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76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单志琼  周峻岗  周宇飞  袁汉英  吕红 《遗传》2012,34(3):356-365
从青海盐碱湖土壤中筛选到25株产碱性木聚糖酶的菌株, 其中编号为QH14的菌株产酶量达648.79 U/mL, 纯化后比活可达1148.56 U/mg。16 SrDNA鉴定表明菌株QH14属于短小芽孢杆菌, 命名为Bacillus sp. QH14。从该菌株的基因组中克隆获得了碱性木聚糖酶编码基因XynQH14, 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获得重组表达。通过Ni-NTA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后的重组QH14木聚糖酶比活达700.47 U/mg。该碱性木聚糖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60℃, 最适pH为9.2; 55℃处理1h仍保持50%的活力; 在pH7.0~11条件下37℃处理酶液24 h后均保持80%以上的活力, 且在pH11缓冲溶液中50℃处理24 h仍保持31.02%的酶活, 显示了该碱性木聚糖酶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碱稳定, 提示该碱性木聚糖酶在制浆造纸、纺织等行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62.
李佳  袁洪水  王伟  朱宝成 《生态科学》2016,35(1):103-108
从湖南地区水稻田土样中分离适用于水田作物的硅酸盐细菌, 得到在亚历山大罗夫培养基上符合硅酸盐细菌菌落特征的菌株1 株, 编号为菌株s-3。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试验, 菌体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以及16S rDNA 序列分析对菌株s-3 进行菌种鉴定, 初步鉴定菌株s-3 属于硅酸盐细菌的一种--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通过在不同供氧条件下测定菌株s-3 的解钾能力, 发现在微氧条件下菌株s-3 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通过水培试验, 测定菌株s-3 作为生物肥料对水稻植株幼苗的促生长能力, 发现施用菌株s-3 培养液后, 可大幅增加植株的钾总量, 促进植株生长, 具有作为生物肥料进一步研究的潜力。  相似文献   
963.
【目的】为探明短时高温热激后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生殖力和卵巢发育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龄、2龄若虫,预蛹,蛹和1日龄成虫,采用不同高温(41和45℃)短时(2 h)处理,观察卵巢发育及卵黄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高温热激主要抑制了西花蓟马生殖器官和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卵巢管数量减少,卵巢管和胚胎发育畸形;电泳结合不同的染色方法证明西花蓟马的卵黄蛋白为一种磷酸化、糖基化的脂蛋白,由3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116,70和47 kDa。除热激蛹期外,热激其他龄期的若虫对其当代成虫卵黄蛋白合成都起到抑制作用,且45℃热激1龄或2龄若虫后,其对卵黄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持续到了F1代。【结论】温度对雌虫生殖力的影响是由于其对生殖器官发育和卵黄蛋白合成的影响引起的。本研究为西花蓟马的卵黄蛋白和卵黄发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4.
在对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地区木腐菌调查中,发现两种多孔菌:红斑波氏菌(Postia lateritiaRenvall)和烟曲色干酪菌(Tyromyces fumidicepsG.F.Atk),均为中国新记录种。前者发现于宁安市地下森林公园内的松树倒木上,后者采集自虎林市七虎林林场内的阔叶树上。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并对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5.
一个水稻卷叶主效QTL的定位及其物理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水稻平展叶品种奇妙香和中度卷叶品种91SP068组合的F2无性系群体为定位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SSR)对卷叶基因进行定位。在第5染色体长臂上定位到1个卷叶主效QTLS(rl8),它来自亲本91SP068,两侧标记为RM6954和RM6841,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3.8cM,rl8距RM6954 1.0cM。所估计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两年间均有所不同,2002年和2003年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所估计的加性效应分别为9.61和6.23,显性效应分别为-1.19和-4.44,两年间对表型的贡献率变化在20%~33%。同时,构建了覆盖该QTL区间的物理图谱,两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为542kb,遗传距离和物理距离之比为144kb/cM。  相似文献   
966.
提高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首要课题。我校开设了综合研究型实验课——医学机能实验学,本课程整合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将这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从原课程中分离出来,科学有机的整合成一门新型的独立综合研究型课程。通过此课程的教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67.
968.
新的蜜环菌生物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西藏等地区的蜜环菌进行调查,发现了1个新蜜环菌生物种CBS P和2个互交不育子实体标本,均为四极性异宗配合。扩大了部分生物种的分布范围,试验结果显示西南地区为CBS J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溶栓疗法是血栓性疾病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从微生物中寻找溶栓药物是一种理想有效的途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26菌株发酵液具有很强的体外纤溶活性,本文分析了发酵液中纤溶酶的性质并对活性组分进行了分离纯化.[方法]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纤溶酶活性,利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制备电泳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果]此菌株产生的纤溶酶在50℃以下和pH5.0~11.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适作用温度为42℃;最适pH值为9.0;Mg2 、Ca2 对此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u2 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174.2μg/mL的苯甲基磺酰氟、1000μg/mL的鸡卵类粘蛋白和1000μg/mL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完全抑制酶活性,初步说明此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体外溶纤作用表明,该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是直接溶解,而不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获得了一种纤溶酶组分,比活力达8750 U/mg,回收率为3.2%,所获得样品纯度相对于发酵液提高了41倍,该酶在SDS-PAGE中是单肽链蛋白,分子量为32 kDa.[结论]获得了一种纤溶酶的单一组分,为纤溶酶发酵产品的大规模纯化及进一步研制和开发新的溶栓药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0.
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麦赤霉病菌产生的毒素不仅在病害发展过程中具有加重赤霉病的作用,而且污染谷物导致严重的食用安全性问题.由于赤霉病的普遍发生,有必要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本试验旨在制备可用于检测被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的粮谷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本实验首先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衍生物3-半琥珀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HS-DON-OVA)与卵清蛋白(OVA)采用碳化二亚胺法进行偶联得到人工抗原,以此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该鼠脾细胞与SP2/O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克隆,得到了1株能稳定分泌DON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382),并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结果]经检测382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其轻链为κ链.腹水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效价在1×10-7以上.该单克隆抗体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特异性结合反应的50%抑制质量浓度为29 μg/L,除与3-acetyldeoxynivalenol(3-Ac-DON)的交叉反应率为78.38%,与其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