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简要概述了血管支架的制备过程.从激光器和加工材料的选择,支架结构的设计,激光切割工艺参数的优化,辅助路径的设置以及血管支架的后序处理等方面探讨了这些因素对血管支架加工质量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2.
落叶松人工纯林生产力和地力下降是目前林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第2代人工林,通过近自然化改造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养分,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对第2代落叶松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2年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变化以及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林隙大小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较强的相关性,小林隙(25 m2)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比大林隙(100 m2)高;改造后第1年,小林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Shannon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大林隙和对照(未间伐);第2年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年的3个指数比较发现,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是第1年明显高于第2年,而均匀度指数变化相反,说明第1年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较高但分布不均匀.在种类遗传相似性方面,小林隙与对照更为接近,大林隙可能由于小气候变化较大致使土壤微生物变化较剧烈.改造后第1年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增加,尤其是有效P,大林隙增幅达80%,小林隙达52%,有效N的含量也有所增加,有效K含量增加不明显.第2年土壤养分含量有所下降,但大、小林隙下降的格局不同,大林隙有效P含量下降极显著,小林隙养分下降不显著.本研究为近自然化改造的可行性及其科学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
基于GIS的瓜蚜种群空间结构和分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对2008年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西甜瓜瓜蚜种群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基于不同模型的普通Kriging插值法模拟了瓜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瓜蚜数量在不同发生时期(初发期、盛发期和盛末期)均显示出明显不同的空间结构,其半变异函数均为指数型或高斯型,田间种群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分布,不同时期的聚集程度(1-变异程度)均大于45%,空间相关范围在10.37~29.11 km,空间变异主要受空间自相关影响;空间分布模拟较好地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直观地模拟不同时期瓜蚜种群的动态变化,易于确定瓜蚜的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24.
魏淑花  朱猛蒙  张蓉  黄文广  于钊 《昆虫学报》2013,56(9):1004-1009
为了明确温度对沙蒿金叶甲Chrysolina aeruginosa Faldermann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本实验在恒温条件(13, 18, 23, 28和33℃)下, 以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为寄主植物, 研究了温度对沙蒿金叶甲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沙蒿金叶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存活率以及种群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在13~28℃范围内, 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是, 当温度上升至33℃时, 幼虫和蛹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其幼虫发育历期与18℃, 23℃和28℃下相比延长并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 成虫不能羽化出土; 低温影响沙蒿金叶甲卵的存活率, 高温影响其蛹的存活率, 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沙蒿金叶甲的生长发育。成虫产卵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大小顺序为28℃>23℃>18℃>13℃, 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沙蒿金叶甲卵期、 1-3龄幼虫期、 4龄幼虫+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72℃, 7.11℃和8.77℃, 有效积温依次为115.36, 441.91和448.40日·度。研究结果为沙蒿金叶甲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对指导生产实践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构建IFN-λ1真核表达质粒,利用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表达系统,获得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IFN-λ1重组蛋白。[方法]将IFN-λ1目的基因克隆到pcDNA3.1+载体NheⅠ与XhoⅠ多克隆位点构建pcDNA3.1-IFN-λ1分泌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采用Ni-NTA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IFN-λ1的表达与纯度;采用qPCR、WB结合显微镜观察检测IFN-λ1的生物学活性。[结果]IFN-λ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而且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分泌表达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IFN-λ1能够有效地诱导ISG15、ISG54、ISG56、OAS1、TNFα、MX1和TRAIL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激活p38促凋亡信号通路,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对BHK-21细胞的感染。[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IFN-λ1真核表达质粒,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分泌表达IFN-λ1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IFN-λ1重组蛋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和抗病毒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IFN-λ1的功能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生活质量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GAD患者分为对照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低频rTMS治疗),各为60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记录两组生活质量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300波幅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GAD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呋塞米与硝普钠注射液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呋塞米联合硝普钠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早期与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BNP、CRP、LVEDVI、LVESVI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LVEF、E/A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NP、CRP、LVEDVI、LVESVI水平均明显降低,LVEF、E/A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呋塞米联合硝普钠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更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8.
黄精及黄精多糖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收集和整理了我国黄精和黄精多糖的药理研究文献资料 ,并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9.
人工饲养川金丝猴流产死产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川金丝猴,在繁殖过程中流产死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饲养条件下强烈的应激刺激,分娩时脐带缠绕成结或脱垂,迫使胎儿在娩出前即行肺呼吸吸入羊水窒息死亡,和年老带病的雌猴配种是造成流产死产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可以排除传染性疾病所致。  相似文献   
30.
水杨酸(SA)可诱导红豆杉细胞中紫杉醇的合成,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基因(NPR1)是SA介导的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信号途径中的关键信号分子。本研究从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sis)细胞中克隆了TcNPR1基因,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857 bp,编码蛋白序列由619个氨基酸组成,含有典型的NPR1保守结构域、锌指结构域和锚蛋白结构域。进化树分析发现,TcNPR1蛋白与拟南芥AtNPR3和AtNPR4类蛋白的亲源关系较近。TcNPR1基因表达响应SA、干旱和NaCl胁迫处理,且随着处理时间增加,TcNPR1基因表达量逐渐增大。超表达TcNPR1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对干旱的耐受力增强,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达43.8 mg/g(FW),比对照高出2倍左右,说明TcNPR1基因具有表达功能,此结果为探究中国红豆杉细胞响应SA诱导大量合成紫杉醇的信号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