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扁豆几丁酶的特性和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2.
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及其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棋斌  裴炎 《遗传》2001,23(5):477-479
建立和优化了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体系(SADF).分别用限制酶PstI、EcoRI和MseI酶切大麦基因组DNA,再与各自相应的人工接头连接,使用带三个选择碱基的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表明:采用分别优化建立的标准PCR扩增检测体系,六个识别碱基的PstI和EcoRI的SADF均能得到丰富稳定的带形,四个识别碱基的MseI不能得到明显谱带.SADF扩增产物片段大小范围为:PstI一般在200~2000bp,而EcoRI在200~1000bp;两者在不同大麦品种中均能检测到多态性,可用于不同大麦品种的检测,但PstI得到的带型明显优于EcoRI,在大麦中得到的片段具有范围宽、分布均匀、易于观察、多态性高等特点。 Abstract:A method named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DNA fragments (SADF) using single restrictive enzyme was established and optimized in barley.The barley genome DNA was first restricted into fragments of varied length with PstI,EcoRI and MseI respectively,then ligated with synthetic adapters.The ligated sets of fragments were used as templates for PCR amplification.Ideal amplification results could be obtained with different amplification procedure for PstI and EcoRI.Except MseI,both PstI and EcoRI could obtain abundant and reproducible bands,but SADF of PstI was more suitable for barley studies because of wider,more recognizable and polymorphic distribution of bands.  相似文献   
33.
苏云金芽孢杆菌大型质粒DNA的小量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万芳  蔡平钟  阎文昭  裴炎 《遗传》2003,25(1):71-72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猝倒亚种及以色列亚种为材料,介绍了低拷贝大型质粒DNA的小量提取方法,该法采用PEG 6000进行质粒纯化,省略了苯酚和氯仿抽提过程。实验证明,该法结果稳定,提取的质粒DNA产量和质量均符合大多数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植物蛋白oleosin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leosin是一类特殊贮藏蛋白,主要在植物种子特异表达,覆盖于油体表面,在油体发生到分解消失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介绍oleosin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结构与功能、oleosin基因及其表达,讨论oleosin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35.
棉花体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存在大量的生理变异和可遗传变异,从中分离到一个性状稳定的花器变异体(CHV1)。从花器官形态特征和表面显微特征分析,该变异体的所有花器官都变成了苞叶状器官,但中央数片叶状器官的基部有胎座和胚珠着生。变异体每朵花有苞叶3—7片,苞叶状器官19—41片。苞叶状器官在花梗上的排布介于“轮”与“螺旋”状之间。据花器发育理论和变异体花的生长特性推测,该变异体中控制花器发育的A、B和C功能皆失活。对造成该变异的可能机理和棉花花发育模式进行了分析。该变异材料对研究棉花花发育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机理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6.
表达阳离子抗菌肽的转基因棉花表型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基因枪轰击茎尖法将人工合成的阳离子抗菌肽CEMA基因导入棉花中,获得3株转基因棉花,它们均出现嵌合体表型。在表型不正常的枝条上,叶片扭曲畸形,出现灰绿色与绿色条纹相间的花叶,花器发育异常、无花粉、人工授粉不能结实。花叶区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约20%,叶肉栅栏组织细胞局部缺损,维管束及其管状分子数目减少。叶片灰绿色区叶肉细胞的次生壁明显增厚,局部区域吞噬现象明显,叶绿体内基粒片层数目较少,嗜锇小体明显较多,类囊体腔不明显。PCR分析表明,仅在不正常枝条的花叶中检测到外源CEMA基因。  相似文献   
37.
扩增与已知序列相连的未知序列是一项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其它方法相比,目前在棉花上应用的YADE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和假阳性低等特点。因此,作者尝试将该法引入到昆虫病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取得了成功,建立了适合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YADE的技术体系。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在昆虫病原真菌穿透寄主体壁时起重要作用,作者在已克隆的球孢白僵菌类蛋白酶基因CDEP-1的基础上,利用YADE法,克隆类球孢白僵菌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CDEP-1的启动子CDEPP。序列分析发现:CDEPP中没有明显的TATA和CAAT框,含有8个可能的碳调控因子的结合位点5'>(g/c)YggRg<3'和2个氮调控因子的结合位点——相隔很近的GATA。这与CDEP-1的表达受碳/氮抑制的结果一致。本文的结果将会为研究CDEP-1的表达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用YADE法扩增了球孢白僵菌T—DNA插入突变体T12中与T—DNA左边界相连的基因组序列。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金龟子绿僵菌的羧基转运蛋白的全长cDNA,MaJEN1。MaJEN1全长1695bp,其中含有长为1524bp的开放阅读框(0RF),编码508个氨基酸的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粗糙脉孢霉和啤酒酵母菌的羧基转运蛋白JEN1相似性分别为69%和31%。采用PCR扩增得到了MaJEN1的基因组序列GMaJEN1,序列分析发现,GMaJEN1含有两个内含子。Southern杂交发现GMaJEN1在金龟子绿僵菌基因组上为单拷贝。利用RT—PCR法对MaJEN1的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aJEN1在蟑螂壳诱导培养基中表达,在该培养基中的表达受葡糖糖抑制。进一步采用YADE法得到了长为1626bp的GMaJEN1上游序列,其中含有可能的葡萄糖抑制调控序列。  相似文献   
39.
棉花LIM结构域基因(GhLIM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LIM结构域蛋白是一个重要的发育调控因子,参与基因转录,细胞骨架建成和信号传导等许多发育调控过程,胞质骨架是形成和稳定细胞形态以及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重要成分。为研究棉花纤维细胞发育过程中胞质骨架的形成和作用机理,通过棉花纤维EST序列整合,从陆地棉徐州142胚珠(含纤维)中扩增并克隆出棉花LIM结构域基因的编码区段。该棉花LIM结构域基因(GhL1M1)长848bp,包含一个570bp的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189个氨基酸)与拟南芥,烟草和向日葵的LIM结构域蛋白有极高的同源性,而且两个LIM结构域完整,RT-PCR和Northerm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GhL1M1)在陆地棉的根,茎尖,上胚轴,叶片,花蕾,花药,胚珠和不同发育时期的陆地棉纤维(4DPA、12DPA、18DPA)以及海岛棉纤维(18DPA)和中棉纤维(12DPA)中均有表达,但GhL1M1基因在茎尖,纤维和有纤维的胚珠中表达量更高,因此GhL1M1基因应与棉花纤维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0.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RAPD对水稻Ⅱ-32A、Ⅱ-32B、Ⅱ优949的mtDNA进行分析,得到两个特异的扩增片段OPJ18-1000、OPJ18-1400。序列测定两个特异片段全长分别为1068bp和1481bp。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了差异片段的真实性。用OPJ18-1000作探针与Ⅱ-32A、Ⅱ-32B、Ⅱ-优949的mtRNA斑点杂交结果表明,除Ⅱ-32B外,都在转录水平上对水稻雄性不育有一定影响。虽然OPJ18-1400对应的RNA斑点杂交呈阴性,但其DNA序列中存在一个七碱基5′-TTC-CCTC-3′的保守系列。据报道它是atp6基因中同源重组热点区,可促使线粒体基因重组形成嵌合基因,从而对水稻雄性不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经同源性比较和DNA、RNA杂交证实获得的两个片段是新的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mtDNA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