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7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6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分析牙周病的发病与人口爱螺旋体的热休克蛋白的关系。通过SDS-PAGE电泳将菌体蛋白分离,转移电泳(Western blot)检查螺旋体的热休克蛋白抗原,牙周病患者血清与螺旋体的热休克蛋白进行免疫印迹试验检查灯克蛋白抗体。结果为实验所用的螺旋体有4种可诱导产生质变休克蛋白,患者血清中有多种对于口腔螺旋体蛋白能起作用的本,其中有两名患者的血清对T.socranskii35535菌株的60kD或65 相似文献
42.
自从1962年Hollings在栽培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中发现第一例真菌病毒以来,迄今已在100多种真菌中发现了病毒,多数含双链RNA基因组。1972年Bozarth报道在R.solani中发现病毒,但未报道该病毒的理化性质。1975年Finlker在R.solani的一个强致病力菌株中分离到双链RNA病毒,它含3个组分dsRNA。 相似文献
43.
真核藻类的病毒和病毒类粒子(VLPs)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真核藻类的病毒和病毒类粒子(VLPs)赵以军石正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VirusesandVirus-likePearticlesofEukaryoticAlgaeZhaoYij...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道了尸检收集积累的6例猕猴脑内自然感染绦虫囊尾蚴病例及其病理学观察结果。猕猴来自云南、贵州两省和由本所养殖场繁殖者,其中雌雄各半。年龄约2 ̄15岁。 相似文献
45.
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在东北小兴安岭林区对黑熊冬眠仓的特征和仓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采用网状排查的方法,调查熊仓111个和未被利用的树洞(26)、岩洞(12),其中树仓72个,地仓36个,明仓3个.结果表明:72个利用树仓和26个未利用树洞的坡度和灌丛盖度差异显著;坡度、灌丛盖度、仓口到地面高度、海拔、树高等因子与利用状况关联紧密;黑熊对树仓周围植被偏好利用针叶林和杂木林,回避阔叶林,对针阔叶混交林生境随机利用;对树仓的洞口有选择性,选择利用只有一个上洞口或侧口的树洞,回避有多个洞口的树洞;而对坡向、坡位、树种、枯树/活树和洞口朝向的利用无选择性.36个利用地仓和12个未利用岩洞的树高和坡度差异极显著,人为干扰距离因子差异显著,其余各项数量型因子差异不显著;树高、坡度、人为干扰距离、灌丛盖度、仓口长和海拔等因子与利用状况关联紧密.黑熊对地仓偏好利用上坡位和中坡位,回避下坡位;对地仓的洞口朝向选择利用仓口朝向阳面的地仓,回避阴面,对洞口朝向半阴半阳面的地仓随机利用.对植被类型、坡向、树种、枯树/活树和树洞/岩洞的利用无选择性.在小兴安岭南坡的带岭林区研究中还发现,当树仓、地仓被火烧过以后,将不再被黑熊利用;但是黑熊并不离开冬眠巢域,而是就地自建巢穴,利用明仓过冬. 相似文献
46.
吡虫啉、扑虱灵对褐稻虱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结合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明确了毗虫啉、扑虱灵对褐稻虱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特征的差异:①毗虫啉是高活性的神经毒剂,扑虱灵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②吡虫啉对褐稻虱三龄若虫的浸苗活性是扑虱灵的9.3倍,对成虫和卵的杀伤作用显地高于扑虱灵。③水稻茎叶对呲虫啉的吸收传导能力略高于扑虱灵,根对毗虫啉的吸收能力显高于扑虱灵。④毗虫啉对褐稻虱天敌黑肩绿盲蝽的杀伤力大,扑虱灵安全。这两种药剂上述特征的差异性在生产上对种群控制效果表现为,呲虫啉前期的速效性要显高于扑虱灵,中期的控效作用和后期的持效作用二相当。 相似文献
47.
记录了辛辛那提市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包括那些成为城市及其居民的长期财政负担的资源开发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不理智的工程实践。强调了过去40年里该市为缓解坡地不稳定性而采取的步骤,并提出了其他一些该市可以采取的关于未来山地开发的更为积极的措施。还记录了山地信托基金会(Hillside Trust)的工作,该基金会是一个成立于1976年的非营利组织,旨在倡导慎重利用和保护辛辛那提地区的山地。 相似文献
48.
以佩戴具有无线电发射功能的GPS 颈圈(Lotek GPS_ 4400M) 的放归大熊猫“祥祥”作为目标动物, 2006 年4 月至2007 年2 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RT)和GPS 跟踪技术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五一棚”区域, 每日监测大熊猫在野外环境下的生存状况、移动规律和觅食行为。为了比较RT 和GPS 在高山峡谷地区空间定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引入空间定位率、地形特征、空间定位差、巢域大小和日移动距离等指标来分析RT 和GPS 之间的定位差异。结果表明:RT 的空间定位效率明显高于GPS 的自动定位(P < 0. 001),分别是54.1%(绘图法)和45. 2% (≧ 2D);不同月份RT 和GPS 的空间定位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这与大熊猫不同月份的海拔活动范围和觅食行为特性密切相关。RT 位点的地形指数中坡度高于GPS,坡向和海拔高度较GPS 定位点低,两种无线电遥测方法(两点直接计算法和绘图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同一天位点之间的距离(空间定位差)平均450 ~ 660 m 左右;RT 与GPS 所估测的大熊猫巢域大小,除5 月、9 月和12月RT 低于GPS 外,其余月份为前者高于后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日移动距离除12 月份RT 小于GPS 外,其余月份都呈现出RT 大于GPS 的格局,统计检验结果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 < 0. 05);两种无线电遥测方法所测指数之间都无明显差异(P > 0. 05)。这说明RT 遥测和GPS 定位都可以应用于高山峡谷地区野生动物的生态学研究,而且GPS 无线电颈圈在亚高山和高山森林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微波水解制备鱼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微波水解的方法制备鱼蛋白水解液,结果表明:微波可以明显增加蛋白质回收率,正交实验得到微波酸解的最适条件,即HCl浓度4 mol·L-1、微波功率450w、作用时间为30min,其水解液的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1.02%,相当于酶解的效果,且腥苦昧较小。 相似文献
50.
苏云金芽孢杆菌δ-内毒素基因穿梭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已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破坏作用,同时有不少害虫也逐渐产生抗药性从而引起某些害虫的大流行,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应用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Bt基因)可构建具有抗虫作用的抗虫工程菌,这样通过拌种或植物叶面喷雾可达到快速、经济、有效的防治虫害的目的。国际上抗虫工程菌研究应用很快,如美国将BI基因转入到一种正常情况下定居在植物组织中的棒杆菌,将这种工程菌拌玉米种子,这样随植物生长该菌在植物体内大量繁殖,当玉米螟在茎和叶取食时,即因食用表达苏云金杆菌毒蛋白的工程菌而死亡。 田颖川等已克隆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内毒素基因CryIA(b)和CryIA(c)。本文将Bt基因CryIA(c)插入到大肠-枯草穿梭载体pBE-2中构建成Bt毒蛋白基因穿梭质粒pAMY,利用电穿孔法转人大肠杆菌DH5a,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BR151,IA511,野生型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a-47,短芽孢杆菌B.brevis A-5和枯草芽孢杆菌90-8,获得了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工程菌克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