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举世闻名的大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及上海,全长6300公里。大江东去,其流经地区大部份属温湿的亚热带气候,雨水充沛,流量较大,因而是我国主要工农业中心,也是我国人民居住的主要地区之一。但过去传统的提法,一般多倾向于我国新石器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然后再向四周传播,也就是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2.
四不象鹿属地理分布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不象鹿属是第四纪期间东亚地区的特有动物,早更新世期间种属较多,分布于华北、台湾及日本;中更新世时,主要分布于江淮地区;晚更新世期间,继续在江淮地区生存,但逐渐移向东南沿海;全新世期间,见于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及浙江,其中以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等地最多.四不象鹿属地理分布的变迁,反映了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华南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一般的回顾有关我国南方地区的第四纪哺乳动物,远在1870年开始,就有这方面的记述与研究,到1949年解放前夕为止,在这个时期内,古生物工作者初步摸清了这个地区(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及江苏)存在一些不同的动物群,但是其时代、性质等,还未确切的肯定。解放后这方面工作,同全国各种科学事业迅速发展一样,也有相当广泛的进展。对华南地区洞穴内广布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认识,也提高了一步。周明镇(1957年)首先提出了“巨猿动物群”这一名称,把它同过去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划分出来。裴文  相似文献   
24.
江西万年仙人洞全新世洞穴堆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 1962年春天,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会考古队在万年县进行考古勘查工作时,于大源公社西南1.5公里的小河山下,发現了一座古人类居住过的洞穴——仙人洞遺址(插图1)。这个考古队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发掘,采集了相当数量的动物化石及文化遺物。同年8月中旬,由郭远渭等同志携带部分动物化石和文化遺物,前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相似文献   
25.
中国境内大角鹿属的下颌骨厚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境内的大角鹿属是第四纪期间与人类化石相伴生的重要动物化石,过去常根据下颌骨厚度指数来鉴定大角鹿属各个种,现在看来,其角的形态变化,才是最重要依据.在中国大角鹿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早期类型生存于温暖地带,晚期生存于稍寒冷一些地带.  相似文献   
26.
江西中部袁水盆地及邻近地区的白垩系一下第三系出露很广,但过去笼统地看成单一的地层单元——新红岩系或称为第三系。自从1954年在袁水盆地初次发现了脊椎动物化石,以后经周明镇研究(1959),人们注意到这些沉积物的区分。随着各有关单位在袁水盆地进行多次调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江西燃化、地质等单位的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坚持“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探明地下资源,做了大量地层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我们了解上述地区沉积物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作用。笔者等1972年在江西南部、中部进行古生物地层调查时在江西915队有关同志帮助和指点下曾观察了袁水盆地中某些地点的地层剖面,并从两个层位中采集了部分化石。  相似文献   
27.
中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所反映的自然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现代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显示出世界各大陆的动物区系同地球上气候分带是密切相关,根据我国现代动物区划(郑作新、张荣祖,1959),可将全国分二界,七个基本区,最主要是东洋与古北二界。南方地区可以划分为西南、华中及华南三亚区,这三亚区基本上是属于东洋界。一些属于东洋界的属种,仅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而华北地区分布很少或  相似文献   
28.
本文记述的蚌制品,系出自山西省新绛县三家店。其地层为粗细砂粒,地貌部位为汾河第三阶地。与蚌制品同一层位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Palaeoloxodon namadieus,Equus of.prjewalskyi,Sus sp.,sinomegaceros sp.,Bubalus sp.等。它的发现,为研究汾河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性质,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