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肠道益生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体内 ,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而胃肠道的微生物占了人体微生物总量的 78 6 2 % ,不仅数量大 ,而且种类繁多。这些微生物从胎儿出生后 ,就会进入肠道内 ,构成了人体的原籍菌群。在不同的部位 ,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并不相同。而且 ,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的外环境时 ,肠道内菌群的组成和数量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 ,肠菌群自身 ,以及肠菌群和机体之间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肠菌群的平衡和稳定存在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脱污染小鼠的免疫功能指标与普通小鼠相比 ,显著降低 ,就是一个例证。根据肠菌群在…  相似文献   
82.
锌指是最大的DNA结合蛋白家族,是最普遍的核酸识别元件.近年来发现锌指参与生物体的基因转录,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等各种基因调节和控制过程,心脏发育过程中涉及大量锌指基因.综述了心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锌指蛋白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3.
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首次对Hang形目(Charadriiformes)12种鸟类:蒙古沙Hang(Charadrius mongolus)、环颈Hang(Charadrius alexandrinus)、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中杓鹬(Numenius phaeo-pus)、红脚鹬(Trina totanus)、林鹬(Trina alareola)、翘嘴鹬(Xenus cineres)、翻石鹬(Arenaria interpres)、大滨鹬(Calidris teruarostris)、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s)和砺鹬(Haematopus ostralensis)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定,并以白鹳(Ciconia ciconia)的同序列作为外群杓建系统发生树。经比对,Hang形目12种鸟类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均包括1143bp,序列间未见有插入和缺失,共有381个变异位点,种间序列差异值为5.16%—16.01%。重建的系统树将Hang形目12种鸟类分为2个支系:第1支系包括红脚鹬、林鹬、翻石鹬、大滨鹬、翘嘴鹬、中杓鹬、大杓鹬和白腰杓鹬,其中红脚鹬、林鹬、翻石鹬、大滨鹬、翘嘴鹬聚为一支,中杓鹬、大杓鹬和白腰杓鹬聚为另一支;第2支系包括蒙古沙Hang、环颈Hang、反嘴鹬和硕鹬,其中反嘴鹬与砺鹬互为姐妹群,然后再与Hang属的两个种蒙古沙Jamg和环Hang组成的姐妹群构成并系群。分子证据提示:第1支系中各属问及种间的系统关系与形态学研究结果相吻合;第2支系中的反嘴鹬与Hang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两者聚为姐妹群,提示将这两个类群合并为一个亚科——反嘴葫亚科更为合理,与码亚科共同组成Hang科,与核型研究结果和Sibley在新分类体系中将码科分为反嘴鹬亚科和Hang亚科、反嘴鹬族和砺鹬族属于反嘴鹬亚科的观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乳酸杆菌DM9811发酵滤液及其主要成分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的影响,探索乳酸杆菌发酵滤液对宫颈癌细胞是否有抑制作用及解析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用MTr法研究不同浓度乳酸杆菌DM9811发酵滤液在不同时间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脂肪酸、菌体核酸在不同时间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乳酸杆菌DM9811发酵滤液及相关物质在不同时间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显示:(1)乳酸杆菌DM9811发酵滤液各浓度组对Hela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方式。24、48、72h达到半数抑制率的发酵滤液浓度分别为8.9%、5.3%、3.8%。(2)乳酸杆菌DM9811发酵滤液脂肪酸对Hela细胞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在7.0%~34.0%。(3)乳酸杆菌DM9811菌体核酸对Hela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7%-53.4%,呈剂量一时间依赖方式。72h达到半数抑制率核酸的浓度为5.5μg/ml。结论乳酸杆菌DM9811发酵滤液对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脂肪酸组分是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85.
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NFBD1基因RNA干扰表达体系,并观察其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对NFBD1表达的影响.将人NFBD1基因RNA干扰双链DNA片段重组到pSUPER Retro质粒中,构建携带人NFBD1基因RNA干扰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SUPER-shRNA-NFBD1,经PT67细胞包装后,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宫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产生稳定的细胞克隆,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中NFBD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逆转录病毒感染SiHa细胞后用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的细胞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人NFB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干扰组.携带人NFBD1基因RNA干扰双链DNA片段的逆转录病毒感染SiHa细胞后能明显抑制NFBD1 mRNA和蛋白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FBD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三烊湿地与高新园区”一节“网络互动式教学案例”专题课。需要2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多样性”一节内容和完成了“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研究性课题以后的一节网络互动式探究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回顾“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以及评价自己的研究性课题的案例,找优点和差距;再以“三蛘湿地与高新园区”的问题为切人点.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利用网络工具,学会利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来学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87.
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比较研究SD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Kv)单通道电流活动的动力学特性,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出生不同天数的大鼠,其下丘脑神经元上Kv通道的电流强度和电导无显著差别(P>0.05),通道电导接近120 pS;单位时间内封接膜片上N个通道的开放概率的总和升高,由第1天的0.19±0.08(n=10)上升到第9天的0.30±0.09(n=10,P<0.05),单通道活动密度增加,由0.14 channel/μm2升高至0.26 channel/μm2。上述结果提示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在出生发育过程中,Kv单通道活动的动力学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8.
袁婺洲  邓云 《遗传》2013,35(11):1327-1330
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与重要成果之一, 然而目前在国内高校本科生基因工程实验课中还未见开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报道。作者利用科研平台的优势, 将转基因斑马鱼的制作引入本科生基因工程实验课教学, 并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9.
高山松(Pinus densata)是油松(P. tabuliformis)和云南松(P. yunnanensis)的天然二倍体杂交种, 是为数不多的与亲本种没有严格生殖隔离的同倍体杂交种。为了检测3个种在油松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特点, 为高山松成种机制提供数据, 选取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多样性的25个种群, 在油松生境下对比分析了苗期11个适应性指标和3个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 大部分适应性指标和生长发育指标在种间和种内群体间差异显著, 主要变异存在于种间及种内群体间; 出苗率、2011年11月和2012年10月的封顶率、二年生苗在2012年10月的保存率等指标的种间方差分量较大, 种内变异较小, 是体现种间苗期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油松在大部分适应性指标和3个生长发育指标上均表现最好, 总体适合度高于云南松和高山松; 云南松在封顶率和保存率上都居于最低值, 大部分一年生苗木到11月底仍未出现封顶现象且黄苗比例最高, 二年生苗的存活率为0, 表明云南松在油松生境下适合度最低; 高山松除了在紫苗比例上表现出超亲优势外, 大部分性状居于亲本种之间。此外,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山松祖先种群在适应性上表现较好, 具有在油松生境下发展的潜力; 而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高山松种群及东南部的康定种群对油松生境的适应性较差。研究揭示出生态选择在高山松的同倍性杂交物种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0.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