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Hepcidin的基因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知hepcidin氨基酸序列,参照毕赤氏巴斯德酵母(Pichia pastoris)密码子偏好性,设计合成了hepcidin目的基因。所合成的hepcidin基因全长96bp,其5′端引入KEX2基因产物(Kex2)的特异性识别位点序列,以保证表达产物具有天然N端。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将hepcidin基因克隆到pPicZαA载体中,构建了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Hepc,经电转至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使用浓度高达1500μg/mL的Zeocin筛选得到高拷贝插入GS115菌株,经摇瓶发酵和甲醇诱导,上清液有明显的hepcidin表达,表达量达到100mg/L。初步抗菌特性研究表明,该表达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
聚氨酯固定化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木糖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在多孔聚氨酯载体中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可有效地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在摇瓶条件下, 采用分批发酵方式, 确立了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为: 接种量7%, 聚氨酯加入量1.0 g/100 mL, 温度30°C, 初始pH值6.0, 分段改变摇床转速进行溶氧调节, 其中0~24 h 为200 r/min; 24 h~46 h为140 r/min。聚氨酯固定化提高了菌体对发酵抑制物的耐受力, 固定化细胞密度高, 发酵性能稳定, 发酵产率和体积生产速率都有所提高。水解液未经脱色与离子交换便可转化成木糖醇, 大幅降低了成本, 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固定化细胞连续重复进行12批次21 d的发酵, 木糖醇得率平均为67.6%, 体积生产速率平均为1.92 g/(L·h)。  相似文献   
33.
木聚糖降解酶系基因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类数量很大的再生生物资源,工业利用前景广阔。木聚糖降解需要多种酶的参与,主要有木聚糖酶、木糖苷酶、α-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木聚糖酯酶、阿拉伯糖酶、阿魏酸酯酶、p-香豆酸酯酶等。主要综述了木聚糖降解酶系基因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转录激活因子XlnR、抑制蛋白CreA、不同诱导物、pH值、HAP-CCAAT复合物等对木聚糖降解酶系基因表达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木聚糖降解酶系基因代谢调控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通过添加氧载体(正十二烷、正己烷、过氧化氢),有效改善发酵体系中的氧传递速率,从而促进了三孢布拉氏霉菌合成番茄红素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第0d加入1.0%的正己烷、正十二烷时番茄红素的生成量分别提高了25.32%、72.84%,在第1d,添加50μL/100mL过氧化氢时番茄红素的生成量提高了40.35%,在加入正十二烷的同时,再加入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Tween20,Tween80,Span-20等,可使番茄红素的产量最多提高114.83%。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β-紫罗酮和麦角固醇对酵母生长及产辅酶Q10的影响。研究发现,β-紫罗酮能促进菌体积累辅酶Q10,当培养基中β-紫罗酮的添加量为0·208×10-3mol/L时,菌体中CoQ10的含量提高了28·3%;少量麦角固醇能促进菌体产辅酶Q10,当麦角固醇的添加量为0·15×10-4mol/L时,菌体中CoQ10的含量提高了31·8%,而增加麦角固醇的添加量为0·60×10-4mol/L时则会抑制菌体产辅酶Q10;同时添加β-紫罗酮和麦角固醇时,菌体中CoQ10的含量提高了36·1%。研究结果表明,β-紫罗酮和麦角固醇能有效地促进菌体产辅酶Q10,这为发酵法生产辅酶Q10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6.
朱亚平  袁其朋  张怀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29-133
建立了重组hepcidin的分离纯化方法,并鉴定其抗菌活性。经金属螯合初步纯化的重组蛋白在cysteine/cystine氧化还原体系中氧化形成二硫键,用变性条件下的凝胶过滤除去多聚体,稀释复性后用于肠激酶酶切反应,得到重组hepcidin。融合蛋白His-hepcidin经氧化、复性后的总收率为50%,纯度大于95%。酶切后所得重组hepcidin经抑菌圈试验检验,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抗菌活性。LC-ESI-MS与园二色光谱检测显示重组hepcidin与天然hepcidin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二级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β-紫罗酮和麦角固醇对酵母生长及产辅酶Q10的影响。研究发现,β-紫罗酮能促进菌体积累辅酶Q10,当培养基中β-紫罗酮的添加量为0.208×10-3mol/L时,菌体中CoQ10的含量提高了28.3%;少量麦角固醇能促进菌体产辅酶Q10,当麦角固醇的添加量为0.15×10-4mol/L时,菌体中CoQ10的含量提高了31.8%,而增加麦角固醇的添加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靶向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CarR)的干扰质粒,为选择性抑制番茄红素环化酶活性以提高番茄红素产量,奠定基础。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三孢布拉氏霉菌CarR的不同部位所设计的3对shR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mU6 pro中,构建CarR shRNA表达质粒重组体mU6 CarR shRNA1、2、3,转化DH5а菌株扩增。提取质粒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个CarR shRNA表达载体mU6 CarR shRNA1、2、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CarR shRNA表达载体mU6 CarR shRNA,重组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CarR靶向RNA干扰番茄红素的环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9.
天然产物是创新药物、食品、香料和日化产品等的重要来源,和人民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天然产物化学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批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被解析,许多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相关的途径酶与后修饰酶被挖掘和功能表征.进一步,这些参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酶编码基因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