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研究筛选对桃蚜Myzus persicae有致死作用的安全微波频率和照射时长,以为探究新型物理防蚜技术,弥补化学防治上的缺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暗箱中,应用微波发射仪分别发射1375, 2 750, 5 500和11 000 MHz 4个不同频率的微波照射桃蚜1日龄无翅成蚜,每个频率的照射时长分别为15, 30, 60和120 s;照射后在人工气候箱中饲养,分别于照射后8, 24, 48和72 h观察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状况,统计桃蚜死亡率、繁殖力(累计产蚜量)及子代有翅蚜率。【结果】4个不同频率的微波分别在4个不同照射时长下,对桃蚜1日龄无翅成蚜的死亡率、繁殖力和子代翅型分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照射后72 h, 5 500 MHz微波照射时间为15 s时对桃蚜1日龄无翅成蚜的致死作用最强,死亡率达到55.00%,在照射时间为30和120 s时可抑制子代桃蚜向有翅蚜的分化。2 750 MHz微波照射30和60 s时促进桃蚜1日龄成蚜繁殖,照射30 s时繁殖力最强,而照射15和120 s时却表现为抑制繁殖,且2 750 MHz微波照射30 s能抑制子代桃蚜向有翅蚜分化。【结论】微波辐射能够影响桃蚜1日龄成蚜的存活、繁殖和子代翅型分化。本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对桃蚜1日龄无翅成蚜有致死作用的微波频率和照射时长。  相似文献   
92.
记述剑盾狭背瘿蜂属Prosaspicera Kieffer 2新种:天目剑盾狭背瘿蜂P.tianmunensis sp.nov.和福建剑盾狭背瘿蜂P.fujianensis sp.nov.以及2中国新记录种:异剑盾狭背瘿蜂P.confusa Ros-Farré,2006和东方剑盾狭背瘿蜂P.orientalis Pujade-Villar,2006,提供了中国该属的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农林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3.
在陕西少华山首次发现了花长黄胡蜂Dolichovespula flora Archer,1987的地上巢从而获得该种胡蜂完整的3个社会等级,对雄性进行了首次描记,并简要讨论其近似种关氏长黄胡蜂D.kuami KimYoon,1996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94.
首次报道西藏准驼舞虻属Parahybos,并记述2新种:短突准驼舞虻Parahybos breviprocerus sp.nov.和长突准驼舞虻P.longiprocerus sp.nov.。  相似文献   
95.
首次记录产自东洋区的环足摇蚊属藻寄生环足摇蚊亚属,并依据中国标本对该亚属的洛格环足摇蚊Cricotopus(Nostocoladius)lygropis Edwards进行了重新描述,编制了世界本亚属雄成虫分种检索表。经检视模式标本和核对原始描述,将Cricotopus(Nostocoladius)seiryuabeus Sasa,SuzukiSakai(1998)处理为Cricotopus(Nostocoladius)lygropis的次异名。  相似文献   
96.
报道中国啼蟋属Trelleora Gorochov 1新纪录种:褐啼蟋T.fumosa Gorochov,1988,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相关特征图。研究材料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97.
记述采自中国山东的驼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 1新种:徂徕山驼笨蝗H.culaishanensis sp.nov.。该新种近似泰山驼笨蝗Humphaplotropis taishanensis Xiao,Yin et Yin,2013,雄性区别特征为颜面隆起两侧隆线明显,向下张开,不到达唇基;雄性前胸背板前缘中央呈尖角形突出,其顶端不到达复眼的后缘;前胸背板中隆线隆起较低,侧面观其高出头顶水平线的高度为全高的1/5;前翅较长,其顶端超过第1腹节的后缘。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相似文献   
98.
简要介绍了绿芫菁属Lytta 9亚属的分类历史。记述了采自西藏的1中国新记录种:赛兰绿芫菁Lytta(Asiolytta)selanderi Saha,并对2个种的亚属分类地位进行了重新处理:Lytta(Lytta)battonii(Kaszab),Lytta(Lytta)sifanica(Semenov);列出了中国绿芫菁属已知种类的名录,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中国新记录种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99.
跗突蓟马属Firmothrips Schliephake 原产于欧洲东南部,是蓟马科花蓟马属团Frankliniella genus-group中的单种属,现于我国首次记录。文中记述了该属1中国新纪录种:坚跗突蓟马F. firmus (Uzel),并提供了中国花蓟马属团的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0.
记述中国管蓟马科灵管蓟马亚科1新属:饰扣管蓟马属Bolothrips (Uzel) 及2新纪录种:伊卡洛斯饰扣管蓟马Bolothrips icarus (Uzel) 和两色饰扣管蓟马B. bicolor (Heeger),检视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