.94,以坡地果园土壤最高;C∶P为8.73~81.74,N∶P为0.77~5.13,均以林地土壤最高。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深度及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而土壤容重、pH值和黏粒含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粤北低山林地的土地利用和梯田生态系统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4.
目的:对现有的经腹部切口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进行改良,探索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新方法。方法:实验组大鼠16例,经背部切口进入腹膜后间隙,游离钳夹双侧肾动脉45min后开放血流,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伪手术组8例,不夹闭肾动脉,余步骤与实验组相同;对照组8例无处理。术后通过建模成功率、组织病理检查、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及氧化应激水平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15只成功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1天病理检查显示实验组肾组织出现广泛损伤,术后实验组肾小管坏死评分、肾MDA水平、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背部切口钳夹双侧肾动脉可建立稳定的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该造模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且具备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建立的模型适合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5.
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G和P的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浙江萧山医院婴幼儿童腹泻标本中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ms)毒株的感染情况及G和P基因型流行特点。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腹泻儿童15233份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轮状病毒病原检测,将128份阳性标本进行VP7和VP4基本分型。结果15233份婴幼儿腹泻标本中有2706份标本为轮状病毒阳性,阳性率17.8%;男孩和女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6-12月龄段检出率最高;对128份阳性标本进行G血清分型和P基因分型,G1型53份(41.4%)、G3型38份(29.7%)、G1G3型17份(13.3%)、G未分型20份(15.6%);P[8]型72份(56.3%)、P[4]型16份(12.5%)、P[8]P[4]型3份(2.3%)、P未分型37份(28.9%),G血清型和P基因型的组合以G1P[8]为主,占29.7%(38/128)。结论浙江萧山医院A群轮状病毒G血清以G1型为主,其次为G3型,P基因型以P[8]型为主。  相似文献   
226.
糖尿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其并发症主要包括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而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发生机制研究已形成多种学说,主要有非酶糖基化、多元醇通路、氧化应激及己糖胺通路学说等。近年来硫辛酸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硫辛酸是高效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再生体内谷胱甘肽等其他抗氧化剂,减弱氧化应激,从而硫辛酸可减弱多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并干预多元醇通路与己糖胺通路,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相应靶器官有保护作用,本文就硫辛酸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mt DNA4834 bp缺失突变的影响。方法:体重200 g-300 g,7-9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尼可地尔(Nic)组、尼可地尔+5羟基葵酸钠(Nic+5-HD)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取心肌组织,提取mt DNA,应用巢式PCR法定性检测mt DNA4834 bp片段缺失突变。结果:MIRI组、IPC组、Nic组和Nic+5-HD组突变频率分别为100%、20%、30%和89%。Sham组未检测到mt DNA4834 bp缺失突变。Nic组mt DNA4834 bp片段缺失明显低于MIRI组和Nic+5-HD组(P0.05),与IP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预处理可降低大鼠MIRI后mt DNA4834 bp片段缺失突变,改善线粒体能量衰竭。  相似文献   
228.
近20年间,DNA介导的生物传感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DNA能够作为遗传信息重要载体的同时,其折叠成的空间构象也具有很多的功能。功能核酸的概念逐渐引入到了包括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医疗在内的重要领域中。10-23脱氧核酶作为功能核酸的一种,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Mg2+存在的条件下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RNA,切割位点为RNA中的嘧啶与嘌呤间的磷酸二酯键。由于其独特的识别以及切割能力,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相关疾病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人们逐渐开始关注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对于10-23脱氧核酶的结构、性质、作用方式及改进修饰进行了介绍,并对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旨为人们在未来使用10-23脱氧核酶搭建新型快捷生物传感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9.
Pb~(2+)在低浓度下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带来多重损伤,尤其对儿童的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神经损害,在自然环境中也可以通过生物链传递进入到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Pb~(2+)的检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传统的Pb~(2+)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大型仪器法,化学反应比色法,电化学方法等,但仍然存在着操作复杂、成本高、检测时间长等弊端。近年来,人们发现了利用功能核酸对Pb~(2+)进行检测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强特异性等优点,因此Pb~(2+)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介绍了Pb~(2+)依赖型功能核酸的体外筛选方法及其结构性质;其次根据Pb~(2+)功能核酸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方式进行分类,包括比色生物传感器、荧光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及其他类型的生物传感器等。同时还对传感器之间的原理、灵敏度、特异性、适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比较和优缺点的简单评价;最后对Pb~(2+)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的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意在为今后研发更便携、更灵敏、更准确的Pb~(2+)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30.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HM)对高糖(HG)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细胞处理分为对照组、35 mmol/L HG组、35mmol/L HG+50 μmol/L DHM组及50 μmol/L DHM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化学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荧光定量PCR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TNFα、IL1β、IL6 mRNA和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IκBα、IκBα蛋白及核蛋白NF-κB p65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对照组、35mmol/?L HG组、35?mmol/L HG+50?μmol/L DHM组、35?mmol/L HG+100?μmol/L DHM组的细胞活力分别是(100±0.00) ﹪、(52.23±5.69) ﹪、(74.58±6.12) ﹪和(86.04±3.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40.61,P?< 0.01)。对照组、35?mmol/L HG组和35?mmol/L HG+100?μmol/L DHM组的MDA和ROS水平,SOD和CAT活性分别是(0.44±0.06)?nmol/?ml,(2.33±0.40)?nmol/?ml,(1.48±0.41)?nmol/ml、(156.0±9.00)U/ml,(325.3±10.69)U/ml,(244.0±9.54)?U/ml,(10.62± 1.59)?U/?ml,(5.18±0.34)U/ml,(7.75±0.53)U/ml,(11.31±0.98)?U/ml,(5.20±1.12)?U/?ml和(8.06±0.66)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30.34,29.75,14.72,P均< 0.01)。DHM预处理可明显拮抗HG对H9C2心肌细胞TNFα、IL1β和IL6 mRNA及含量的上调作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 0.01)。DHM可抑制HG对H9C2心肌细胞p-IκBα/?IκBα蛋白和核蛋白NF-κB p65表达的增加作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 0.01)。 结论DHM可拮抗HG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这可能与其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