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钝化是高原鼠兔适应低氧环境的重要策略,但参与该生理代偿反应的功能基因尚不明确。间隙连接蛋白40 (Connexin40, Cx40) 在哺乳动物肺血管内皮表达。本研究对生活在海拔3 200 m的高原鼠兔进行28 d模拟海拔5 000 m低氧处理,以Sprague Dawley (SD) 大鼠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模拟低氧处理后高原鼠兔和SD大鼠肺组织形态结构,qPCR和蛋白印记法检测Cx40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变化,探究Cx40在高原鼠兔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钝化中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低氧处理后,高原鼠兔肺泡呈空泡囊状,Cx40蛋白在支气管和肺血管中均表达,Cx40 基因mRNA水平随着低氧暴露而升高,但其蛋白质水平呈下降趋势,肺支气管Cx40蛋白无明显变化。SD大鼠肺血管和肺支气管表达的Cx40蛋白均无明显变化。暗示生活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中的高原鼠兔,Cx40蛋白下调可抑制血管收缩信号,减弱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使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钝化,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研究结果可为高原土著动物适应高寒缺氧环境提供基础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2.
高原林蛙不同部位皮肤组织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两栖类动物,已适应青藏高原高海拔低温、缺氧、强紫外线的自然环境。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及扫描电镜技术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高原林蛙头部、背部、腹部、侧部皮肤结构进行观察。高原林蛙各部位皮肤均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是角质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不同部位表皮层厚度接近,真皮层厚度不同,头部真皮层的厚度最厚,为(197.86±29.73)μm,侧部最薄,为(55.33±5.22)μm。高原林蛙真皮疏松层中分布有颗粒腺、黏液腺和嗜酸腺。颗粒腺主要分布于头背部;黏液腺在头部数目最多,侧部最少;嗜酸腺在机体各部位均匀分布。高原林蛙头部、背部、侧部色素细胞含量丰富,腹部色素细胞含量较少。毛细血管分布于真皮疏松层腺体周围,表皮中也有少量分布。这些结构特征可能是高原林蛙对青藏高原环境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裂腹鱼亚科鱼类具有丰富的体表附属器官变异,而Edar是控制这类结构发育的关键基因。以5种裂腹鱼的代表物种为材料克隆其Edar基因的编码区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在裂腹鱼中存在长度不同的组氨酸重复序列,串联组氨酸插入可能与蛋白定位有关;基因树支持裂腹鱼与金线鲃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分子进化分析未检测到正选择信号,裂腹鱼Edar基因的低复杂区可能是受选择区域。以上结果说明裂腹鱼Edar基因的结构变异可能与裂腹鱼表型变异和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