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丹参是一种传统中药,但其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是近年才展开的.本文概述了丹参水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含量测定和药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2.
后丽盲蝽属作为属级分类单元的DNA分子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并正反链双向测得半翅目盲蝽科盲蝽族(Mirini)中后丽盲蝽属(Apolygus)和草盲蝽属(Lygus)9个种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序列,应用Mega计算该两个属7个种11个Cyt b 432 bp片段序列的碱基组成、核苷酸的种间变异率、所编码的144个氨基酸的变异率。其核苷酸变异率:后丽盲蝽属内小于0.02,草盲蝽属内小于0.08(个别种例外);两个属种类之间平均变异率都大于0.10,平均为0.15。氨基酸变异率:后丽盲蝽属内种间无变异,而草盲蝽属内只有L.gemellatus与其他种间有13个氨基酸变异,仅占9.03%;两属各种类间却存在8~11个氨基酸的变异。表明在分子水平上两属之间较之于属内种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支持将后丽盲蝽从亚属提升为属级分类单元的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203.
小鼠限量对小鼠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及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饮食限量法,将昆明小鼠分三组:自由进食、八份进食和半量进食的小鼠分别进行了免疫功能、肠道菌群与寿命的观察。结果显示:八份饱进食组小鼠寿命最长,2年全部存活(100%),自由进食组次之(33%),半量进食组只到18个月就全部死亡。在免疫的检测中发现ANAE+数及Mφ吞噬试验,八份饱进食组最高,自由进食组次之,半量进食组最低,相差显著或非常显著。在肠道需厌O2菌的检测中,结果显示:克雷伯氏菌、双岐杆菌、乳杆菌八份饱进食组明显的高于其自由进食组(p<005)和半量进食组(p<001),提示长寿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及部分细菌的增加和适量的饮食限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4.
随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新药研发的主要来源和未来医药产业的方向。但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企业规模小,资源分散,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5.
木酮糖是生物体内的代谢中间产物,是多种稀有糖合成的前体物质,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在膳食、保健、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从最基本有机原料之一的甲醛出发,利用生物酶法催化甲醛合成木酮糖。通过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苯甲酸脱羧酶(Benzoylformate decarboxylase)突变体BFD-M3催化甲醛聚合生成羟基乙醛和1,3-二羟基丙酮(DHA)。通过来源于大肠杆菌的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突变体Tal B-F178Y进一步催化羟基乙醛和DHA聚合生成木酮糖,最终实现甲醛到木酮糖的酶法转化,转化率为0.4%。此外,经过优化甲醛底物浓度,木酮糖转化率达到4.6%,比优化前提高了11.5倍。为了进一步提高木酮糖的转化率,采用Scaffold多酶组装技术固定BFD-M3、Tal B-F178Y蛋白,使木酮糖转化率达到14.02%,较未用Scaffold技术前提高3倍,为生物法合成稀有糖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206.
四种野生百合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青岛百合(L.tsingtauense Gilg)、山丹(L.pumilum DC.)和岷江百合(L.regaleWilson)等4种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核型除山丹为3A外,其余3种材料核型均为3B。核型公式分别为:南川百合2n=2x=24=4m(4SAT)+2sm+6st+12t;青岛百合2n=2x=24=8m(4SAT)+2sm(2SAT)+14t;山丹2n=2x=24=2m(2SAT)+6sm(2SAT)+4st(4SAT)+12t;岷江百合2n=2x=24=2m(2SAT)+2sm+6st+14t。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是81.68%、76.09%、80.34%和82.26%。其中,南川百合和青岛百合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7.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凋落物产量及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凋落物产量及动态的研究刘传照,李景文,潘桂兰,李传荣(东北林业大学红松研究所,黑龙江带岭153106)LitterProductionandDynamicsinBroadleavcd-KoreanPineForestsinXiaoxinganMountaiils¥LiuChuanzhao;LiJingwen;PanGuilan;LiChuanrong(InstituteofKoreanPineStudies,NortbeastForestryUniversity,Dailing,Heilongjiang153106).Ch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6):29-33.Three-yearstudywasdoneonlitterproductionanddynamicsunderbroadleaved-KoreanpineforestsintheXiaoxinganMountains。Resultsshowedthatannuallitterfallis4.25±0.17t.ha ̄(-1).yr ̄(-1).Amongtotallitterfall,leaflit  相似文献   
208.
【背景】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广泛分布于温带湖泊,因产生微囊藻毒素且易成为蓝藻水华优势藻株而备受关注。【目的】基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基因转录水平验证,阐明从巢湖新分离的铜绿微囊藻Chao 1910的主要代谢通路和磷营养高效利用机制。【方法】通过第三代测序技术拼接获得Chao1910的全基因组序列,完成主要代谢通路的基因注释,并对与蓝藻水华优势藻株形成相关的磷代谢通路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比较基因组学表明,Chao1910藻株与日本铜绿微囊藻NIES-843的亲缘关系最近,其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和核苷酸合成等代谢通路的基因组成非常保守,同时具有完整的磷转运、磷吸收、多聚磷酸盐合成/分解等磷营养高效利用的通路。不同于其他铜绿微囊藻,Chao 1910藻株不具有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簇,推测其主要依靠对磷营养的高效利用获取生存竞争优势。【结论】Chao1910藻株是巢湖首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铜绿微囊藻,这将有助于揭示其获得生存竞争优势的分子机制,为遏制巢湖蓝藻水华暴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9.
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明确温度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本实验在恒温条件(15, 19, 23, 27和31℃共5个温度梯度)下, 以板栗为寄主食料, 研究了温度对桃蛀螟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桃蛀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存活率、 蛹重以及种群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在15~27℃范围内, 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是, 当温度上升至31℃时, 幼虫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其发育历期比27℃时延长了1.11 d, 而卵期、 蛹期和产卵前期仍符合随温度升高趋于缩短的趋势。此外, 15℃下桃蛀螟5龄幼虫发育停滞, 表明老熟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高于其他低龄幼虫。桃蛀螟世代存活率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大小顺序为23℃>27℃>19℃>31℃, 其中, 23~27℃的存活率较高, 为54.44%~63.56%, 31℃时为4.30%, 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成虫产卵量在23℃时最高, 单雌平均产卵量达55.00粒, 其次为19℃和27℃, 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3.30和39.70粒; 31℃下产卵量最少, 仅为20.90粒。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桃蛀螟卵期、 幼虫期、 蛹期、 产卵前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37, 10.06, 14.27, 7.47和11.85℃, 有效积温依次为70.84, 287.71, 118.42, 58.33和509.06日度。研究结果为桃蛀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对指导生产实践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10.
内蒙古的植盲蝽(半翅目:盲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载内蒙古植盲蝽属(Phytocoris Fall.)14种,其中包括突植盲蝽Ph.(Ph.)procerussp.n.、郑氏植盲蝽Ph.(Ph.)zhengi sp.n.、柠条植盲蝽Ph.(Ktenccoris)caraganae sp.n.、蒙古植盲蝽Ph.(K.)mongolicus sp.n.、褐植盲蝽Ph.(K.)nigritus sp.n.、红褐植盲蝽Ph.(K.)rubiqionsus sp.n.、砂地植盲蝽Ph.(K.)desertorum sp.n.、贺兰山植盲蝽Ph.(K.)alashanensissp.n.8个新种及5个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