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7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11.
2005年2月23日—4月28日,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内一样点进行每天采样,监测水体中叶绿素a与可溶性碳(DOC)浓度的变化,研究在春季水华暴发期间DOC的动力学特性。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绿素a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间共暴发了两次水华,其中第一次历时较短,第二次历时较长。DOC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基本吻合。整个暴发过程中的叶绿素a与DOC的回归分析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62),但第一次暴发过程中的相关性很高(R2=0.72),而第二次暴发过程中的相关性较低(R2=0.30)。根据天然水体中DOC来源的主要途径,推测在第一次暴发过程中DOC的来源主要是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的代谢产物,而第二次暴发过程中DOC的来源主要是水体中藻类死亡腐烂而产生的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212.
遮光处理对三种钝叶草的生长习性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钝叶草属(StenotaphrumTrin.)的3个种,普通钝叶草(Stenotaphrum helferi)、森特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和金边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cv.varietgatum)均为耐荫性草种。光合测定结果显示,3种钝叶草的光合作用在中午均未出现光抑制,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型;除金边钝叶草外,森特钝叶草与普通钝叶草在75%遮光下的净光合速率要高于全光照下的。野外观测发现,金边钝叶草与森特钝叶草一直维持在营养生长阶段,而普通钝叶草的生长发育周期最短,在大约3个月就完成了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全过程,包括抽穗、开花和结实。光照下森特钝叶草生长最好,而在遮光下普通钝叶草长势最好。在75%的遮光条件下,3种植物都保持了较好的生长状况,并且保持终年常绿的景观效果。总的来说,3种钝叶草都表现出了耐荫能力,而普通钝叶草的耐荫性最强,在遮光条件下生长迅速,叶片呈现翠绿色,因而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阴生草坪草种;金边钝叶草是生长最为缓慢的品种,但它的叶片黄绿相间,能给人焕然一新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213.
对北部湾盆地涠洲组和流沙港组的钻井所获的岩屑进行孢粉分析,以孢粉组合优势和特征分子为依据,划分出流沙港组4个孢粉组合,涠洲组3个组合8个亚组合。流沙港组时代属于始新世,以藻类为优势的孢粉组合属于晚始新世,涠洲组属于渐新世。始新统与渐新统的界线位于流沙港组与涠洲组之间。  相似文献   
214.
铅对小鼠血液和肝肾影响的实验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剑  童希琼  蔡亚非 《生物学杂志》2010,27(1):17-19,38
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染毒小鼠新鲜血样,再用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配合试剂盒法对血清进行检测,研究铅对血液与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g/kg浓度的醋酸铅对小鼠的血液有显著影响,白细胞数目(WBC),淋巴细胞数目(Lymph),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等指标显著增加(P〈0.05),此外对血小板凝血系统功能显著影响,血小板数目(PLT)等指标下降极显著(P〈0.01),对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等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肝肾功能性指标:谷丙转氨酶(AIJ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UREA)肌酐(CREA)生化酶显著偏离正常值(P〈0.05)。表明铅对肝脏肾脏功能有显著的破坏。对检测结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15.
藏药镰形棘豆挥发性成分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和顶空萃取三种方法并结合GC和GC/MS技术分析藏药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e Bunge)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分别占71.0%,85.6%和84.5%。烷烃类、黄酮类和醛类化合物为主要挥发性成分。3种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成分在保留时间值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能更完全地阐述清楚藏药镰形棘豆的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种药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6.
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实验糖尿病大鼠血脂,探讨蝇蛆壳聚糖改善脂代谢以降低血糖的机制。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结果经蝇蛆壳聚糖治疗后,高剂量组TC,TG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其中TG含量与拜糖平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T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TG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HDL含量最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蝇蛆壳聚糖有改善实验糖尿病大鼠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7.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全球瞩目之下盛大开幕,在这个与奥运会、世界杯并列为世界三大盛会的舞台上,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园区里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集中展示人类文明成就,畅想地球生存的未来。千奇百怪的场馆建筑、浓郁瑰丽的异国风情、最新最炫的科技成果……世博会以它无与伦比的方式让中国人真正实现了"不出国门,看遍世界"。那么,在这样"一届逛不完、看不够的世博会"上,究竟有哪些精彩看点值得我们共同分享呢?  相似文献   
218.
为了解克氏原螯虾在永久性静水水体(水库和池塘)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和它对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于2008年5—8月,利用样线法与目视遇测法以及网捕法,对舟山群岛中的8个岛屿(岱山、六横、秀山、佛渡、桃花、虾峙、册子和普陀山)上的86个水库和池塘中的克氏原螯虾分布和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因素包括外来种牛蛙(Rana catesbeiana)、水体的面积、最大水深、水体周边植被的覆盖率、鱼的出现率、人口足迹以及当地蛙的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83.7%的研究水体(72/86)有克氏原螯虾的分布,克氏原螯虾和牛蛙共同分布的水体占53.5%;2)克氏原螯虾的密度在各个岛屿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3)基于信息标准(AICc)的最小满足模型(Minimum Adequate Model)显示,克氏原螯虾的分布与水体的最大水深和牛蛙的密度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克氏原螯虾的入侵对舟山群岛永久性静水水体蛙类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但由于克氏原螯虾是牛蛙的重要食物,它的分布可能潜在地助长外来种牛蛙的密度。  相似文献   
219.
BALB/C小鼠的白内障突变与大片段小卫星DNA多态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BALB/C小鼠白内障突变品系与BALB/C小鼠保种品系二者间小卫星DNA多态性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变异小卫星位点与白内障突变基因的关系最终找到导致这种白内障形成的基因奠定基础,采用α-^32P-dCTP标记的人类小卫星DNA探针Myo,通过Southern杂交比较了正常BALB/C和BALB/C白内障突变体小卫星DNA多态性的变化。结果:BALB/C白内障小鼠种内DNA多态性带纹分布高度  相似文献   
220.
为鉴定江苏省高邮市某养殖场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发病死亡的病原体,研究从患病濒死的罗氏沼虾肝胰腺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WSQ-1,对其进行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征鉴定、16S rR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回归感染实验表明,分离株WSQ-1对罗氏沼虾有较强致病性,且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的症状:感染虾活力减弱,食欲下降,肌肉发白; 72h半致死浓度(LD50)为2.51×106 CFU/mL。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其肝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并随感染浓度的增加或感染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低浓度或感染前期结缔组织间隙增大并积聚少量炎性细胞;继而肝小管管腔变形,肝细胞空泡化,部分组织坏死;高浓度或感染后期肝小管及结缔组织大面积坏死导致不可逆损伤。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菌携带Acsv、AexT、Act、Aer、GcaT、Acg和OmpAI共7个毒力基因,表明分离菌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哌酮等16种药物敏感,对克拉霉素等10种药物耐药,仅对卡那霉素表现为中度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