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儿童使用不同剂量的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Duraphat)对其尿氟浓度的影响,为Duraphat应用于群防群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将53名3~4岁儿童按班别分成三组,分别使用0.2 m L及0.05 m L Duraphat涂布儿童牙齿,检测涂氟前和涂氟后1、2、3 d的尿氟浓度,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使用Duraphat后尿氟浓度逐渐增加,涂氟后2 h开始与涂氟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涂氟后3~4 h尿氟浓度达到高峰,至21 h后与涂氟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0.2 m L组与0.05 m L组在涂氟后2~4 h的尿氟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0.05 m L3岁组与4岁组比较尿氟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3岁初次用氟组和4岁多次用氟组涂氟前尿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口腔局部用氟对其尿氟浓度有影响,随局部用氟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年龄对儿童尿氟浓度无明显影响;Duraphat在体内无远期氟蓄积,在一定剂量内使用Duraphat可起到较好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12.
铁观音加工工序中的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分别萃取了铁观音堆青、炒青、烘焙三个工序中产生的香气,用气质连用仪(GC/MS)对这些香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 SPME 所收集的铁观音堆青、炒青、烘焙工序所产生的香气成分中分别鉴定出22、32和19种主要香气成分。其中,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环己烷、苯乙腈、吲哚、2-乙基己醇、癸醛均出现在三道工序的香气中。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当代学科的交叉发展趋势,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解决选修课教学内容多,学时少;更新快,系统性差等问题,我们从医学微生态学教学人手进行了改革。通过精简内容,以点带面,以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辐射整个微生态系统,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注重能力培养;将生态学理论整合到教学中,使理论进一步深入,系统化。在此基础上,打造效果独特,功能全面的卫生部招标课件作为成果载体,使成果全国范围内推广。该成果经过两届在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教学中试用,学生调查效果良好,现已推广。相关课件已面向全国发行,对全国的微生态学教学及医学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37份新疆粳稻品种(系)的I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基于4个稻属(Oryza)反转录转座子,包括活性、低拷贝[Tos17/Osr21(Ty1-copia)和RIRE7/Osr31(Ty3-gypsy)]和非活性、高拷贝[Osr34(Ty3-gypsy)和Houba/Tos5/Osr13(Ty1-copia)],在两侧翼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区域分别设计引物,对37份新疆粳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栽培品种(系)进行PCR扩增。评估鉴定适用于反转录转座子插入位点间扩增多态性(IRAP)标记方法,并分析37份供试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1)PCR扩增结果显示,Tos17/Osr21、RIRE7/Osr31、Osr34和Houba/Tos5/Osr13依次获得73、63、107和56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6、63、70和523个,多态性比率为49.3%、100.0%、65.4%和93.4%。(2)综合评估比较多态性、异质性、总谱带数和平均多态性谱带数发现,Houba/Tos5/Osr13适用于IRAP标记方法构建DNA指纹图谱数据库。(3)以Houba/Tos5/Osr13遗传相似系数为基础,对供试品种(系)采用非加权平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显示,以0.55为阈值将37份新疆粳稻栽培品种(系)分为6大类群,绝大多数品种(系)得到了明确的区分,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多样化程度偏低;品系‘20-18’和‘96-16’分别各自聚为一类,表明品系与品种间遗传背景较远,多样化程度较高。综上所述,IRAP分子标记适用于新疆粳稻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分析、鉴别及育种遗传距离的判定和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构建等相关研究,在实际育种中选取不同类群的水稻品种与品系进行杂交选育,成功率较高,可能会大大缩短优良品种的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定磁场(250mT)有氧方法,充分利用磁能改善面神经的血氧供应,促进轴流运动,使受损的面神经髓鞘和轴突得以修复、再生作用,经观察治疗病程3个月以上顽固性面瘫136例收到显著效果,治愈112例,治愈率82.35%;显效20例,显效率14.71%;好转3例,好转率2.20%;无效1例,0.74%;总有效率99.26%。  相似文献   
16.
磁场有氧治疗顽固性面瘫1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恒定磁场(250mT)有氧方法,充分利用磁能改善面神经的血氧供应,促进轴流运动,使受损的面神经髓鞘和轴突得以修复、再生作用,经观察治疗病程3个月以上顽固性面瘫136例收到显效果,治愈112例,治愈率82.35%;显效20例,显效率14.71%;好转3例,好转率2.20%;无效1例,0.74%;总有效率99.26%。  相似文献   
17.
益生元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益生元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效果,为开发安全、有效的预防和辅助治疗胃癌的药物奠定基础,并为益生元的有效应用打开新思路.方法 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和低聚甘露糖在不同时间对BGC-823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和低聚甘露糖4种益生元对BGC-823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抑制效果基本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但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的作用在48h和72h差别不大.在这4种益生元中,大豆低聚糖的抑制效果最强,低聚木糖次之,低聚果糖、低聚甘露糖的抑制效果较弱.作用48h、72h达到对BGC-823细胞半数抑制率的大豆低聚糖的浓度是100ms/ml左右;作用72h时达到对BGC-823细胞半数抑制率的低聚木糖浓度在100~125mg/ml;而125mg/ml低聚果糖和低聚甘露糖处理胃癌BGC-823细胞72h,均未达到50%的抑制率.结论 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和低聚甘露糖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基于筛选耐酸性强和抑菌效果好的菌株为靶点,为益生菌研发提供优良的候选菌株。考察菌株耐酸性与抑菌性的相关性,为益生菌快速筛选探索新方法。方法 选取62株不同乳杆菌、魏斯菌、粪肠球菌,在酸性程度不同的培养基中采用接种培养的方式研究受试菌株耐酸能力。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受试菌株的抑菌能力。分析同种细菌的耐酸能力和抑菌能力的相关关系。结果 在酸性环境下,受试菌株存活率超过50%的有22株,耐酸性较强的菌株有DMLA16017、DMLA16116、DMLA16117、DMLA16118和DMLA16131。受试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力较强的有DMLA16017、DMLA16009、DMLA16118、DMLA16002和DMLA15015。结论 鼠李糖乳杆菌DMLA16017和发酵乳杆菌DMLA16118在耐酸性和抑菌性上表现出优良性状。可以通过受试菌株对酸性耐受能力指示受试菌株对病原菌抑制能力,实现对受试菌株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药在疾病防治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受到了广泛认可。科学合理地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中药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打开我国中医药宝库的一把钥匙。肠道菌群在中药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复杂的作用:一方面,人类肠道菌群通过编码多种活性酶,促进了中药组分中的非碳水化合物小分子与碳水化合物在肠道中的代谢过程;另一方面,经肠道菌群代谢转化后产生的中药产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未来中药研究中应更多地考虑肠道微生态因素,这有助于为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奠定新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脂高糖饮食诱导肥胖母亲对子代菌群及脂代谢影响。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益生菌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标准饲料、高脂高糖饲料以及高脂高糖饲料同时给予益生菌,连续喂养6周,制成肥胖母鼠模型。6周后雌、雄鼠合笼,受孕,孕期继续上述饮食。产后母乳喂养,3周后处死。留取雌性子鼠第21天粪便样本进行PCR-DGGE分析,同时酶反应比色法分析子鼠血脂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子代相比,肥胖母鼠子代菌群结构出现异常,益生菌干预组子代肠道菌群失调状况明显改善;肥胖母鼠子代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益生菌干预组子代血脂异常情况明显改善。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肥胖母亲子代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及脂代谢异常,益生菌干预母亲有利于改善子代菌群紊乱及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