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灯台树根的止咳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属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骨常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将其作为止咳药而广泛应用(赵世望和刀正员,1980)。灯台叶曾收载于《陆川本草》、《云南中草药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  相似文献   
92.
和七一  余晓东  柳建平 《四川动物》2007,26(2):255-257,I0002
虎斑颈槽蛇中国大陆亚种(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具有已知蛇类中罕见的颈背腺及其毒液。肉眼观察发现腺体呈珠球状,8~13对腺体呈平行排列,腺体间隔分布;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腺体上无开口,无合成毒液的细胞器;实验表明毒液有神经毒性,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97.99mg/kg,SDS-PAGE电泳呈现4条蛋白条带。虎斑颈槽蛇中国大陆亚种颈背腺毒液很可能作为一种特殊辅助防御系统,增强DuvemoY腺毒液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93.
采用抑制剂加入法估算了中肋骨条藻、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在不同生长期内二甲基硫化物的产生与消耗速率.结果表明:颗粒态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p)和颗粒态二甲亚砜(DMSOp)在3种藻类的不同生长期内均为净消耗,溶解态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d)和溶解态二甲亚砜(DMSOd)的含量受藻类产生与细菌病毒消耗控制,在藻类不同生长期内存在不同的产生与消耗速率,而二甲基硫(DMS)在3种藻不同生长期内均为净产生.同一种藻在不同生长期内以及不同藻在相同生长期内二甲基硫化物的产生与消耗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表明藻类的生理状态和种间差异均对二甲基硫化物的产生与消耗速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4.
经系统分离得到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混合物后,取该混合物约1g,用少量的氯仿溶解,加入少量的层析用硅胶(100~200目)拌匀,减压使氯仿蒸干。将吸附有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硅胶装在已装好的硅胶层析柱的上端,然后进行洗脱。通过实验,得到了最佳分离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条件:硅胶与混合物的质量比=150:1;层析柱长与直径的比=23:1;洗脱剂比例: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V/V)=17:1;减压淋洗。  相似文献   
95.
压力后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肥厚向心力衰竭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单纯腹主动脉缩窄造成的心肌肥厚能否转变成为心力衰竭。方法实验选用8周龄的Wistar大鼠,使用7-0号尼龙线对其肾上腹主动脉进行缩窄手术,造成后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LVH,n=10),同时设置假手术组(Sham,n=10)和正常组(Con,n=10)作为对照。术后第20周和第38周使用超声多普勒和多导生理仪对大鼠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解剖后取出心脏,计算心脏/体重比,并通过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脏形态和纤维化程度。结果腹主动脉结扎后第20周,LVH组大鼠心室壁肥厚,舒张功能下降(E/Aratio:LVH组:1.0±0.25,Con组:1.6±0.12)。术后38周,左心室壁肥厚程度有所下降,但是心室腔扩大,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下降(EF:LVH组:44.8±8.42,Con组:70.9±5.19;MaxdP/dt:LVH组:4916±1267.3,Con组:14225±932.1;MindP/dt:LVH组:-3246±1217.3,Con组:-12138±725.2)。腹主动脉缩窄术后的动物心脏重量明显增加(3.58±0.32vs.2.34±0.15),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显示LVH组大鼠在术后38周心脏纤维化明显。结论腹主动脉缩窄造成的后负荷增高动物模型首先出现向心性心肌肥厚,伴以舒张功能下降,进而收缩功能下降,发展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fMLP诱导中性粒细胞的极性变化,并结合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曲线分析不同时相细胞的极性化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胞内[Ca^2+].变化进行监测,细胞极性化情况通过倒置显微镜来分析。结果:胞内[Ca^2+]i变化主要包括静息期(0s)、快速上升期(10s)、快速下降期(150s)、慢速下降期(250s)和终末期等5个阶段,在这5个阶段的10s时细胞膜开始皱缩,启动细胞极性化过程,之后呈现为不断的极性化和去极性化过程。结论: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可能启动了中性粒细胞的极性化,但对之后的极性化过程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
辽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耐污值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赵瑞  高欣  丁森  张远  渠晓东  刘思思 《生态学报》2015,35(14):4797-4809
大型底栖动物耐污值是构建河流生物评价指标的基础。受自然地理区域影响,同一分类单元的耐污值会出现地域上的差异,因此计算和修订适用于某一研究区域的耐污值是准确评价该区域河流健康状况的前提。目前尚未有针对我国北方河流大型底栖动物耐污值计算和修订的报道,基于2009年春季、秋季和2010年夏季在辽河流域308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采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水质分级标准对所有样点的水质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利用累积分位数法计算获得了辽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195个分类单元的耐污值;同时参考专家经验和相关文献核定了其余71个分类单元的耐污值。依据耐污值敏感特征划分标准,辽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以敏感种和一般耐污种为主,两者几乎占到总分类单元数的84%,耐污类群种类较少,仅占16%。其中敏感类群有齿蛉科Corydalidae,襀科Perlidae,原石蛾科Rhyacophilidae,细裳蜉科Leptophlebiidae等;一般耐污类群有纹石蛾科Hydropsychidae,四节蜉科Baetidae,扁蜷螺科Planorbidae等;耐污类群有颤蚓科Tubificidae、石蛭科Erpobdellidae等。  相似文献   
98.
目的:优化SD大鼠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与条件,为研究miR-126在Ⅱ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活性与功能良好的胰岛细胞及miR-126表达的检测方法。方法: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SD大鼠,采用8 mL胶原酶Ⅴ(含DNaseⅠ100 U)逆行注射、原位消化后Hitopaque-1077梯度离心分离纯化SD大鼠胰岛细胞,从培养后的胰岛细胞中提取总RNA,分别用加尾法和茎环法进行miR-126的反转录,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miR-126的表达量。结果:用该方法可从每只SD大鼠中分离、纯化得到胰岛细胞372±45个,胰岛细胞纯度90%,胰岛细胞存活率95%;用加尾法和茎环法qPCR检测miR-126的Cp值分别为34.56±2.56和32.47±2.01。结论:胶原酶Ⅴ(含DNaseⅠ100 U)逆行注射、原位消化可有效避免因消化时胶状物质的产生而导致的胰岛细胞分离失败,Hitopque-1077梯度离心分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成功率高等特点,可得到活性与功能较好的胰岛细胞;与加尾法相比,茎环法能够更灵敏地检测胰岛细胞miR-126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99.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分子,通过双向信号转导参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与细胞的粘附以及细胞的迁移.整合素αⅡbβ3(GPⅡb-Ⅲa)特异表达于巨核/血小板系,并且是其含量最多的膜糖蛋白,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伸展、聚集等.G蛋白在整合素αⅡbβ3双向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较受关注的是:异源三聚体G蛋白和小G蛋白Rap1参与整合素αⅡbβ3的内向外信号转导;小G蛋白(Rho A、Rac等)和Gα13参与整合素αⅡbβ3的外向内信号转导.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层面,本文总结了G蛋白的结构、分类、功能以及近年来G蛋白在整合素αⅡbβ3双向信号转导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