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是目前最热门的白内障手术之一。即在计算机系统引导下利用飞秒激光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的制作,晶状体核裂解和晶状体前囊膜的切开,明显降低了传统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并发症,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目前仍然处于临床应用初级阶段,其昂贵的价格是影响其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原因,手术安全性及远期屈光效果仍然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就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2.
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导致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组织内递送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药物对浅表肿瘤的治疗效果。生物相容透皮给药微针凭借较高的机械强度,刺穿皮肤角质层,将微针内的药物递送至浅表肿瘤组织内,提高生物利用度,改善静脉注射、口服给药的肝肾毒性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生物相容透皮给药微针的设计及其在癌症化疗、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浅表肿瘤的微创、局部递药和精准、高效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3.
鄂东大别山地区食用菌主要病害防治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湖北省鄂东大别山区近两年来在种植栽培食用菌中经常出现的主要病害的危害特征及防治对策作一介绍。根据课题组的定点,抽样调查及标本鉴定,确定带有共性和常见的8种病害是介绍的主要对象,从中也分别确定和研究了具体的防治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954.
选取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卤蕨(Acrostichum aureum Linn.)、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 Blanco.)、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inn.)、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 Lam.)、秋茄(Kandelia candel Druce.)、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 Ait.)和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为研究对象,通过遮荫控制实验,研究这8种红树植物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自然光强的100%、45%、30%、10%)下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遮荫对无瓣海桑幼苗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积累、基径的增长和叶片数的增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桐花和老鼠簕在遮荫处理下生长状况较好,遮荫对桐花生长的影响不显著,对老鼠簕幼苗的生长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当光照强度降低时,无瓣海桑、秋茄、老鼠簕、桐花树的幼苗都对地上部分投入了更多的生物量,其中秋茄、老鼠簕和桐花树通过提高叶生物量来获取更大的光能捕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从对光照的生长适应角度来看,桐花、老鼠簕和卤蕨适宜种植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秋茄适宜在郁闭度较低的林下种植;真红树无瓣海桑和木榄以及半红树黄槿和银叶树则不适合在林下种植。  相似文献   
955.
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为多年生球根药食同源植物,其鳞茎具有典型的生理休眠特性,而低温是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揭示大百合鳞茎休眠解除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对4℃低温处理0、30和60d的鳞茎分别进行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鳞茎休眠的解除与酚类物质的代谢相关,酚类物质的降解有利于解除休眠,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s)在此过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同时,bHLH、bZIP、MYB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均与酚类代谢物显著相关,且参与解除休眠。共表达分析证实PAL、CAD和POD是酚类代谢重要的调控基因,MYB4、MYB114和ICE1参与了酚类代谢调控网络,其中ICE1可能是连接温度信号和酚类代谢的关键因素。这些转录因子与酚类物质的共同作用可能对鳞茎打破休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6.
从荞麦中提取芦丁———维生素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类药之一———芦丁,又名维生素P,也叫芸香甙。分子式为:C27H30O16·3H2O,分子量为66459。医学上用于制取维生素药———芦丁片及复方芦丁药片。芦丁有延长肾上腺素及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降低血管脆性与恢复毛细血管弹性的作用。临床上用...  相似文献   
957.
生物工程是最近崛起的新兴学科,是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新方向。要探索生命的奥秘,改变生物的特性,解决生产方面的实际问题。应用现代新技术,是今后生物科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当前,国际上掀起了“新的世界产业革命”,而生物工程是这场“革命”的三大技术之一。鉴于这种情况,世界各国都给予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本文通过开展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与正常表皮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和鉴定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与正常表皮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以探讨白癜风患者表皮发生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建立和优化了表皮样品中蛋白质的最佳酶切条件。其次,采用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策略开展了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与正常表皮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并筛选了差异表达蛋白。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及数据库(GO、KEGG、STRING、GSEA)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优化所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是由Lys-C (酶∶底物,1∶100)和胰酶(酶∶底物,1∶50)组合而成的顺序酶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共鉴定4 496个蛋白质,其中181个蛋白质为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中的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代谢、免疫、氧化还原和细胞黏附相关。其中119个上调蛋白主要参与角质化、转录、氧化应激及蛋白酶解等过程。62个下调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谷胱甘肽代谢和肌动蛋白细丝封端等过程。结论 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了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与正常表皮之间主要存在角质化、免疫、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959.
新编高中生物课本增加了根对矿质离子交换吸附实验。洋葱一般秋季不好买,且分组实验用量大价格也较高。我用小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实验效果很好,且种子容易得到。先将小麦种子水中浸泡24小时。取一个装有清水的小烧杯,上口盖一块塑料窗纱,将浸过的麦种几十粒放在纱上并使麦种恰好接触到水面,隔天换水一次,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