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菌群-肠-脑轴研究的兴起,肠道菌群在A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AD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肠道菌群影响AD的主要途径及益生菌、抗生素和饮食等对AD患者的干预作用,为制定靶向...  相似文献   
992.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改良Dot-ELISA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激光切割技术加工出硝酸纤维素膜小圆片并粘贴在已打孔的塑料胶条上,制成包含8个圆片的NCM条(NCM test strip),进一步在NCM条上建立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Dot-ELISA检测方法.研究发现,在NCM圆片上的Dot-ELISA检测灵敏度与点样量密切相关,采用10 μL/点的加样量比通常的1 μL/点可提高检测灵敏度10-100倍;间接Dot-ELISA的检测灵敏度是双抗夹心dot-ELISA的10倍,该结果进一步在微孔板ELISA的检测中得到证实.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改良Dot-ELISA检测是一种较为灵敏、快速、稳定、规范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菌的微流控芯片斑点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半干旱沙区退耕还林对碳储量和分配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农田和不同退耕还林年限(5、10、15年)的杨树人工林为对象,开展了退耕还林对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和分配格局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生物量碳储量不断积累,且其增加的碳库主要分配在树干。与农田(CK1)相比,退耕还林5年的杨树人工林(Poplarl)0~10、10~20、20~40和40~6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7.65%、36.66%、51.94%和21.4%;退耕还林10年的杨树人工林(Poplar2),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69.63%、62.46%、17.07%和66.94%。与农田(CK2)相比退耕还林15年的杨树人工林(Poplar3),0~10、20~40和40~6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31.96%、81.50%和58.05%,而10~20cm土层下降了13.38%。与对照农田相比,5年生杨树人工林0~60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31%,而10年和15年生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了47%和41%。退耕5年的杨树人工林总的碳储量比对照农田下降了10%,退耕10年和15年的杨树人工林与相应对照农田相比较,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分别提高大约2倍和5倍。说明,农田退耕还林后生态系统碳储量明显增加,增加的碳储量主要积累在地上生物量碳库中。退耕还林初期,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随后逐渐恢复甚至高于农田土壤碳储量。  相似文献   
994.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及从临床工作中观察到,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其临床重要性也口益明显。这与老年人口易感人群增加,各种侵人性医疗技术的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有密切关系。目前,对深部真菌感染尚没有公认的诊断标准,在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时机上仍存在着争议。为更好地了解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及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39例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临床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植物多糖胶流变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芦巴、皂荚、野皂荚和塔拉多糖胶水溶液随着浓度的增加,溶液表现为假塑性流体.表现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通过Cross模型和实验数据计算得到1%多糖胶零剪切速率时表现粘度η0、无穷大剪切速率时表现粘度η∞和弹性松驰时间等重要流变参数。根据Arrhenius方程和实验数据计算得到1%浓度多糖胶的粘度流化能E和常数A,皂荚胶和塔拉胶的粘流活化能大。时间对多糖胶液粘度影响较大,新配制的多糖胶液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胶液表观粘度增大,胶液放置时间超过24h后,表现粘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H值、冻融处理和盐离子对多糖胶表现粘度的影响不太大。多糖胶与硼离子形成的冻胶.其粘度因多糖胶品种而异,其中胡芦巴冻胶粘度最高,是野皂荚冻胶粘度的165倍和瓜尔胶冻胶粘度的2.7倍。  相似文献   
996.
来自芋螺(Conus)的芋螺毒素(conotoxin)是一类具有独特神经药理活性作用的多肽,它们能够高特异选择性识别、作用其受体,这是在五千万年进化史中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其中,w-芋螺毒素MⅦA来自致幻芋螺(Conusmagus),是一种高选择性的N-型电压敏感型Ca^2 通道阻断剂。研究表明它具有强大的镇痛活性,并对脑缺血所造成的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综述芋螺毒素MⅦA的相关基础、临床前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97.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万寿菊生长及柴油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盆栽条件下,用沈抚污灌区非灭菌水稻土,研究了柴油浓度为5000mg·kg^1时接种3种AM真菌(Glomus mosseae,G.geospora,G.constrictum)和细菌对万寿菊(Tagetes erecta)耐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浓度下,AM菌仍能和万寿菊形成共生体,白色万寿菊比黄色万寿菊耐油能力强,总生物量增加63.1%;接种AM真菌的处理,其侵染率比对照高3.5%~29.9%.G.masseae和G.geospora是较好的菌种,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0%和42.7%;混接AM真菌效果一般。施入细菌菌剂虽然抑制了AM菌对万寿菊的侵染,但促进了菌根化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5种接菌处理中,以接种G.geospora和混接AM菌和细菌的处理最好,对柴油的降解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6.51%和14.05%。  相似文献   
998.
记述中国花天牛亚科1新种--裂跗脊花天牛Stenoconus schizotarsus, sp. nov., 模式标本存西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999.
精氨酸和一氧化氮合成的关系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精氨酸 (Arginine,Arg)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而在所有氨基酸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定剂量的Arg可促进创伤愈合和胶原生成 ,刺激若干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调节某些类型肿瘤生长 ,并增强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因而常将Arg作为免疫增强膳食的一部分来对抗应激及严重疾病病人中常见的免疫抑制。Arg是高活性基团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的唯一供氮前体 ,已认定NO对越来越多的细胞过程有影响并存在于全身的许多组织。它可影响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Arg自身或通过生成的NO参与了许多免疫调节过程 ,因此 ,对Arg体内合成、降解及外源性Arg转运在NO合成中作用的了解对其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 ,精氨酸 (Arg)、谷氨酰胺 (Gln)、牛磺酸 (Tau)等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conditionallyessentialaminoacid ,CEAA)与创伤愈合关系密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适量补充CEAA有利于创伤后机体的伤口愈合与功能恢复。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自由基代谢、免疫功能、NO的代谢等影响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