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168篇 |
专业分类
5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基因指纹图谱技术,检测胃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探讨肠道菌群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7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胃癌患者和相同年龄段的3例健康者的粪便标本,提取粪便总DNA。通过PCR-DGGE技术获得菌群指纹图谱,进行相似性、多样性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肠道菌群构成发生显著性变化。其中,条件致病菌唾液乳杆菌、唾液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均增加。益生菌直肠真杆菌、Dorea longicatena、柔嫩梭菌群数量均较少。结论 胃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构成与健康对照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该特点对于胃癌的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2.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U251干细胞(GSC_S)裸鼠颅内成瘤情况。用单克隆培养法从U251细胞系中分离出GSC_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出的GSC_S中CD133的表达,感染HCMV病毒,制备细胞密度为1×10~7个/mL的GSC_S悬液。取20只SPF级BALB/c裸鼠腹部麻醉,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在裸鼠颅脑钻一小孔,将3μL干细胞悬液缓慢接种于裸鼠颅内,随机分为HCMV感染组和未感染HCMV组。观察HCMV对肿瘤生长及裸鼠存活情况,处死濒死裸鼠取脑组织做免疫组化检测HCMV感染组胶质瘤内IE蛋白是否持续表达及HCMV感染对胶质瘤干细胞分化为血管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单克隆法分选出的GSC_S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成球生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出的GSC_S中CD133比例为98.00%;裸鼠脑内出现膨胀性生长的肿瘤;HCMV感染组肿瘤组织中检测到IE高表达,HCMV感染可促进CD133阳性胶质瘤干细胞分化为CD34阳性血管内皮细胞。以上结果表明,HCMV的IE蛋白能在通过此方法建立的HCMV阳性移植瘤中持续表达,且HCMV能促进GSC_S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53.
bZIP转录因子是植物体内一类比较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成功从砂藓(Racomitrium canescens)中克隆得到一条bZIP转录因子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RcbZIP1。对RcbZIP1进行了表达载体构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砂藓在复水和脱水处理中RcbZIP1的表达变化检测。结果表明,RcbZIP1的cDNA开放阅读框长1026bp;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为341,相对分质量约为37.52kD,理论等电点为7.14;不稳定指数为56.98,脂肪指数为73.43,总平均亲水性为-0.580,预测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不含有信号肽,可能定位于细胞核内。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cbZIP1基因的表达量在复水过程中呈现先骤升后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在脱水处理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表现出骤升的变化,由此可初步推断bZIP1可能参与干旱胁迫应答。 相似文献
154.
研究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伊马替尼(imatinib, IMA)与人血清清蛋白(HSA)及牛血清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比较分析HSA和BSA与IMA相互作用机制的差异. 模拟生理条件下,计算机模拟技术结合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研究IMA与蛋白质的作用机制. 分子模建IMA与血清清蛋白的结合模型,表明伊马替尼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兼有氢键作用. 光谱结果表明,IMA与HSA和BSA的相互作用表现为静态结合过程,结合强度较强,IMA与HSA和BSA分子的结合距离r值较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 IMA对HSA和BSA的结构域微区构象产生影响,使结合位域的疏水性发生改变. 荧光相图技术解析出IMA与HSA和BSA反应构象型态的变迁为“二态”模型. HSA与IM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表明,IMA与HSA之间是以疏水作用为主的分子间作用,而IMA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兼有少量的疏水作用力. 光谱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可为研究IMA与HSA和BSA相互作用本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5.
鳞翅目昆虫病原微孢子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孢子虫广泛存在于鳞翅目昆虫中,是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微孢子虫病一方面影响野外昆虫种群的自然平衡,另一方面对家蚕、柞蚕等经济和资源昆虫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再加上微孢子虫表面坚厚的孢壁,无疑增加了研究难度。随着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分离制备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基于各种组学(Omics)研究微孢子虫的工作方兴未艾,并且有了一些重要的发现。本文综述了微孢子虫与鳞翅目昆虫寄主的相互作用及寄生于鳞翅目昆虫的病原微孢子虫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进展情况,以期为微孢子虫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这些昆虫微生物研究将为鳞翅目害虫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并对家蚕等经济昆虫微粒子病的诊断、防控及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6.
蓝藻是古老的原核光合生物, 不仅在植物进化上有重要地位, 也是可利用的生物资源及重要的基因资源。Slr1515是来源于集胞藻6803(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的基因, 其同源基因在蓝藻中普遍存在, 但对其生物学功能所知有限。以易于转化的水稻品种中花11(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 cv. ‘Zhonghua 11’)为材料,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Slr1515基因导入水稻胚性愈伤组织中。经过诱导分化, 获得了一系列转基因幼苗。通过PCR、GFP荧光及免疫印迹检测, 筛选出单拷贝插入的转基因阳性株系, 并对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的表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灌浆期转基因株系的剑叶长度比同期的野生型提高了27.7%。进一步的测定结果显示, 转基因株系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量子产率分别比野生型提高了0.65倍和4.4%。推测Slr1515基因可能在改善水稻农艺性状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7.
玉米秸秆酸解副产物对重组酿酒酵母6508-127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如玉米秸秆等用稀酸水解预处理,在半纤维素水解为单糖的同时,水解液中还会产生一些可能对后续发酵有影响的副产物。本实验分别考查了在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液中检测出的乙酸、甲酸、香草醛、糠醛和羟甲基糠醛对重组木糖发酵菌株S. cerevisiae 6508-127生长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和乙酸对菌体生长的抑制强于乙醇生成,且甲酸的抑制程度远大于乙酸;2g/L香草醛可使菌体生长延滞期明显延长,而在较低浓度(≤1.2g/L)此现象不明显。糠醛在0.5-1.5g/L范围内对菌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使乙醇得率提高;羟甲基糠醛在0.2g/L浓度存在就使乙醇得率有明显降低,但使生物量得率提高;研究中还发现,糠醛、羟甲基糠醛和香草醛可被S. cerevisiae 6508-127代谢。 相似文献
158.
探究香蕉皮提取物对便秘小鼠肠动力的干预作用。本研究采用混合抗生素溶液构建便秘小鼠模型。用香蕉皮提取物溶液对便秘小鼠进行干预,并测定其对便秘小鼠的肠道菌群、肠神经递质水平和肠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香蕉皮提取物组小鼠的粪便含水量增加了137.5%、小肠推进率增加了3.4倍、首粒黑便排出时长减少了73.7%(P<0.05),且基本恢复到空白组小鼠水平。便秘模型小鼠菌群紊乱,部分有益菌缺失,经低浓度香蕉皮提取物干预后,属水平上Trabulsiella(特布尔西菌属)和Unclassified-f-Enter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增加了6倍,肠道Bacteroides(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了94.4%。在神经递质中,低浓度香蕉皮提取物组小鼠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的浓度显著增加了6.1%、17.6%、63.7%、52.6%。以上结果表明,香蕉皮提取物可调节肠道菌群和肠神经递质水平提高便秘小鼠肠动力。 相似文献
159.
桃褐腐病菌(Monilia fructigena)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桃褐腐病菌(Monilia fructigena)为供试菌株,研究了酶系组成、液体培养基、菌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以及等渗液、固体再生培养基、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Fries(1/2)液体培养基培养24h,在10mg/mL崩溃酶+5mg/mL纤维素酶+20mg/mL蜗牛酶+10mg/mL溶菌酶的混合酶液中28°C酶解4h为桃褐腐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采用液体再生涂布平板法,以含Ca2+的STC为等渗液的液体培养基和含蔗糖及Ca2+的Fries(1/2)固体培养基为桃褐腐病菌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经过观察与测定,再生菌株保持了原有的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接种桃果实后发病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0.
灵香草净油化学成分分析及杀虫活性组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灵香草净油成分进行GC-MS-DS分析,共分离得到104个色谱峰,鉴定出66个化学成分,其中6个化学成分为首次报道,净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分别用灵香草原材料粉末及乙酸乙酯、95%乙醇等不同溶剂的提取液,对跳蚤进行了味杀、触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活性组分在乙酸乙酯提取液中。把该提取液稀释到5%时,对动物体表的跳蚤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