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建立菌群失调腹泻的造模方法,研究超微七味白术散对其疗效。【方法】采用抗生素联用、中药复方等不同方法进行腹泻造模,通过超微七味白术散进行治疗。【结果】中药大承气汤能快速致泻,腹泻程度最严重,久灌能出现脾虚症候,但对肠道微生物影响不大(P>0.05)。抗生素联用组中,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拉定联用组造模效果最好,两者联用,抗菌谱达到最大互补,且混用不使药物失效。经超微七味白术散灌胃治疗后,中药组迅速治愈,脾虚症候消失。抗生素联用组小鼠肠道乳酸菌、真菌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建立了一种菌群失调腹泻的造模方法,七味白术散中存在促使乳酸菌、真菌生长的益生元。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典型草原细菌群落结构的PCR-DGGE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液氮冻融法和蛋白珠法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用PCR—DGGE对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主要的条带进行测序。发现蛋白珠法比液氮冻融法更能反应出实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细菌主要有5个分支: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α、β及γ类群,拟杆纲门(Bacterio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与基因库中进行比较后发现有4个序列和已知的细菌种类相似达到了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周进  吴海  刘富林  蔡莹  蔡光先  张华玲  曾奥 《生态学报》2012,32(21):6856-6863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多项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为探讨超微七味白术散疗效与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关系,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抗生素建立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分别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超微全量汤剂、超微1/2量汤剂、超微1/4量汤剂、超微1/8量汤剂,分析肠道菌群数及酶活性。结果表明,模型组的肠道微生物(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数量、木聚糖酶活、蛋白酶活及淀粉酶活均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传统汤剂组的细菌及酵母菌数均高于对照组,但霉菌数明显下降(P<0.05)。酵母菌数随超微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细菌及霉菌数在超微1/2量时最多,与传统汤剂相比,超微1/2组的三类菌均显著增加(P<0.01)。大肠杆菌在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和超微1/2量的作用下达到了正常水平(P>0.05);经超微全量治疗后,大肠杆菌增长十分迅速,远高于其余各组(P<0.01);七味白术散能促进肠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P<0.05),恢复肠道菌群平衡。肠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变化趋势一致,传统药物组的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超微药物组超过了传统汤剂组的数量(P<0.05),超微1/2剂量组的数量最大,远高于其它各组(P<0.01)。肠道内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与超微饮片浓度有一定相关性,但肠道酶活性未达到对照组水平(P<0.05)。超微七味白术散1/2量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效果与传统汤剂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