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植物ω-3脂肪酸脱氢酶(ω-3FAD)基因是催化亚油酸转化为α-亚麻酸(ALA)的关键酶基因,通过调节该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植物ALA的含量。为了研究温度和紫外照射对紫苏PfFAD7的影响,通过RTPCR方法分析了紫苏地上组织的特异性表达和温度、紫外胁迫下紫苏叶片和茎中PfFAD7基因的积累情况。分析表明,PfFAD7基因在紫苏全植株中均有表达,但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温度和紫外照射均影响PfFAD7基因的表达,低温可诱导PfFAD7基因的表达,而高温则抑制PfFAD7基因的表达;UV-B照射下,PfFAD7基因在叶片和茎中表达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本试验对于紫苏ω-3脂肪酸脱氢酶的研究有利于高水平ALA的积累,更有利于紫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对于进一步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和代谢过程以及关键基因PfFAD7在此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
水稻(Oryza sativa)细菌性穗枯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病害之一, 严重威胁全球范围水稻的高产稳产。虽然该病目前仍被列为我国的检疫性病害, 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穗枯病随时有在内地蔓延的潜在危险, 因此除了加强检疫工作, 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技术研发也十分必要。水稻细菌性穗枯病菌在侵染过程中涉及多种毒力因子, 同时, 水稻在与病原菌的长期互作过程中演化出了多种防卫机制, 抗性基因是主要的防卫机制之一。挖掘水稻基因组中抗细菌性穗枯病遗传位点并培育抗病品种是最安全且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该文综述了水稻细菌性穗枯病的病原菌特性、发病特征、发病机制、病害循环和对水稻细菌性穗枯病的抗性研究现状, 以期为挖掘和分离水稻穗枯病抗性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2017年7月26日—8月13日,通过实地调研、样方调查、河水和土壤样品分析等方法,评估了祁连山张掖段水电站建设时间、占地面积、水电开发对水质、土壤及生态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内水电站建设主要集中在2000—2008年;依据2017年统计数据计算26座水电站总占地面积为798.35 hm~2,占祁连山张掖段面积(188×10~4hm~2)的0.042%,水电工程占地面积较小;祁连山张掖段水电站建设区域内植被盖度、生物量比原生植被分别低27.14%和236.8 g·m~(-2);水电站建设区域内水质、土壤状况良好,水电开发对水质、土壤的影响较小; 2017年前祁连山张掖段水电开发导致生态水量下降并形成了156.76 km的减水河段。  相似文献   
44.
报道了贵州省凤仙花属(Impatiens)6个新记录种(含1变种),分别是锐齿凤仙花(Impatiens arguta Hook.f.& Thomson.)、线萼凤仙花(Impatiens linearisepala S.Akiyama, H.Ohba & S.K.Wu)、川鄂凤仙花(Impatiens fargesii Hook.f.)、林生凤仙花(Impatiens lucorum Hook.f.)、雅致黄金凤(Impatiens siculifer var. mitis Lingelsheim & Borza)和田林凤仙花(Impatiens tianlinensis S.X.Yu & L.J.Zhang)。该文提供了新记录种形态特征照片和地理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GZAC)。  相似文献   
45.
我国耳草属中具有茎四棱和头状花序特征的植物常常被鉴定为长节耳草(Hedyotis uncinella),并且这一名称还包括了基于不同模式的3个分类学异名。由于这一类植物在叶片形态、叶柄长短、花序着生式样以及花梗长度等形态特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将这一类植物笼统地鉴定为长节耳草并不合理。为清晰区分这类植物,通过模式比对、居群形态特征变异式样的野外观察以及分子系统学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前被鉴定为“长节耳草”的植物实际上包括了6个分类实体,即被归并的丰花耳草(H. borrerioides)、垦丁耳草(H. kuraruensis)和新组合种——团花耳草(H. cephalophora)均应独立成种,而长节耳草本种、被忽略的线叶耳草(H. linearifolia)和我国新记录种——球花耳草(H. multiglomerulata)各自也应得到承认。同时,为了便于进行分类鉴定,也提供了这些种类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白扁豆总皂苷是中药白扁豆经过提取分离纯化步骤制备得到,关于白扁豆的总皂苷成分如何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的生长情况缺少研究。因此,有必要探讨白扁豆总皂苷对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白扁豆总皂苷对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转录组学分析白扁豆总皂苷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并且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对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进行验证。利用Western blot和CCK8检测白扁豆总皂苷处理过表达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ALDH7A1)的PC-3细胞存活率。结果 随着白扁豆总皂苷浓度升高,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存活率显著下降,白扁豆总皂苷的IC50值为1 086 mg/L。转录组学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扁豆总皂苷处理的细胞中有2 36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982个基因上调,378个基因下调。基因功能注释(GO)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与有丝分裂纺锤体检查点(mitotic spindle checkpoint)、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等一系列跟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此外,基因组京都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也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肿瘤代谢等信号通路。进一步对其中的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扁豆总皂苷处理的前列腺癌细胞中ALDH7A1、甘氨酸C-乙酰转移酶(GCAT)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家族成员4(PGAM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二甲基甘氨酸脱氢酶(DMGDH)和胱硫醚β合成酶样(CBSL)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白扁豆总皂苷通过下调前列腺癌细胞中ALDH7A1的表达抑制PC-3细胞生长。结论 白扁豆总皂苷可能通过下调ALDH7A1表达从而在体外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47.
李富  袁慧明  唐小其  周涛声 《蛇志》2022,(3):432-434
目的 探讨对分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模式在普通外科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5级实施常规线上教学乳腺疾病的59名学生为对照组,以2016级实施对分课堂联合PBL教学模式的乳腺疾病线上教学的40名学生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学生的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并通过学生评价教师的量表评价对分课堂联合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师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课堂联合PBL线上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线上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采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细胞)培养,结合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开展甲型肝炎病毒(HAV)在2BS细胞核酸增殖培养模型的建立研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HAV活病毒感染2BS细胞,分别于感染后0、8、10、14、20 d收获HAV感染的细胞,应用已建立的HAV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方法分别检测...  相似文献   
49.
以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大菊品种自然群体及7个杂交群体为实验材料,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开花期和7个主要观赏性状的变异特点及其相关性,为筛选杂交亲本和选育早花优良品种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大菊自然群体的8个性状中,除开花期外,其余性状变异系数均高于1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期和封顶叶片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开花持续期与开花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舌状花轮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杂交群体的8个性状中,除开花期外,变异系数均高于15%,但各杂交群体的开花期性状变异系数明显高于自然群体;杂交群体Ⅲ和Ⅴ的瓣型与花色更为丰富,且花期也较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期和瓣型、舌状花轮数、封顶叶片数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和花色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开花持续期和舌状花轮数、舌状花数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瓣型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和花色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开花期和开花持续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有性杂交可以获得开花期变异更广泛的子代植株,从而筛选开花期更早的大菊新品种。  相似文献   
50.
黄欣  李益民  杜聪  袁文杰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12):4669-4680
聚磷酸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PPK)在体外催化合成ATP的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为寻找能利用短链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为底物高效合成ATP的聚磷酸激酶,本文以来源于泗阳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siyangensis)的聚磷酸激酶(PPK2)为研究目标,利用pET-29a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表达,并将其作为ATP再生系统的关键酶与l-氨基酸连接酶(YwfE)联用生产丙谷二肽(Ala-Gln)。ppk2长度为810bp,编码270个氨基酸;SDS-PAGE结果表明PPK2为可溶性表达,分子量为29.7kDa。对PPK2的最适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其在22–42℃、pH7–10的范围内均可以保持较好活性,且在37℃、pH为7、镁离子(Mg2+)浓度为30mmol/L、底物ADP与六偏磷酸钠浓度分别为5mmol/L和10mmol/L时酶活最大,在0.5h时ATP产率可以达到理论值的60%以上。作为模式反应体系,当PPK2与YwfE联用生产Ala-Gln时,达到与直接添加ATP相同的效果。此聚磷酸激酶作为ATP再生系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适用的温度和pH范围广,且能以廉价易得的短链polyP为底物高效合成ATP,为依赖ATP的催化反应体系的能量再生提供了新酶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