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附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为斌  郭婧  盘波  张强  刘演 《广西植物》2017,37(10):1226-1226
物种多样性编目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该研究结合最新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以及近年来发表的新资料,对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共有44属671种(含种下单位,下同),其中特有属11个;特有种573种,占总种数的85.39%.种数最多的10个属依次为广义报春苣苔属(180种)、广义马铃苣苔属(122种)、石蝴蝶属(39种)、半蒴苣苔属(39种)、芒毛苣苔属(38种)、长蒴苣苔属(35种)、石山苣苔属(31种)、吊石苣苔属(31种)、蛛毛苣苔属(28种)、汉克苣苔属(22种).在地理分布上,种数排名前10的省份(区)有广西(260种,33属)、云南(236种,30属)、贵州(96种,28属)、广东(93种,17属)、四川(85种,21属)、湖南(58种,13属)、西藏(39种,9属)、湖北(29种,15属)、福建(26种,13属)、江西(25种,9属).含中国特有苦苣苔科植物的属中排前10位的分别为广义报春苣苔属(178种)、广义马铃苣苔属(119种)、石蝴蝶属(37种)、半蒴苣苔属(35种)、石山苣苔属(30种)、长蒴苣苔属(29种)、吊石苣苔属(23种)、蛛毛苣苔属(19种)、芒毛苣苔属(19种)、汉克苣苔属(11种).这表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是苦苣苔科植物的一个分布中心,特别是石灰岩地区有着高度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广义报春苣苔属、广义马铃苣苔属、石蝴蝶属、半蒴苣苔属、石山苣苔属、吊石苣苔属等为我国典型的优势属.此外,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还对我国苦苣苔科植物资源的调查、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广西苦苣苔科稀有珍贵植物——弥勒苣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一新记录属:弥勒苣苔属.该属接近金盏苣苔属,但不同在于弥勒苣苔属花冠上唇4浅裂,下唇不分裂,2对雄蕊分别着生于花冠中部及其上方,雌蕊具一个柱头.弥勒苣苔属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仅弥勒苣苔一种,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该种在广西首次记录,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中国广西南部瑞香科(Thymelaeaceae)一新记录属———十瓣瑞香属(Linostoma Wall.ex Endl.).十瓣瑞香属仅有3种,该文提供了该属的形态描述和分种检索表,其中多脉十瓣瑞香(Linostoma persimile Craib)在我国首次记录,还提供了分布于我国广西的多脉十瓣瑞香的详细形态描述及生态照片.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印度学者Joe等基于采自中国藏东南地区的植物标本,发表了合萼吊石苣苔的一新变种Lysionotus gamosepalus W. T. Wang var.biflorus A. Joe, Hareesh&M. Sabu,并且认为该新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分特征包括叶缘稍具锯齿、每个腋生花序仅有2朵花、花冠被毛、具2枚卷曲的退化雄蕊。然而,近年来,笔者基于查阅大量标本和野外考察工作,认为所谓变种的形态特征是在合萼吊石苣苔(Lysionotus gamosepalus W. T. Wang)的变异范围之内,加之分布区完全重叠,生长环境类似,物候期一致,不宜作为变种等级处理。故在此将该变种处理为合萼吊石苣苔的异名。  相似文献   
15.
农素芸  陆昭岑  陈海玲  许为斌 《广西植物》2023,43(12):2196-2202
该文报道了广西维管植物5个新记录属和种,即双角草属(Diodia L.)、伏金腰箭属(Calyptocarpus Less.)、兔儿伞属(Syneilesis Maxim.)、凤头黍属(Acroceras Stapf)和落芒草属(Piptatherum P. Beauv.),以及隶属于该5属的双角草(Diodia virginiana L.)、金腰箭舅(Calyptocarpus vialis Less.)、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Bunge) Maxim.]、山鸡谷草[Acroceras tonkinense(Balansa) C. E. Hubbard ex Bor]和钝颖落芒草(Piptatherum kuoi S. M. Phillips&Z. L. Wu)。其中双角草和金腰箭舅为归化种,文中提供了2个新归化种的形态描述和照片,并对其入侵性给予了评估;兔儿伞、山鸡谷草和钝颖落芒草为本土植物,提供了其特征集要描述和照片,并对其生物地理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Chirita Buch.-Ham.ex D.Don)1新种--假烟叶唇柱苣苔(C.pseudoheterotricha T.J.Zhou.B.Pan & W.B.Xu).该种在叶型上与烟叶唇柱苣苔(C. heterotricha Merr.)较相近,但不同在于根状茎节间长2~8 mm,叶片和叶柄两面密被腺毛,侧脉3~4条,整个花序被开展的腺毛,花萼裂片披针形,花冠裂片长圆形,花丝在中部扭曲,密被紫色腺毛.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广西苦苣苔科细筒苣苔属Lagarosolen W.T.Wang一新种——陆氏细筒苣苔L.lui Yan LiuW.B.Xu。该种与靖西细筒苣苔L.jingxiensis Yan Liu,H.S.GaoW.B.Xu在叶型上较相近,但不同在于叶片上面光滑无毛或疏被微柔毛,下面被微柔毛,聚伞花序1~2回分支,花序梗长4~8cm,花冠裂片长圆形、倒卵形至近圆形,顶端圆钝,花丝长2.5~3.5mm,花期1~3月。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一新记录属——报春苣苔属,该属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仅报春苣苔一种。报春苣苔分布狭域,数量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报春苣苔在广西境内仅知一个分布点,对其野外种群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广西蕨类植物一新记录科——光叶藤蕨科.该科植物以茎圆柱形攀缘;叶二型,通常为奇数羽状;侧生羽片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不育叶羽片边缘具软骨质硬齿,羽片基部上侧具一腺体;叶脉细密,中肋两侧各具1行窄长网眼,向外伸出分离小脉;能育叶线形,孢子囊群密被羽片下面,无隔丝而与其他蕨类物种相区分.目前该科在广西仅记录光叶藤蕨1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灰岩地区霉草科一新记录种——星状霉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中国石灰岩地区霉草科喜荫草属一新记录种--星状霉草Sciaphila stellata Aver.,本种与国产的大柱霉草S.megastyla Fukuyama et Suzuki在外形上较相似,但不同在于前者茎具不明显的棱,叶片苞片状,卵形或三角形,顶端钝,花序仅排列在轴的一侧;雄花与雌花花被片具有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