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9篇
  4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361.
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两例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综合征的两个不相关家系成员进行了临床观察、血液学、血液生化和基因分析,讨论了α、β地贫两种病理基因同时复合存在的临床表现与病生理及其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362.
藤则雄 《古生物学报》2003,42(1):138-147
根据日本中部琵琶湖深井钻探资料研究了过去3Ma的古植被、地层及古气候。由湖底取得的200m和1400m样品的孢粉组合可分别划分出19个和37个带,反映了湖区及其周围自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演变史。在冰期阶时琵琶湖附近山区的典型植被为亚北极带,低地为冷温带。而在间冰期阶里山区一般为温带或冷温带植被,低地则主要由落叶和常绿树组成的温带和暖温带的植被。在进行过去3Ma古植被、古气候演变对比中,当地古气候史和以下资料显示出明显的一致,例如加勒比海、西太平洋及赤道海洋的氧同位素资料,地中海西部(Mallorca)的沉积旋回,欧洲中部的风成沉积序列,日本关东和新几内亚的海平面变化记录,以及在南美波哥大高地和以色列死海裂谷根据孢粉得出的古气候变化记录。  相似文献   
363.
广东鹤山人工林蚯蚓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对鹤山3种人工林下蚯蚓群落连续调查约1a,比较不同林型蚯蚓群落结构以及季节和环境变化对蚯蚓群落的作用。结果表明1各林型内蚯蚓均以西土寒蚓(OcnerodrilusoccidentalisEisen)为最多,年龄构成以幼体为主。豆科林蚯蚓个体数最多,荷木林蚯蚓生物量最大。几乎所有蚯蚓种类的个体生物量都以荷木林为最大。23林型下,蚯蚓个体数与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步。蚯蚓个体数的季节变异针叶林>豆科林>荷木林,林型之间蚯蚓个体数以豆科林与针叶林差异最显著;蚯蚓生物量的季节变异豆科林>荷木林>针叶林,林型之间蚯蚓生物量荷木林与针叶林差异最显著。寒蚓个体数季节变化与总体的变化一致,但其生物量变化趋势与总体相反针叶林>荷木林>豆科林,说明蚯蚓群落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很可能受寒蚓以外的其他蚯蚓种类生物量变化的控制。3在一定范围内,蚯蚓个体数和蚯蚓生物量与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平均含水量显著相关。土壤平均温度在20~22℃左右,蚯蚓个体数最高,土壤平均温在23~25℃左右时,蚯蚓生物量最高,各林型蚯蚓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最高时的土壤平均温度不同。降雨对蚯蚓群落的影响很大,对水分条件较差的豆科林和针叶林尤为明显。通常蚯蚓都是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时候生长和繁殖,土壤水分过多和过少,都不适宜。蚯蚓的繁殖,受降雨的影响,3种林型下蚯蚓繁殖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64.
修晨  肖荣波  陈三雄  张晖 《生态学报》2020,40(23):8377-8391
通过总结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等国内外主要湾区的生态系统特征、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在辨析生态修复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基于Meta-Analysis及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驱动因子,归纳总结湾区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基础、技术模式及案例。结果表明:(1)国内外三大主要湾区的生态系统特征为森林占比最高,其次是农田和草地占比,城镇占比第三。森林一般分布在湾区外围,城镇分布在湾区内核河口三角洲附近。(2)湾区生态修复理论包括以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为基础的三种修复理论,生态修复的类别分为补救修复、改善修复、生态恢复和复垦等。(3)湾区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包括主动修复、被动修复和重建等三类技术模式。在总结梳理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生态修复存在问题,本文提出我国和广东省开展生态修复实践的建议和展望,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65.
目的通过对猕猴脱毛的相关营养学指标的比较分析,为改善人工饲养猕猴脱毛状况及其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根据被毛状况分组A、B、C,采集试验猴被毛和血清,测定其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以及血清矿物元素,对各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试验猴被毛Cu、Fe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n、Zn、Pb、As则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被毛脯氨酸、缬氨酸、氨和精氨酸的含量A组和B组极显著低于C组(P〈0.01),酪氨酸含量则是A显著低于B组(P〈0.05),且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又显著低于C组(P〈0.05);胱氨酸含量C组高于A组和B组(P〈0.01);苯丙氨酸含量是B组高于C组(P〈0.05),且高于A组(P〈0.01),C组又高于A组(P〈0.05);赖氨酸、组氨酸和氨基酸总量含量是C组高于A组(P〈0.05)和高于B组(P〈0.01),A组高于B组(P〈0.05),其余氨基酸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的血清Mg、P、Cu和Ca的含量高于C组,其余矿物元素的含量基本一致。结论 Mn过量、Zn的供给不足可能是影响人工饲养猕猴被毛质量的因素;胱氨酸对改善猕猴被毛品质、提高被毛质量应该有一定作用;高营养水平的Ca、Mg、P和Cu可能会影响人工饲养的猕猴的被毛质量。  相似文献   
366.
冬虫夏草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遗传分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永久  杨跃雄 《遗传学报》1997,24(5):410-416
本文对来自青藏高原3个区域5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19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 ̄10个之间。该19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RAPD片段总数平均约为65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受试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中,来自同一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甚微,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样本间遗传差  相似文献   
367.
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已成为当前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实验室模拟,探讨水生植物光合呼吸作用引起的昼夜溶氧(DO)波动对富营养化草型湖泊沉积物氧化亚氮(N_2O)和氮气(N2)产生及活性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生植物能够显著增强水体和沉积物表层含氧量的昼夜波动幅度,提高系统DO水平。N_2O和N2排放通量随着DO波动而出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趋势。随着水生植物的种植,参与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酶活性显著增强,沉积物TN和NH4+-N含量则显著降低。沉积物氮迁移途径分析表明,水生植物吸收固定和N2排放是实验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为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及温室气体控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8.
作者为瞭解像胶草根内醣与橡胶之关系,在1944,1945年进行了大田及砂耕试验,以了解植物不同生长期内橡胶草根内橡胶与醣之变化。大田试验于1944年春播种,11月开始收获,最初二月内橡胶量变化不大,如1944年11月5日含胶量为7.14%,12月5日为7.12%,1945年1月5日为6.79%。但此时醣变化很大,如1944年11月5日到12月5日。根内总醣量减少(14.1→11.33%),而单醣有增加(1.44→3.17%)。1944年12月5日到1945年1月5日醣的总含量继续降低,其中特别是菊糖,但单醣增加。 1945年1月5日到3月5日土壤结冰,植物冬眠,此时总醣量未见减少,但单醣降低约二倍。单醣的降低却有益於橡胶的增加,如此时橡胶量从6.79%增到11.26%。以上说明了卽使在冬天,橡胶草根内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369.
<正> 自1968年大量分离和培养烟草原生质体成功以来,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也试验了原生质体培养,但据说再分化是非常困难的。可是,随着培养技术有了新进展和认识到马铃薯是欧美的重要作物而加强研究,再分化已成为可能。1977年以来,从马铃薯原生质体再生植物体的成功例子已不断有所报道。1978年Melchers等报道了不可能有性杂交的马  相似文献   
370.
柑桔全爪螨为害梨树时春夏种群密度极低但随后却突然爆发,形成一年之中只有秋季一个高峰期之发生规律,这与其在柑桔上一年之中两个发生高峰期的发生特点形成鲜明对照。为阐明柑桔全爪螨在梨树直的这种季节消长规律之成因,本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该螨在梨叶和柑桔叶一年之中的产卵率,成活率以及卵的孵化率等生态学习性。结果表明产卵率在梨叶与柑桔叶之间全年均无显差异;然而其在梨叶上的成活率以及卵的孵化率在八月之产明显低于其在柑桔叶上之值,且差异显或极显,但八月之后以上各项指标在梨叶和柑桔叶上均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