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芦康乐  杨萌尧  武海涛  管强  张科 《生态学报》2020,40(5):1637-1649
分别于2018年5月和8月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19(淡水补给区11处,石油开采区8处)处采样点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调查采样,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两个区域物种组成、优势种、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季共采集到底栖无脊椎动物54种,主要以水生昆虫、腹足纲和软甲纲为主,淡水补给区和石油开采区各类群组成差异明显。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淡水补给区和石油开采区水体理化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双因子方差分析显示,昆虫纲和腹足纲密度在两区域差异显著(P0.05),软甲纲和腹足纲密度在季节上差异明显(P0.05)。底栖无脊椎动物优势种共10种,淡水补给区指示物种8种,而石油开采区未发现有指示物种。聚类和非参数多维排序(nM DS)显示,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 RDA结果表明:淡水补给区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Cond,TDS,Sal,pH,Eh,HCO_3~-,SO_4~(2-)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石油开采区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为HCO_3~-、NH_4-N。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桂西南喀斯特山地蚬木幼龄植株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和生长动态,以及影响其种群更新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该区域的幼龄蚬木种群为稳定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集群型分布;幼龄植株的地径和株高生长趋势相同,且地径随株高的增长而增加,实生苗的地径和株高生长受到种群密度的抑制;群落乔木和灌木层对蚬木幼龄植株的更新有重要影响,而草本层的影响不显著;岩石裸露率对蚬木天然更新未产生显著影响,不同坡度、坡位上蚬木幼龄植株的株高和地径的差异极显著,不同坡向植株的密度、株高和地径差异极显著.蚬木的天然更新受到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竞争,生境异质性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脂肪酸代谢产生的影响, 通过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研究了河蟹脂肪酸碳链延长酶(Es-FAE)、9脂肪酸去饱和酶(Es-FAD9)、6脂肪酸去饱和酶b (Es-FAD6b)、脂肪酸结合蛋白3 (Es-FABP3)、脂肪酸结合蛋白9 (Es-FABP9)和脂肪酸结合蛋白10 (Es-FABP10)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以及育肥饲料中不同鱼油替代水平(鱼油替代水平分别为0、25%、50%、75%和100%, 记为饲料1#5#组)对河蟹雄体肝胰腺中这些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以探讨育肥中鱼油替代对河蟹雄体成蟹脂肪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1) Es-FAE、Es-FAD6b和Es-FAD9均在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 在心脏和血淋巴中表达水平较低, 不同基因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有所不同; Es-FABP3、Es-FABP9和Es-FABP10主要在肝胰腺、肌肉、输精管和副性腺中表达水平较高, 在胃、肠和心脏中表达水平较低。(2) 随着饲料中鱼油替代水平的提高, 肝胰腺中Es-FAE-mRNA有显著增加趋势; 就Es-FAD6b而言, 饲料3#组显著高于饲料2#组, 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随着饲料中鱼油水平的降低, 饲料1#3#组肝胰腺中Es-FAD9-mRNA也有显著增加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3) 就Es-FABP3而言, 饲料2#和3#组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饲料1#组(P0.05), 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随着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 肝胰腺中Es-FABP9和Es-FABP10-mRNA水平均有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综上, 河蟹脂肪酸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在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 饲料中不同鱼油替代水平对肝胰腺中上述基因mRNA表达水平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纳他霉素为抑菌剂, 实验测定了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以及活体损伤接种炭疽病菌后, 纳他霉素对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测定纳他霉素处理后胶孢炭疽菌的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膜完整性、孢子内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分布情况, 初步探明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 3 mg∙L -1纳他霉素可显著抑制胶孢炭疽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菌落生长, 80 mg∙L -1纳他霉素可有效抑制芒果贮存过程中果实炭疽病斑的扩展。纳他霉素处理后胶孢炭疽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2 mg∙L -1纳他霉素处理8小时, 处理组胶孢炭疽菌孢子细胞膜损伤染色率为33.6%, 对照组染色率为13.9%; 处理组胞内活性氧产生染色率达46.9%, 比对照组高39.7%; 同时观察到纳他霉素使胞内线粒体分布不均且荧光信号微弱。以上结果表明, 纳他霉素可以破坏胶孢炭疽病菌细胞膜, 诱导活性氧大量积累, 并降低线粒体活性, 从而干扰菌体正常生理活性, 使其代谢活动受影响, 从而达到抑菌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剑Ji属分类研究:Ji翅目:Ji科:Ji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中国剑Ji属昆虫14种,其中包括3新种,即:弯刀剑JiA.curvigladiata,sp.n.,长毛剑Ji..longihirta,sp.n.和斯氏剑Ji A.starki,sp.n。新种模式标本存浙江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在福建尤溪,北纬25.8-26.4度,东经117.8-118.6度区域内,从640m-840m的中、高海拔稻区,稻秆潜蝇第二代幼虫化蛹以历期为主,水稻抽穗时幼虫历期天数不到则不会化蛹,而水稻齐穗后未化蛹的幼虫,一部分因无食料被逼外爬不能成蛹,大部分老熟幼虫能缓慢兑变成蛹,但多因化蛹迟,水稻收割前来不及羽化,而不能成为有效虫源。应用生态学方法,推广旱育秧提早播种,统一调整控制单晚抽穗成熟时间,并延时早收割,创造不利第二代幼虫化蛹和蛹羽化的稻田生境,使第三代越冬虫口自然大幅度锐减,是断源治本最经济,安全,有效的生态控害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乙醇醛聚合的牛血红蛋白的抗原性进行了研究。将聚合的牛血红蛋白桉兔血量的10%和20%分别输入兔耳缘静脉,间隔7天后重复输液,共输注3次。ELISA检测未显示抗体产生。将聚合的牛血红蛋白、人血红蛋白和兔血红蛋白分别与免疫佐剂混合常规免疫家兔3次,并用上述抗原包被聚乙烯板,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滴度,结果显示聚合牛血红蛋白和人血红蛋白加佐剂免疫家兔后均产生抗体,且有交叉反应,表明这两种血红蛋白有同源性,存在相似的抗厚决定簇。兔血红蛋白免疫家兔后无抗体产生,且无交叉反应,表明机体对自体蛋白有天然的耐受。  相似文献   
18.
河川沙塘鳢孵化腺的发生及孵化酶的分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Gnther)孵化腺的发生及孵化酶的分泌过程。河川沙塘鳢的孵化腺为单层细胞腺体,发生于外胚层。孵化腺(Hatching gland,HG)最早发生自眼晶体形成期的胚胎,初发生时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 cells,HGCs)分布于头部腹面及其与卵黄囊连接处。随着胚胎的发育,HG仍以单层细胞分布于胚体和卵黄囊的外表面,HGCs数量急剧增多,细胞体积增大,分布范围更加广泛。至眼黑色素出现期的胚胎,HGCs的数量达到大约900-1200个,广泛分布于胚胎头部两侧、头部腹面及其与卵黄囊连接处、卵黄囊的前腹面。HGCs大多呈椭圆形,短径为5-8μm,长径为7-12μm,在HE染色中呈粉红色。至孵化前期时,孵化酶颗粒自HGCs顶部的开口分泌出来,分泌颗粒呈圆球形,直径为0.5-1.0μm,有的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有的粘结成团。孵化酶进入卵周液,对卵膜内层进行消化和降解,使胚胎破膜而出。孵化后2d,HGCs便从表皮中消失。  相似文献   
19.
假马齿苋(Bacopa monniera,BM)具有提高记忆,镇静,抗癫痫和抗炎,镇痛,退烧,强心等生物活性。假马齿苋皂苷(bacosides)是主要的益智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Monte Carlo(MC)模拟被广泛应用于光子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研究。通常模拟时将生物组织近似为均匀的平板分层介质,当层状生物组织中含有异常物质(如肿瘤细胞等)或正常生物组织为非平板的复杂结构时,其模拟中的组织模型将会有相应的改变。通过探讨这几类生物组织的MC模拟模型,总结并分析模型建立的关键问题,对基于MC模拟的各种生物组织光学检测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