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植物精油的抗菌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植物精油和其单组分的来源、安全性评价、抗菌性能以及在食品工业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并简要讨论了在食品应用中,食物中脂肪、蛋白、水、盐、pH等含量以及外在条件如包装、精油的添加形态和病菌的特性对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过量施用氮肥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氮肥合理使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西南玉米两种主要套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分带轮作种植玉/豆模式后,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较玉/薯模式平均提高了6.1%,氮收获指数增加了5.4%,最终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4.3%,氮素同化量提高了15.1%,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22.6%;玉米收获后硝态氮淋溶损失减少,60~120 cm土层中硝态氮残留玉/豆模式较玉/薯模式降低了10.3%,而0~60 cm土层中平均提高了12.9%,有利于培肥地力,两年产量平均较玉/薯模式高1249 kg·hm-2,增产22%;增加施氮量提高了植株氮素积累,降低了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60~100 cm土层中硝态氮的累积量在0~270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继续增加施氮量会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的淋溶;氮肥后移显著提高了土壤0~60 cm土层硝态氮的积累.两种模式下施氮量和底追比对玉米氮素吸收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不一致,玉/豆模式以施氮180~270 kg·hm-2、按底肥∶拔节肥∶穗肥=3∶2∶5的施肥方式有利于提高玉米植株后期氮素积累、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减少了氮肥损失,两年最高产量平均可达7757 kg·hm-2;而玉/薯模式在180 kg·hm-2、按底肥∶穗肥=5∶5的施肥方式下,氮素积累利用及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两年平均产量为6572 kg·hm-2,可实现两种模式下玉米高产、高效、安全的氮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对ICU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ICU住院患者送检的693份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693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多重耐药菌株有103株(93.6%),感染的标本来源以痰液最为常见(86.4%)。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广泛,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100%耐药,对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庆大霉素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80.0%。结论 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由多重耐药菌株引起,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相当严峻,加强耐药性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生殖道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对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解放军第44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724例女性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并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 724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为43.6%,其中单纯Uu感染占85.1%;单纯Mh感染占3.7%;Uu合并Mh感染占11.2%。感染人群中21-40岁年龄段占85.2%。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及司帕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单纯Mh及Uu合并Mh感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单纯Uu感染。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单纯Uu为主,感染人群多见于21-40岁,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6.
穗发芽对籼稻生产危害严重.编辑休眠调控基因,创制高休眠性新种质,进而提高穗发芽抗性,是探索改良穗发芽抗性的新途径.泰丰B(TB)是籼型优质杂交稻保持系,主要缺点是种子休眠性偏低,易受穗发芽危害.MPK7/14具有抑制粳稻种子休眠作用,尚不清楚是否适用于籼稻品种.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泰丰B(TB)的M...  相似文献   
67.
贮运温度对盆栽榕树落叶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榕树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贮运温度对盆栽榕树落叶及抗性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贮运温度对盆栽榕树落叶及抗性生理影响显著。与(16±1)℃及(19±1)℃比较,(10±1)℃及(13±1)℃的贮运温度能显著减缓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延缓叶绿素的降解速度,落叶率低。在贮运36 d时,(10±1)℃和(13±1)℃贮运温度的落叶率均在16%以下,达到出口要求,而两者间的落叶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8.
以分蘖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D优527为材料,研究秧苗平面分布对水稻群体动态、冠层透光率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面分布无序不等距程度越大,群体茎蘖数越多,差异在栽后34 d达显著水平,但齐穗期差异不显著.移栽后水稻不同平面分布群体逐渐呈平面分布无序不等距程度越大茎蘖数变异系数越大的趋势,至拔节期以后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均匀分布相比,水稻秧苗不等距平面分布有利于改善群体冠层透光性和成穗质量.  相似文献   
69.
本文评述台湾省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事实,说明只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恶果和教训。  相似文献   
70.
凡口铅锌尾矿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通过温室栽培和野外调查 ,分析了凡口铅锌尾矿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 ,铅锌尾矿的Pb、Zn、Cu和Cd的总量分别达 3430 0、3650 0、2 1 5和 82 .6mg·kg- 1 ;有效态的Pb、Zn、Cu和Cd分别为 1 .5、1 963、0 .71和 8.0 3mg·kg- 1 .在栽培试验中 ,重金属毒性严重抑制格拉姆柱花草 (Stylosanthesguianensis)根系的活力 ,使得植物无法利用无机养分 ,并可导致明显的白化症状 ,从而严重影响格拉姆柱花草的生长 ,无论在野外或在室内实验条件下 ,有效态Zn和Cd都与植物的生长呈显著负相关 ,重金属毒性 ,尤其是有效态Zn和Cd的毒性是凡口铅锌尾矿影响植物定居的限制因子 .极端贫瘠是影响植物定居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