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50篇
  4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海河流域植物硫素含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海流域各类植物硫元素含量特征及与土壤硫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植物全硫量平均值为0.232%,为正常含量的下限值,与我国南,北方一些地区比较属中等水平,其中栽培植物略高于野生植物,植物硫含量范围差别悬殊,最大值可为最小值的26倍,以沿大城市的水系和地区的植物含硫量高,海流域的土壤全硫含量平均值为0.043%(指耕地和天然植被的土壤),为正常土壤含量的中上水平,植物硫元素含量与土壤硫含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甲亢低骨量患者131I治疗后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0例甲亢低骨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131I治疗后口服钙尔奇D及罗盖全治疗;B组50例,131I治疗后骨质自然恢复。另设C组50例为正常对照组。于131I治疗前、治疗后3、6及12个月测定A、B两组骨密度(BMD),观察其骨质变化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A组随治疗时间延长BMD逐渐升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腰椎(L2-4)骨密度3个月提高明显(t=-2.111,P=0.04)且12个月时达到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t=-2.290,P=0.202)。(2)B组3个月时腰椎BMD有所降低,12个月时升高明显(股骨颈t=-2.327,P=0.043;腰椎(L2-4)t=-2.798,P=0.000)。(3)6个月时两组腰椎骨密度改善幅度出现统计学差异(t=-2.416,P=0.018),12个月时差异显著(t=-3.259,P=0.002)。结论:131I联合钙尔奇D与罗盖全治疗甲亢低骨量患者,其恢复时间及疗效均用131I治疗,能有效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下降及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植物转录因子最新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录因子可以调控众多下游基因的表达,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及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结合近年来植物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归纳分析了高等植物转录因子研究的主要策略和最新的技术方法,并从生物信息学分析、瞬间转化技术的应用、突变体表型分析及调控网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为植物转录因子的预测、功能鉴定及靶基因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2008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各类重大研究计划的持续支持和推动下, 2008年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继续快速发展, 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各领域中取得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水稻株型功能基因组、水稻开花控制和种子发育、生殖隔离机制以及转基因生态安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文对2008年中国本土科学家在植物生命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性评述, 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 并展现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65.
二硫苏糖醇处理导致大豆叶片两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失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二硫苏糖醇(1,4-dithiothreitol, DTT)对大豆叶片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Ⅱ(PSⅡ)间激发能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DTT处理没有影响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但光下叶绿素荧光降低比率(Rfd)下降;强光下,DTT处理叶片PSⅡ开放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比对照高30%~40%;分配给PSⅠ的激发能比对照叶片低约30%,分配给PSⅡ的激发能比对照叶片高20%左右,激发能分配严重偏离平衡状态;DTT处理叶片PSⅡ的激发能压力(1-qP)较对照高,但非光化学猝灭(qN)明显比对照低;进一步的实验揭示DTT的引入抑制了玉米黄质(Z)的生成和状态转换(qT).据此,推测DTT可能通过抑制天线色素的调节能力导致两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失衡.  相似文献   
66.
2010年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继续快速发展。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各领域中取得了大量的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水稻产量决定的遗传机制和作物基因组研究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突破, 农业生态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国内外的高度评价。该文对2010年中国本土植物生命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性评述, 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 并展现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67.
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GIS软件平台,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采用转移矩阵方法和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并结合敏感度分析,探讨了济南市1989-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2009年,济南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99.65 km2,农田和绿地面积减少103.21 km2,减少面积的90.4%被建设用地所取代;研究期间的生态服务总价值持续下降,从256.22×106元下降到214.16×106元,减少42.06×106元,农田和绿地对研究区总体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最大.济南市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规划中,需更加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以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8.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大豆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养殖场粪便堆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这类废弃物开展资源化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以不施肥料处理(CK)为对照,研究了生态养殖场牛粪经腐熟(DD)和蚯蚓处理(RD)后对大豆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生态养殖场牛粪经过两种处理后,在一定施用量范围(DD≤30 t/hm2,RD≤45 t/hm2)内,可显著增加大豆株高、分株数、干物质积累,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单株荚数、籽粒数、籽粒重,提高大豆产量(P<0.01)。施入腐熟牛粪30 t/hm2株高和单株结荚数比CK分别增加24.2 cm、63%;经蚯蚓处理后,可以提高牛粪施用量的上限,施入蚯蚓处理过的牛粪45 t/hm2时产量最高、单株结荚数最多,比CK分别增加72%和75%(P<0.01);施入蚯蚓处理过的牛粪15 t/hm2时,粗蛋白含量、蛋脂总量最高,比CK分别增加7%和6%(P<0.01)。本研究可为大型养殖场牛粪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地中海沿岸沙丘微生境对幼苗出现时空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样地设在地中海沿岸沙丘,选择了3个不同的微生境代表:(1)稳定沙丘上的开阔地片段,(2)稳定沙丘上的灌丛下区域,(3)不稳定沙丘的路径区域;从2001年11月至2002年4月的整个生长季节,每一个微生境出现的幼苗在4个日期被监测,并在每一个取样日把每一株幼苗鉴定、计数后,用剪刀把地上部分移去;研究调查了3种微生境幼苗出现的时空分布格局,并分析了雨量与幼苗出现数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地中海沿岸沙丘生态系统,幼苗出现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大多数幼苗出现在第一观测期,整个生长季幼苗都不断出现,但幼苗出现的数目却逐渐下降;各功能群的幼苗占幼苗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年生阔叶草47.4%,多年生阔叶草2.5%,豆科植物17,0%,菊科植物14.5%,1年生禾草为11.7%,多年生禾草为1.9%,十字花科植物3.7%,伞形科植物1,4%。在空间上,总幼苗密度、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显示出重要的微生境差异,开阔地区域具有最大的幼苗密度、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3个微生境的幼苗出现不是同步的,微生境影响种子萌发的时间分布格局,灌丛下种子萌发具有滞后现象;大多数功能群的幼苗密度分布基本上具有显著的微生境差异,主要物种的幼苗分布也具有显著的微生境差异。雨量和萌发的幼苗数量间未发现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2005年应该是我国植物科学研究进入飞跃发展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 2005年中国本土植物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在植物科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顶级学术刊物Plant Cell、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Proteomics 和Bioinfomatics上发表的论文有46篇, 较2004年的22 篇增加了一倍。这反映了我国科研总体水平正在迅速提高, 并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我国科学家发表在上述主流刊物上的成果作一简单介绍。对我国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研究方面的进展, 读者可参阅许智宏院士全面的评述(Xu, 2006)。由于篇幅有限和统计上的困难, 我们相信这些介绍难于代表我国植物科研取得的全部成, 但是希望从一些侧面反映我国科学家在本土所做研究的主要进展, 本文就不同研究领域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