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学计量内稳性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生物在面对外界变化的时候保持自身化学组成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反映了生物对周围环境变化作出的生理和生化响应与适应。通过研究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和生态适应性,以及植物化学计量内稳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但目前关于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种或功能群由于其生长策略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同一物种的不同器官、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元素的内稳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该文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概念、内稳性指数的测算方法,不同植物物种或功能群、不同器官、不同生长阶段内稳性特征,以及植物内稳性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现已开展的工作,对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相关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粒度变化对城市热岛空间格局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尺度是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综合目前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来看,景观格局指数的引入极大推进了热岛格局的定量研究,然而其尺度效应仍未得到重视。由于热岛空间格局与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对其尺度问题有待深入讨论。基于Landsat TM影像反演地表温度,采用均值-标准差分类方法划分热力等级,对珠三角城市热岛格局特征的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粒度增加,弱势热力斑块类型下降,向相邻斑块转移;景观指数在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均受空间粒度影响明显,"临界粒度"现象明显;总体而言,粒度150 m是城市热岛格局特征的临界粒度,对热岛格局进行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为30—150 m;不同景观指数粒度效应曲线有所差异,其中斑块密度和平均分维数在两个水平指数上都有较强的规律性;根据各景观指数变化特征,研究区尺度域主要在(30 m,150 m),表明在该尺度范围内构建的热岛效应预测模型可经简单推绎后使用。分析热岛格局随空间粒度变化特征对了解热岛格局的形成机制及进行尺度推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顾明亮  汪业军  史磊  张永彪  褚嘉祜 《遗传》2009,31(2):147-152
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DNA, mtDNA)具有区别于核基因组的诸多特性(例如缺乏重组等), 在人类进化历史的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文章通过对3个不同地域藏族群体线粒体基因组的ATP6、ATP8和Cyt b 基因约2 kb区域的测序研究发现: 随着海拔的增加, 3个基因的全序列、ATP6和ATP8基因逐渐偏离中性模式, 但未呈现显著性差异; 随着海拔的降低, Cyt b 基因受到纯化选择的作用逐渐增大; ATP6基因可能存在适应性选择, 并且随着海拔的增高呈现出适应性选择增强的趋势; 选择的主要因素应该是该群体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 即不同的地理环境具有直接的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益生菌微胶囊化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微胶囊化的不同方法,并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 sulphonate,EMS)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了一个遗传稳定的叶形突变体thread-like leaf1(tll1)。该突变体在杭州表现为矮化、窄叶,极端时仅剩主脉,呈细丝状。将该突变体分别与籼稻品种南京6号、浙辐802和9311进行正反交配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性状由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SSR和STS分子标记对F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定位,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2染色体SSR标记RM247和RM101之间。随后利用已公布的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稻品种9311的基因组序列,发展了7对有多态的STS标记,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FL13和FL14之间约94.3kb的区间内,为进一步克隆TLL1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革质类叶片不易撕取其表皮制片,而整体透化、封藏,不利于显微观察。笔者认为按如下方法可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选取叶片的适当位置,切成长2cm,宽1cm的小片,投入盛有5%KOH溶液的试管中,酒精灯直火加热至液体沸腾,时间为1—3分钟,放冷后,取出用清水洗...  相似文献   
57.
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八五”国家稻种资源攻关研究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500余份来源广泛、类型丰富、具有各类特殊性状的优异稻种资源,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评价。结果表明,有一批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或作为育种亲本间接利用的优异种质,包括大穗型、大粒型、优质米和有色米品种、抗病虫性及抗逆性等类型,并重点简述65个优良品种或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以供利用。  相似文献   
58.
利用相同遗传背景不同株形水稻浙辐802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IG1、IG4、IG25和IG26与无芒稗的竞争和化感作用潜力,探索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IG1和IG4的植株高度和分蘖角度显著大于IG25和IG26,但它们的根系活力却显著小于IG25和IG26.IG1和IG4对无芒稗生物量干重抑制率分别达到15%和17%,显著高于IG26的64%,表明水稻与无芒稗竞争力与水稻植株高度和分蘖角度成正比,而与水稻根系活力成反比.IG1叶片水浸提液对无芒稗根长抑制率为77.6%,显著高于非化感对照品种秀水63,而植株形态相近的IG4的化感作用却未达到显著水平,显示在相同遗传背景下水稻化感作用强弱与水稻株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旨在研制出可替代化学肥料的新型肥料。利用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从环境中筛选到27株解无机磷菌;采用钼锑抗比色法进行溶磷能力分析,发现27株解磷菌中qzr14的解磷能力最高(270 mg/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7株解磷菌中qzr14对黄瓜苗的促生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可提高黄瓜苗株高27.71%、干重98.46%、鲜重57.01%;通过对qzr14发酵液中的有机酸进行实时监测,发现qzr14主要通过分泌葡糖酸溶解不溶性磷;通过对盆栽土壤中磷组分的分析,发现接种qzr14 4 d后的土壤中有效磷占总磷的百分比(19.62%-22.57%)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的百分比(12.53%-17.35%),说明qzr14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磷;生化实验结果表明qzr14还具有固氮和解钾能力;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q zr14为葡糖醋杆菌属。从环境中筛选到一株高效解磷的葡糖醋杆菌qzr14,并首次报道了其促生机制。糖醋杆菌qzr14可能通过分泌葡糖酸溶解土壤中的磷,为黄瓜苗提供较多的有效磷,从而促进黄瓜苗生长,还可能通过解钾和固氮作用促进黄瓜苗生长,是一种潜在的微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60.
【目的】明确山西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上发生危害的3种鳞翅目害虫形态鉴定特征及生活史特性,并基于mtDNA COI基因DNA条形码对这3个种进行快速物种识别鉴定。【方法】通过观察山西翅果油树上3种鳞翅目害虫成虫外部形态和解剖拍照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利用PCR扩增对待测样本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进行测定,与GenBank数据库中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构建邻接树 (neighborjoining, NJ),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对这3种鳞翅目害虫开展种类鉴定。【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危害山西翅果油树的3种鳞翅目害虫为榆兴透翅蛾Synanthedon ulmicola、兴透翅蛾Synanthedon sp.和斜纹小卷蛾Apotomis sp.。对这3个种的外部形态和雌、雄性外生殖器鉴别特征进行了描述和绘图。DNA条形码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榆兴透翅蛾与GenBank数据库中Synanthedon sequoiae的COI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0.7%,兴透翅蛾与GenBank数据库中Synanthedon spheciformis的COI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0.0%,斜纹小卷蛾与GenBank数据库中Apotomis capreana的COI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2.7%,NJ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个种分别形成明显的单系分支,与形态学和序列比对鉴定结果相吻合。【结论】本研究基于形态学鉴定和COI基因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明确了危害山西翅果油树的3种鳞翅目害虫——榆兴透翅蛾、兴透翅蛾和斜纹小卷蛾,并提供了3个种的形态鉴定特征、生活史资料,为重要经济树种翅果油树的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