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1篇
  673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论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和进化的关系   总被引:77,自引:4,他引:77  
钦俊德  王琛柱 《昆虫学报》2001,44(3):360-365
昆虫与植物是陆地生物群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昆虫选择植物作为食物和生长场所、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两方面。该文集中讨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有哪些因素与进化有密切的关系。植食性昆虫根据其寄主植物范围,通常分为专食性(寄主范围窄)和广食性(寄主范围广)。从生态关系来看,广食性的取食行为比专食性的更为有利,但实际情况却与此相反,统观植食性昆虫的取食行为,有向专食性演化更为普遍的倾向。专食性发展有利于提高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效率,还可缓和天敌作用所造成的压力。根据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特点,目前已提出很多昆虫与植物的进化理论,包括成对的协同进化、弥散的协同进化、群落的协同进化以及顺序进化。在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中,以植物对昆虫的影响较昆虫对植物的影响更为重要,称为顺序进化是适宜的;昆虫为被子植物传授花粉造成互惠共生,其中的进化关系应称为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202.
目的:研究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时期C-MET在胰腺的组织细胞学定位.结果:RT-PCR结果显示E18.5 C-METmRNA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蛋白在P14,P21高表达,并存在两种亚型,分子量分别为190KD和170KD.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C-MET在胰岛B细胞和间充质细胞都有表达.结论:C-MET在大鼠胚胎发育后期及生后出现高表达,并表达于胰岛B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胰岛形成、结构重塑和功能维持.  相似文献   
203.
菌株F12-11-1-2的16S rDNA序列分析及其生理生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菌株F12-11-1-2是一株从中国东海浙江海域200m的海泥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抗稻瘟霉(Pyricularia oryzae)活性。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是一株适应了海洋环境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204.
将磷脂酶D1基因及其功能缺陷点突变基因从真核表达载体pCGNPLD1亚克隆至带有绿色荧光标记蛋白的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再与腺病毒骨架载体一起在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阳性重组子经PacⅠ线性化后,转染入病毒组装细胞系293细胞,成功构建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1重组腺病毒; 并用该病毒颗粒感染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高效表达磷脂酶D1蛋白。证明大蛋白基因,如磷脂酶D1基因的同源重组腺病毒表达构建切实可行,为研究其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5.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和阳性对照药血脂康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液ALT、AST、UA、TCHO、TC、LDL-C、ET-1含量(P〈0.05,P〈0.01),提高HDL-C、NO含量(P〈0.05,P〈0.01),其中山楂降脂汤的作用随剂量递增。结论山楂降脂汤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6.
苏云金杆菌在非致死剂量下对棉铃虫有强的抑食作用 ,且随着浓度的增加 ,抑食作用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棉铃虫取食刺激剂不仅对棉铃虫具诱引作用 ,可增加幼虫的取食时间和取食量 ,而且可减轻苏云金杆菌对棉铃虫的抑食作用。苏云金杆菌浓度越低 ,取食刺激剂的效果越好。非选择性实验中 ,加入取食刺激剂可使苏云金杆菌致死中浓度降低 4 1%。但在选择性实验中 ,幼虫死亡率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7.
传统郫县豆瓣酱中高产蛋白酶曲霉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米曲霉通过蛋白酶的作用将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蛋白胨、多肽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豆瓣酱的一个重要指标氨基态氮含量则直接由蛋白酶决定,因此米曲霉在豆瓣酱发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筛选一种高产蛋白酶豆瓣酱专用菌株,研究其发酵豆瓣酱品质的改良效果。【方法】以自然发酵成曲为原料,筛选高产蛋白酶的霉菌。以筛选菌株为曲种发酵制曲,进一步发酵甜瓣子,测定制曲过程中霉菌增长速度和蛋白酶增长速度,通过发酵甜瓣子氨基态氮、挥发性风味物质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菌株发酵甜瓣子品质的改进效果。【结果】筛选得到17株高产蛋白酶的霉菌,其中菌株PCSM002制曲生长速度最快,PCSM001和PCSM002号菌株产蛋白酶能力最强,麸皮培养基中培养3 d蛋白酶酶活分别为1 450.25、1 703.25 U/g。PCSM001和PCSM002发酵24 d甜瓣子氨基态氮含量达到0.86μg/kg以上,且发酵的甜瓣子香气浓郁、口感丰富。两株菌均已送至广东省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分别为GDMCC 60198和GDMCC 60199。【结论】筛选得到的高产蛋白酶霉菌有望用于豆瓣酱的发酵,作为豆瓣酱发酵专用菌株,以提高豆瓣酱品质。  相似文献   
208.
杨树人工林下根系的氮素循环与动态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辽宁沈阳地区人工林杨树细根及林下草本植物根系的N循环、积累和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分条件下活细根中N储量为20.3kg·h^-2,净积累量10kg·hm^-2,吸收量14.7kg·hm^-2,年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为9.6和5.1kg·hm^-2周转期4年,整个生长季节杨树细根中N含量与土壤中水解N、NH3-N无明显相关,杨树细根中N浓度与活细根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两者呈显著正相关。根据杨树活细根中N含量可以估测杨树活细根生物量,该林分下的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吸收NH3-N,草根中N含量浓度变化与土壤中NH3-N的变化趋势相同,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9.
本文比较了N^+离子注入和^60Coγ射线对PxGV感染活性的影响,并用多种辐射生物学模型拟合,分析了它们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在中高剂量区,PxGV感染率的剂产关系遵循指数失活规律,而在更宽的剂量段内,曲线则呈特有的“马鞍型”。用多种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拟合,发现EMC模型和三次项方程能较好拟合上述曲线。  相似文献   
210.
目的:探讨乳酸堆积和二氯乙酸钠(OCA)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和bax、bcl-2表达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HepG2,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模型,配制成终浓度分别为0mmol/L、1.0mmol/L、2.0mmol/L、4.0mmol/L、8.0mmol/L的乳酸培养液以及在不同浓度乳酸组中加入终浓度为10^-3mmol/LDCA培养液与HepG2共同培养,其中以0mmol/L乳酸组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乳酸对HepG2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乳酸和DCA对HepG2的凋亡百分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bax及bcl-2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乳酸对HepG2的IC50值为13.6mol/L,与对照组比较,随着乳酸浓度的增加,HepG2凋亡率增加,baxmRNA表达升高,bcl-2mRNA的表达降低,caspase-3活性增加,其中1.0mmol/L乳酸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0mmol/L,4.0mmol/L和8.0mmol/L乳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DCA后.HepG2凋亡减少,2.0mmol/L乳酸+DCA组、4.0mmol/L乳酸+DCA组、8.0mmol/L乳酸+DCA组与同浓度的乳酸组比较,baxmRNA表达减少(P〈0.05),bcl-2mRNA表达增加(P〈0.05),caspase-3活性减低(P〈0.05)。结论:乳酸可诱导HepG2凋亡,且随着乳酸浓度的增高,HepG2的凋亡率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bcl-2及baxmRNA表达的改变以及激活caspase-3活性而实现,DCA可以降低HepG2凋亡,对乳酸堆积造成的HepG2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