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76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激酶5(GPCR kinase-5,GRK5)基因缺陷和老化交互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的病理改变-海马内肿胀轴突丛(swollen axonal clusters,SACs)出现和积累的影响。方法选取5、6、7、9、12~13、18—19月龄雌性GRK5基因敲除小鼠(GRK5 Knockout,GRK5KO)作为观察对象,另选取年龄匹配的雌性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为对照,每个年龄段GRK5KO和WT小鼠各4只。用抗人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海马内SACs的变化。结果所有小鼠随着年龄增长,海马内SACs逐渐增加;GRKSKO小鼠组海马内NFT^+ SACs数量较WT型小鼠组显著增加(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遗传性GRK5基因缺陷和老化双因素对海马内NFT^+SACs的影响有显著协同效应(P〈0.01)。结论在促进早期AD病理发生的过程中,GRK5缺陷和老化双因素共同加剧了雌性GRKSKO小鼠海马内SACs的形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在大连新港原油污染海域分离纯化出可降解原油的“土著”微生物,评价其原油降解能力,并研究提高降解效率的方法.方法 取海水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出“土著”原油降解微生物,以16S rDNA测序法鉴定微生物种类,并采用MEGA 5.0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选用最大相似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在实验室纯培养的条件下以气相色谱法对微生物的原油降解能力进行分析,选出优势菌种,再将优势菌种混配分析最佳原油降解条件.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的“土著”原油降解微生物分属枯草芽孢杆菌属、动性球菌属、嗜冷菌属等多个菌属,“土著”原油降解微生物资源丰富,优势菌种的混配有助于加快和提高原油降解效率,是有效且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处理法.  相似文献   
153.
采用CPE和MTT方法对分离自红树林土壤样品的211株放线菌进行抗H1N1病毒活性筛选,获得28株活性菌株,其中菌株HA10211发酵液稀释20倍时对H1N1病毒的抑制率达到92.2%。菌株HA1021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Isoptericola chiayiensis 06182M-1T具有最高同源性(99.3%),在发育树上聚为同一个分支,二者DNA-DNA杂交率为83.2%。依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系统发育分析和DNA-DNA杂交结果,鉴定菌株HA10211为嘉义白蚁菌(Isoptericola chiayiensis)。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检测APE1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化在卵巢上皮癌细胞株HO-8910、A2780、SKOV3间的表达,对进行大样本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探讨APE1遗传变异与卵巢癌易感性关系进行指导.方法:提取各细胞株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片段,直接测序法检测产物APE1位点rs1760944、rs1130409和rs2307486在细胞株中的基因表达,测序结果解读采用Chromas2软件,并结合NCBI及HapMap数据库分析测序结果.结果:测序结果发现rs1130409突变型等位基因(G)位于细胞株A2780中,基因型为T/G;其野生型等位基因(T)位于HO-8910及SKOV3,基因型均为T/T; rs 1760944突变型等位基因(G)位于细胞株A2780、SKOV3及HO-8910中,基因型均为G/G;rs2307486在三株细胞株均为野生型纯合子A/A.结论:APE1基因位点rs 1130409与rs 1760944在卵巢癌上皮细胞株HO-8910、A2780、SKOV3间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化,提示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相关;rs2307486在HO-8910、A2780、SKOV3中不存在多态性改变,提示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55.
156.
[目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通过调查苏北地区规模化猪场ETEC的流行情况,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研制具有免疫保护效果的优势血清型菌株的灭活疫苗,以期对苏北地区ETEC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苏北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3-30日龄的仔猪新鲜粪样、肛拭子及小肠组织样,分离出ETEC,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耐药性测定、小鼠致病力测定;最后通过动物免疫试验研究优势血清型菌株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从2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病料562份,通过PCR鉴定及测序得到141株ETEC;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出85株菌的O抗原血清型,其中08、0101和0128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1.2%(52/85),其他血清型包括09、03、020、0148、0149等;分析141株ETEC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得出分离株对新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高度耐药,耐药率均高达80%以上;对恩诺沙星敏感性较高,敏感率达50.4%(71/141);对多粘菌素B和头孢噻肟中介耐药,占比分别为66%(93/141)和51.8%(73/141);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其中10重耐药的菌株占比最大,为19%(27/141);小鼠攻毒试验测得08血清型强毒株YC-6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为1.4×10^7 CFU/只,最低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MLD)为3×10^7 CFU/只;08血清型强毒株YC-6和0101血清型强毒株LYG-3制备的单价灭活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均达到100%,因此利用08血清型强毒株YC-6和0101血清型强毒株LYG-3研制二价灭活疫苗,结果显示该二价疫苗对感染不同血清型ETEC小鼠的保护率在83%以上。[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苏北地区ETEC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其优势血清型,并研制出针对对优势血清型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二价灭活疫苗,给临床ETEC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究不同生境巨菌草内生固氮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分异规律。【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固氮酶nif H标靶基因方法,研究了我国6个典型地区的巨菌草内生固氮菌群,包括福建闽侯县、新疆墨玉县、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青海贵德县、甘肃安定区、海南那大镇,结合地理气候因子统计,分析了固氮菌多样性的环境驱动机制。【结果】共获得64122条nif H基因的有效序列,640个OTUs,归属于6个门、10个纲、17个目、24个科、33个属和39个种。不同地区巨菌草中优势内生固氮菌群的种类和丰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门水平上,福州闽侯县、甘肃安定区、新疆墨玉县、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青海贵德县5个地区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海南那大镇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蓝藻菌门;属水平上,不同地区巨菌草最优势内生固氮菌类群分别为:福州闽侯县(变形菌门中未定属,80.56%);新疆墨玉县(变形菌门中未定属,33.14%);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变形菌门中未定属,76.23%);甘肃安定区(α-变形菌纲中的未定属,53.78%);海南那大镇(变形菌门中未定属,38.37%);青海贵德县(变形菌门中未定属,46.12%)。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巨菌草内生固氮菌群落的多样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海南那大镇样本中巨菌草各类内生固氮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最高,福建闽侯县样本中巨菌草各类内生固氮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最低。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年均降雨量和年均气温是影响巨菌草内生固氮菌群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p H。【结论】不同地区巨菌草内生固氮菌群落的组成及丰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海南那大镇巨菌草内生固氮菌群的种类及相对丰度较高,本研究可为巨菌草内生固氮菌群的资源开发及其固氮微生物肥料的菌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8.
报道了我国齿状木生真菌的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玫瑰色肉齿菌Climacodon roseomaculatus、带状小冠齿菌Hydnocristella himantia、棘丝刺齿耳Stecchericium acanthophysium和肾形齿耳Steccherinum reniforme。根据我国采集的标本对其进行了描述和绘图。  相似文献   
159.
纳米粒子(NPS)在工业和研究中的使用急剧增加,因而这种材料面临一个其潜在毒性的问题。不幸的是,对纳米颗粒与纳米/生物界面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没有足够的了解。广大科技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求日益关注的纳米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答案。我们将从NPS在生物媒体中的浓度,尺寸大小,电荷,和配位体的稳定性方面来了解纳米粒子的性质和他们在生物环境中对细胞毒所起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已知的机制,量子点可以破坏细胞,包括氧化应激引起的活性氧(ROS)。微小浓度量子点足以造成长期持久的,甚至是跨代的影响。本文讨论了从纳摩尔到皮摩尔浓度的诱导细胞损伤的量子点(QDS)的浓度,这意味着含镉量子点可以发挥表观遗传毒性,纳米基因毒性,重金属基因的毒性。在此为评估包括量子点的在内的纳米毒性的的纳米材料,我们采用量子点作为一个例证,来阐述以科学为基础的发展到纳米毒理学的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0.
高通量测序分析DNA提取引起的对虾肠道菌群结构偏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价不同DNA试剂盒提取引起的对虾肠道菌群结构偏差,了解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特征。【方法】分别以细菌、粪便和组织DNA试剂盒3次重复提取凡纳滨对虾肠道总DNA(分别编号为SIB,SIS和SIT),检测DNA含量、纯度及其16S r DNA V4区可扩增性,进一步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比较SIB和SIS样品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结果】细菌试剂盒提取的虾肠总DNA效果最好,粪便试剂盒次之,而组织试剂盒所提DNA含量低且难以被扩增。从SIB和SIS样品分别获得52151±5085和55296±5147条有效序列,同一(46800条)测序深度下,SIS样品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数量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SIB的,而SIB样品间OTU重复性则优于SIS样品间的。从SIB和SIS样品鉴定的优势门一致,均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但不同分类水平上绝大多数优势菌群丰度在两种样品间差异明显。【结论】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对虾肠道菌群结构因DNA提取方法不同而呈现显著偏差;本研究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核心菌群主要由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乳球菌属(Lactococcus),弧菌属(Vibrio),Aliivibrio和3个分类未定属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