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柯丽娜  阴曙升  刘万波 《生态学报》2018,38(15):5602-5610
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1980—2017年的1779篇文献为原始数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对海洋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挖掘。研究发现:(1)海洋生态经济的研究始于1982年,2009年论文发表数量激增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2)狄乾斌、高强、殷克东等在海洋生态经济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和辽宁师范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主要以部门和地域联系为主,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合作有待增强。(3)海洋生态经济的研究热点指向"蓝色经济"、"海洋生态系统协调"、"人海可持续发展"等方向。(4)海洋生态经济研究的综合性不断增强,《海洋开发与管理》是海洋生态经济研究刊文量最多的期刊。  相似文献   
432.
目的:评估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水平,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及进一步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及海南分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 230例冠心病患者,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二级预防用药情况(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曲美他嗪、尼可地尔、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及不同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锻炼)下血压控制率的差异。结果:①手术方式对血压影响:CABG组男性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PCI组及对照组,CABG组女性舒张压低于PCI组。②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血压不达标组在曲美他嗪、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使用率上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③生活方式情况:吸烟的冠心病患者血压达标率显著低于不吸烟的冠心病患者,是否饮酒及锻炼在血压达标率上没有表现显著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仍不理想,CABG术较PCI术可能更有利于冠心病患者血压的控制,戒烟及提高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仍是血压控制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33.
将渤海沉积物进行厌氧培养,富集异化Fe(Ⅲ)还原混合菌群。在不同电子受体下,分析铁还原菌群异化还原Fe(Ⅲ)性质。以柠檬酸铁和氢氧化铁为电子受体培养体系,在培养12 h时,累积Fe(Ⅱ)浓度分别为(100.67±0.75)和(53.24±3.63)mg·L~(-1);当培养60h时,累积Fe(Ⅱ)浓度达到(118.95±1.47)和(119.74±3.96)mg·L~(-1)。这表明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电子受体能够显著影响细菌异化Fe(Ⅲ)还原过程,而对累积Fe(Ⅲ)还原量影响不明显。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电子受体下的异化Fe(Ⅲ)还原混合菌群多样性与优势菌组成。菌群多样性分析表明,以柠檬酸铁和氢氧化铁为电子受体时,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分别是3.40和3.11,较对照组(Shannon指数2.07)高,表明培养体系中加入Fe(Ⅲ)能显著提高铁还原混合菌群多样性。异化Fe(Ⅲ)还原混合菌群在不同电子受体下优势菌主要是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和Romboutsia,属于梭菌目Clostridiales,这表明梭菌是参与Fe(Ⅲ)还原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434.
从辽宁大连海域的海参肠道中经初筛和复筛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乳酸菌HS-R13。经过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乳酸片球菌属(Pediococcus)。通过抗菌作用的排酸实验、过氧化氢排除实验和蛋白酶敏感实验以及Tricine-SDS-PAGE电泳,初步确定该菌株所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为多肽类,它对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食品病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活性物质对在不同的酸碱度及高温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活性,为海洋源细菌素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5.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信必可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各52例。单药组患者单独给予信必可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的基础上联用百令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对所有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两者之比(FEV1/FVC)进行测定,同时测定患者CD3~+,CD4~+T细胞,并计算CD4~+/CD8~+比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组患者FVC、FEV1、FEV1/FVC均明显更高(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CD3~+、CD4~+及CD4~+/CD8~+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组患者CD3~+CD4~+及CD4~+/CD8~+均明显更高(均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6.54%,明显高于单药组的67.31%(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信必可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提高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36.
目的:比较不同摩尔比Cu~(2+)-Aβ复合物与Aβ单体诱导神经元H_2O_2释放作用的差异。方法:制备不同摩尔比(0.1-5)的Cu~(2+)-Aβ复合物,通过检测硫磺素T(Thioflavin T,Th T)荧光强度考察Cu~(2+)对Aβ纤丝形成的影响。利用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分别以不同摩尔比Cu~(2+)-Aβ复合物,不同浓度Cu~(2+)-Aβ复合物(摩尔比为1),以及Aβ单体和Cu~(2+)处理细胞,检测培养上清中的H_2O_2含量;分离线粒体,分别检测不同浓度Cu~(2+)-Aβ复合物(摩尔比为1),以及Aβ单体和Cu~(2+)处理后H_2O_2的释放;观察不同摩尔比Cu~(2+)-Aβ复合物,不同浓度Cu~(2+)-Aβ复合物(摩尔比为1),以及Aβ单体和Cu~(2+)对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1)Th T荧光试验结果表明,Cu~(2+)与Aβ(10μM)摩尔比为1~5范围内可明显抑制Aβ纤丝形成。(2)Cu~(2+)-Aβ复合物(摩尔比为1~5;Aβ浓度为10μM)以及摩尔比为1的Cu~(2+)-Aβ复合物(Aβ浓度分别为5,10μM)可显著诱导神经元释放H_2O_2;另外,摩尔比为1时,Cu~(2+)-Aβ复合物还可诱导神经元线粒体内H_2O_2释放;上述作用均强于Aβ单体或Cu~(2+)。(3)Cu~(2+)-Aβ复合物(摩尔比为1~5)可显著降低神经元细胞活力,该作用强于Aβ单体或Cu~(2+)。结论:与Aβ单体相比,Cu~(2+)-Aβ复合物诱发神经元细胞及其线粒体释放H_2O_2作用更强,并诱发更为明显的神经元毒性。提示Cu~(2+)与Aβ之间的配位结合可能增强其引发活性氧释放以及神经元毒性反应;Cu~(2+)-Aβ复合物引发的活性氧可能主要来自线粒体。  相似文献   
437.
【目的】白蛾周氏啮小蜂为重大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主要天敌。本课题组前期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出8个主要在白蛾周氏啮小蜂雌性触角中表达的气味结合蛋白OBPs。然而目前,对这些OBPs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仍不清楚。因此,选取一个在雌性周氏啮小蜂触角特异表达的气味结合蛋白OBP1,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模拟寄主挥发物与OBP1的结合情况。【方法】通过Swiss-Model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气味结合蛋白CcOBP1进行同源建模,获得该蛋白的三维结构。从Pubchem下载γ-丁内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萘等11种小分子的三维结构。用Schrodinger Suites 2015-2中的maestro10.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在11种挥发物中,有3种与CcOBP1结合特性较好的小分子物质,分别是γ-丁内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萘。【结论】白蛾周氏啮小蜂气味结合蛋白CcOBP1与γ-丁内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萘结合特性较好,CcOBP1的功能可能与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趋避效应相关,该结果初步探明了白蛾周氏啮小蜂OBP1的功能,可为白蛾周氏啮小蜂嗅觉分子机制的研究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438.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鼻咽癌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2年5月在我院放射科实习的96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CP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法,并对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分阶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及教学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教学有利于护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对临床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9.
基于接种免疫的暂时性,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垂直传染的传染病模型.证明了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并得到了一个局部渐进稳定的疾病灭绝平衡点.  相似文献   
440.
目的:探究2型猪链球菌(S.suis2)强毒株05ZYH33的srtF基因簇编码的菌毛结构亚蛋白SSU0473的细菌定位及其免疫保护效能。方法:原核表达截短的SSU0473(tSSU0473),并以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tSSU0473蛋白的免疫原性,ELISA法检测多抗血清的效价及IgG亚型,小鼠试验测试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能,免疫电镜观测tSSU0473蛋白的细菌定位。结果: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了tSSU0473蛋白;ELISA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够刺激小鼠产生高效价的免疫抗体;动物试验表明tSSU0473蛋白免疫小鼠可抵御致死剂量病原体的攻击,显示出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电镜检测显示tSSU0473蛋白定位于细菌表面。结论:菌毛亚蛋白tSSU0473是S.suis2膜表面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可作为S.suis2亚单位疫苗的候选分子。研究结果为系统揭示S.suis2的菌毛生物学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